无心是个年轻的火居道士,道法高,心思敏捷,虽然有贪财好色的毛病,但大关节上还是无亏的。其时正值元末,邪魔四处,更糟糕的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乱,打算聚齐六神之力解开蚩尤碑的封印祸乱天下,而其中的首要人物,就是他的师父,也是他的生父。好在还有宗真这样的前辈关爱他,无念、赭连午这样的朋友和战友和他并肩作战,还有异国红颜知己莎琳娜相伴。蚩尤碑事毕,他的生父和宗真都在最后一战中身死,他怅然出海,护送莎琳娜回国。
图书 | 道者无心(海内篇Ⅱ) |
内容 | 编辑推荐 无心是个年轻的火居道士,道法高,心思敏捷,虽然有贪财好色的毛病,但大关节上还是无亏的。其时正值元末,邪魔四处,更糟糕的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乱,打算聚齐六神之力解开蚩尤碑的封印祸乱天下,而其中的首要人物,就是他的师父,也是他的生父。好在还有宗真这样的前辈关爱他,无念、赭连午这样的朋友和战友和他并肩作战,还有异国红颜知己莎琳娜相伴。蚩尤碑事毕,他的生父和宗真都在最后一战中身死,他怅然出海,护送莎琳娜回国。 内容推荐 无心听得“姑娘”二字,耳朵登时一支楞,心道:“什么,那是个女子吗?这可不成,修道之人,慈悲为怀,不能见死不救,只是不知这莎姑娘好不好看。”他把串着小半块竹鼠的竹枝往火塘边一插,右手伸到肩后握住钢剑,左手已捻出了一道符纸握在掌心,从树叶缝隙间探头看出去…… 目录 卷丙[斩鬼录] 卷丁[搜神录] 后记 试读章节 “只是这人真会上这个当吗?” 宗真看着面前的油灯,灯后的那人隐没在一片黑暗中。他道:“此人甚是贪财,要他押送一万两白银,他一定争着要去。” 那人想了想,道:“人非圣贤,若是他见财起意,岂不是反而害了他?” 宗真微微一笑:“此人虽然贪财好色,但一诺干金,绝不会言而无信的,我相信他。”他顿了顿,又道:“只是老衲以为,如此以诈术欺人,不免有失佛门慈悲之意。” 那人叹了口气,道:“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只有如此,否则生灵涂炭,大师难道就忍心吗?六神其中之一既然已为此人收服,他自是有缘人,不度他,又度谁?” 这时一阵风吹过,灯火被逼得缩成一点,屋中越发暗淡。宗真轻轻摇了摇头,轻声道:“那神奴真的如此可怕?” 那人忽然打了个寒战,目光突得极其茫然,轻声道:“贫僧听师叔说过,神奴来自极西蛮荒之地,与其余五神大不相同,一旦突破禁咒出来,只怕天下将成地狱。”停了一会儿,那人又低低地道:“六神如今俱已现身,可究竟是谁在背后主持,我等还是茫然不知。一旦六神聚齐,蚩尤碑重现天日,那可如何是好?” 宗真眼中神光一闪,喃喃道:“天道叵测,吾辈只尽心力便是。” 在这个季节里原本不该有这么大的雨,马加利修士拿起烛台,正走上楼时,眼角看到窗外的雨景,心中突然有一种惶惑。在这个距离佛罗伦萨足有万里之遥的东方古城里,即使有上帝的荣光照耀,他心中仍然感到一阵寂寞。 主啊,请宽恕我。 他看着墙上的十字架,不由画了个十字。 门外,突然传来一声马嘶,马加利修士的手一颤,一滴烛泪滴在手背,只觉一阵钻心的疼痛。他推开门,拿着靠在门边的油纸伞走了出去。 院子不大,当中是一座圣母像,地上开满了雏菊。这种故乡常见的花在这极东之地居然长得比在佛罗伦萨更茂盛,苍白的小花烟雾一样几乎将地面都遮住了,簇拥在圣母的脚边,像是……死者未散的灵魂。 他摇了摇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不祥的联想。 他踩着地上的积水走到院子前,用力拉开铁门。门有些锈了,发出了一阵让人牙酸的“吱呀”声,外面是辆黑色的马车,门一开,马车便迫不及待地冲了进来。 这马车也并不大,赶车的人穿着一件大蓑衣,几乎连面目都包裹在里面。这人把车赶进院子里,马上跳下车,道:“马加利修士,上帝保佑你。” 这是久违的意大利口音。马加利修士只觉眼前一阵晕眩,左手不由自主地握了握胸前的十字架。那个银质十字架擦得雪亮,被雨打湿了更显冰冷。他把铁门关上,道:“是卡西诺修士吗?” 那人捋了把脸上的雨水,露出额前一绺金发。在黑暗中,那人一双碧绿的眼珠灼灼有光。他点了点头道:“是我。快帮我把车后的东西抬进去。” 卡西诺修士把马赶到门边,自己进了车厢,从里面推着一个大木箱出来。马加利修士扶住木箱,只觉入手沉重如铁,他道:“那是什么?真重。” 黑暗中,传来卡西诺修士低沉的声音:“灵柩。这许多年,终于被我追到他了。” 马加利修士只觉嘴里一阵发干,干得连半点唾沫也没有。沉默了好一阵,他才道:“里面是谁?” 卡西诺没有回答,只是道:“那人来了没有?” 马加利一旺,道:“是谁?”如今刺桐城里信徒凋零,平时三一寺中根本没什么人来了,他也不知卡西诺说的是什么人。 卡西诺看了看外面,雨仍然很大,屋檐下,檐溜淌成了一条线。他想了想,低低地道:“先抬进去再说。” 那是具棺材。只不过这不是中国人用的那种四边形棺材,而是故乡那种六边形式样。两个人抬着这具灵柩,一言不发地走进三一寺。 这座三一寺位于刺桐城鲤珠湖之南,过去属于景教徒,大德三年才由孟高维诺主教收归圣方济各会。极盛之时,刺桐城的信徒有六干之众,每到礼拜曰,从三一寺里传出的风琴声几乎可以覆盖半个城市。马加利修士初到刺桐城时,看到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里居然有如此之多的信徒,几乎要惊呆了。 这是上帝的荣耀。他那时想着。可那时他也想不到这荣耀像是水上的泡沫,转瞬间就消失无迹。不过几十年,现在每次做礼拜的只有十来个人,且大多是些老人,与当时的盛况已不可同日而语。当初传教时,教徒不是蒙古人便是色目人,可大元朝太平了不过数十年就已风雨飘摇,刺桐城里的蒙古人和色目人越来越少,当真始料未及。 上帝真的已离弃了我们?马加利修士抬着那具灵柩,心里还是茫然不知所措。仿佛走在一片浓雾中,每踏出一步都战战兢兢,即使踏上的是块坚实的土地,可谁知道前面究竟是坦途还是万丈深渊。 窗外又是一道闪电,映得四处一片惨白。窗子早已破损,一直没能修缮,雨水从窗子里飘进来,地上也打湿了一片。马加利修士突然觉得指尖传来一阵颤动,他急道:“卡西诺修士,你不要晃啊。” 卡西诺修士走在前面,突然身子一震,猛地站住了。马加利修士一阵心慌,也站定了,卡西诺修士转过头道:“你……你真觉得在晃动?” 他的脸白得几乎不像个活人。他的颧骨原本很高,在脸颊上投下一片阴影,一缕金黄色的头发湿漉漉地搭下来,好像在这短短一瞬间老了十几岁。马加利修士看着这具灵柩,打了个寒战道:“你没有晃?” “放下!” 卡西诺修士不由分说,把灵柩放在了地上。灵柩压在地上时发出了“咣”的一声,这时一声闷雷滚过,好像连这雷声也是灵柩发出的。马加利修士只觉身上一阵刺骨的寒意,他低声道:“有什么不对吗?” 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有些发颤。 卡西诺修士一把把蓑衣脱了下来,他里面仍然穿着黑色的修士袍,修士袍被雨水打湿了贴在身上,显得形销骨立。他一把抓住胸前的十字架,大声道:“马加利修士,快拿圣水!” 银十字架在他掌中那么小,却又亮得刺眼,而那灵柩放在地上后,却像是还在马车上一样不住颤动,马加利修士浑身一震,道:“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圣水!” 卡西诺修士没有理他,手上拿着十字架走到灵柩边。此时灵柩还在颤动,好像里面有什么东西要顶开棺盖冲出来,他把十字架按在灵柩盖上,喃喃地念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神啊,请保佑我们这群罪人。” 十字架放在棺盖上,灵柩一下不动了。马加利修士正端着一碗圣水过来,他小心地走到卡西诺修士跟前,道:“卡西诺修士,那到底是什么?” 卡西诺修±右手仍抓着十字架按在棺盖上,他伸过左手接过圣水,低声道:“那是撒旦。” 他正要将圣水浇在棺盖上,手中的十字架突然像烧红的铁块一样发亮,卡西诺修士嘴里发出了一声痛苦的叫声,身子一晃,手中的十字架也扔了出去。 马加利修士吃了一凉,他扶住卡西诺修士道:“怎么了?” “抓住,看在上帝的分上,抓住!” 卡西诺修士因为疼痛,身体也像一只虫子一样蜷缩起来。他的右手掌心出现了一个十字形的印迹,像是被烧红的铁块烙出来的,伤口发黑,深入肌里。那碗圣水还放在灵柩上,被震得不住跳动,里面的水不时漾出来,滴在棺盖上时又一下化成了白汽,如同滴在一口烧得滚烫的锅子里。马加利修士咬了咬牙,也抓起胸前的十字架,喃喃地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 他还不曾念完,耳边突然听得“嚓”一声,一只手穿破棺盖伸了出来。灵柩是用很厚的杉木打制的,四周都敲着大钉,但此时却如同纸糊的一般裂开了一道口子。 那只手因为是向上伸着,袖子也掉落下去,上面布满了蚯蚓一样的青筋。卡西诺修士不曾防备,被这手一把抓住了胸前的衣服,登时拖向灵柩前。他嘴里发出了惨叫,嘶声道:“马加利修士,救救我,看在上帝的分上!快把圣光拿来!” 马加利修士惊得目瞪口呆,怔了怔,急冲到龛前,伸手在圣像后去开一扇小门。门上的锁因为年久都已锈蚀,他拧了半天才算打开,从里面取出了一个圣光。圣光是也里可温教的寻常法器,只是这具圣光不同寻常,在三一寺里已藏了数十年,马加利也没想到会有重新取出来的一天。此时卡西诺修士已经有半个身子被拖进灵柩,马加利修士见此情景,抢上前去,将圣光重重压在了棺盖上,伸手一把抓住卡西诺修士。 “砰”一声,灵柩顿时定了下来,但棺中伸出的那只手力道不减,已将卡西诺修士拖到了灵柩边。卡西诺修士的脸没入了棺盖的破口中,嘴里还在惨叫着,声音已然发闷。马加利只听得一阵碎裂声,也不知那是卡西诺的骨节还是棺盖破碎时发出的,他吓得魂飞魄散,只是拼命抓着卡西诺修士。突然手上一松,马加利猛地坐倒在地上,卡西诺重重地压在了他身上。他翻身起来,叫道:“卡西诺!卡西诺!”但马上倒吸一口凉气,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卡西诺的脸仿佛被野兽咬过一样,整张脸成了一个血肉模糊的窟窿,额头的一缕金发也被血沾成了一绺。 …… P3-8 后记 《道者无心》第一卷海内篇,分为伏魔、辟邪、斩鬼、搜神四录,已绎结束了。故事里小道士无心在中原无法立足,搭乘海船从东南亚一带出发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第二卷海外篇就要讲述他在东南亚一直到非州诸国的冒险故事。 中国佛教显密两宗,显宗不修神通,而中原佛教大多属于显宗,法术之类被看成旁门左道,但在平民百姓的印象里,和尚和道士都是出家人,自然都能捉鬼降妖,所以历代神魔故事中担任这一角色的,不是和尚就是道士,在这个故事中也不例外。 张天师捉鬼,尽人皆知,但到底怎么捉的,为什么法术有灵,恐怕谁也说不出来。清人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倒是记载了一个故事,说京城叶御史家闹狐妖,叶御史请张天师作法禳解,张天师则让法官出手。哪知刚画了一张符贴上,符纸马上碎裂,再请都城隍来,也没有效用。法官便说:“就一定是天狐,非要拜章不可。”于是设七日道场,前三天还能听到狐妖的骂声,第四天狐妖便婉言求饶。叶御史心软了,请张天师住手,但张天师说章已拜,不能再收手。七天道场期满,只听得打斗之声,门窗都掉下来,直到晚上还没停止,法官又请了其他神灵助阵,这才将天狐捉住,放在一个瓮中埋入地底。 纪晓岚写此书,是要“使人知所劝惩”,主题并不是要讲述一个奇幻故事,所以过程十分简洁,倒是后来纪晓岚亲口请教张天师驱役鬼神之故写得甚为详细。张天师说,连他自己都不明所以,只知依法施行。大概鬼神都要听从符篆印绶的驱使,天师就像领导,法官就像办事员,天师要靠法官施展符篆,而法官没有天师之印,符篆亦无效验。至于符篆有时灵有时不灵,就和官场上文书传递一样,有时批准,有时驳回,并不是一律实行的。这一套完全是世俗化的体制,但就算博学如纪晓岚也觉言之成理,看不出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大抵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张天师一族代代为官已久,过去的光辉渐渐褪去,天师本人与纪晓岚又有交情,已经不能再拿“俗人不可妄测天道”一类的话来搪塞,势必要与时俱进,用另一套近理的理论来解释。纪晓岚请教的这位张天师应该是第五十七代张存义。天师一号,在明初时,就因为朱元璋一句“至尊者天,岂有师也”而取消,改称真人,但民间仍然习称为张天师,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位张天师倒是个老实人,承认符策有灵有不灵,当纪晓岚刨根问底地追问说假如是在空宅荒山,猝然遇到鬼怪,阁下还能不能制服的时候,他说就和大官出行,盗寇自然躲避一样。假如真有些愣的要硬来,就算手握兵符,一时征调不及,那也没办法。这话说得更圆通,纪晓岚不太信神奇之说,却也承认“此言亦颇笃实”。不过民间没有纪晓岚那么忠厚,俗语有“张天师着鬼迷”一说,江浙一带民间山歌《沈七哥》里,甚至说张天师被一个王八精骗了,居然招那王八精做女婿云云,大大取笑了一番,说张天师其实也会被鬼骗。而文士中也不并尽如纪晓岚般忠厚,有些刻薄狭促的一样没好话。与佛家相比,道家显得更世俗化,因为这些神通真见到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平头百姓没被唬住的大有人在,而对于饱读圣贤书的学者来说,画符捉鬼一类的格调未免太低,不挖苦一番实在天理难容。明代学者谢肇涮便是其中一个,他的《五杂俎》中对张天师狠狠挖苦了一番,说汉末张道陵避疟丘社,得咒鬼之术,后来被蟒蛇所吞,他的儿子张衡觅尸不得,托言白日升天,“至今历代崇奉,称为天师,良可笑也。”而他所见的“真人每入觐,沿途民为鬼魅所恼者,悉往扶牒,所至成市,闻其符篆亦有验者,故愚民信奉之也。万历间,京师大旱,适真人入朝,上命留之祷雨。终不效,乃遣之,则其伎俩亦与寻常黄冠一间耳。”日“可笑”,日“愚民”,日“伎俩”,谢肇涮撇着嘴说这一番话的情景数百年后仍然可以想见。 龙虎山张天师,在宗教史上属于正一道的宗主。正一道也叫符篆派,这一派的道士都是以画符捉鬼为业,不忌荤酒嫁娶,旧时乡间有丧葬诸事,便群往画符念咒,做法事导引亡灵,大抵上和现在农村办理红白喜事时总要请的乡间乐队的职能仿佛。正因为正一道看重法事,所以音乐非常发达,道士中出了不少音乐家,宋末的汪元量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一支奇葩,道教音乐留下不少优美动听的曲谱,故事中讲到阚鸣皋吹的笛曲《白鹤飞》,就是一支真实道教大曲,有兴趣的话不妨到网上搜罗了昕听,可以说是中国风的交响乐。不过,在故事中无心施法当然不能和实际的道教法事一样,被我大大武侠化了,否则小道士无心碰上什么妖人拦路,千钧一发之际还要先吹拉弹唱地演奏一曲,而他平时又要背上一堆乱七八糟的乐器,就算作为一个消闲故事也太不像样了。所以这个故事的背景大多属实,连无心所念咒语也基本上是真实的,取自道教符篆书《道法会元》,唯有这一点与真实相距甚远,识者一晒。 海内篇最后一篇《搜神录》中出场了片刻的张宇初,历史上是第四十三代天师,时人称其“天资颖敏,器识卓迈”,定《道门十规》,整顿当时日益败坏的正一门风。只是此人居乡恣肆不法,明初建文帝时被撤印诰,朱棣即位后才复职,人品不见得有多高,故事里对他不免溢美了些。不过此人才华横溢,著有《岘泉集》,在文学史上也有他的地位,钱谦益编《历朝诗集》,收录他的诗达六十二首。抄录一首《晚行》吧: 倦行偏旅思,蔬味喜初闻。 野道堆黄叶,人家住白云。 鸟啼斜照薄,风急暮帆分。 归策犹暄暖,徒知厌世氛。 诗句清新高洁淡远,“野道堆黄叶,人家住白云”一联是值得再三玩味的好句,而“归策犹暄暖,徒知厌世氛”一联,更与他“居乡恣肆不法”的评语实在大相径庭。看来,道士的确是世俗化了,其口是心非也与儒士一般无二。 书评(媒体评论) 宛如青年的百岁高僧,正义感过剩的小捕快,手持双统的西洋美少女,这便是小道士无心元末大活跃的舞台!没想到身为大叔型作者的燕垒生也能给人这种惊喜啊! ——资深编辑 说书人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道者无心(海内篇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燕垒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900212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4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164 |
宽 | 11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