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开阔
内容
试读章节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弘一法师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顾名思义是指心性急躁、粗心大意的人,处事往往不能认真思考,待人不能“修己以安人”,治家不能百忍以致和,这样的人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浮躁的人就如下面故事中跌跌撞撞的捕蝶人。

花丛中,有个人正在捕蝶。确切地说,他是在扑蝶。

他一会儿上蹿下跳,一会儿忽左忽右,没多久,就累得气喘吁吁。但是翩飞的蝴蝶并不理会他,每当他扑来时,蝴蝶都会轻舞翅膀,翩然而去,让他扑个空。而蝴蝶却在花丛中继续玩乐跳舞。

花丛中另一人则在静静做画。他并不理会蝴蝶的欢乐舞,也不理会那个捕蝶人的洋相百出,他只是沉浸在花丛中静静地画花朵。

他的每一笔都很认真,他把每一朵花都画得鲜艳无比。果然,不一会儿,就有蝴蝶翩然而至,轻巧地落在他的画上。

他看着蝴蝶亲吻着他画的花朵,欣然一笑,那笑容也成了一朵花。

捕蝶人鲁莽、急匆匆,甚至有点张牙舞爪!即便他真的捉住了蝴蝶,那蝴蝶也非死即残,没有任何诗情画意可言。这就是急躁、浮躁的表现。

很多人就如这捕蝶人,刚毕业两三年或者三五载,就急于马上表现,马上要个身份,想开公司,想当领导,但一般人都是很难达到这个目标的。因为能力的增长和心态的修炼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

只有沉住气、降低身份、不浮躁、暗暗积蓄能力、增长见识,各种好的机会才会向你打开。

所以,即便你不幸或者无奈从事了一份不喜欢的工作,你也要干得踏实;即便和农民工一块儿搬麻袋,你也要扛得欢实。如果他们能做的,你能做;而他们不能做的,你也能做,你自然就脱颖而出了。有时机会就藏在做好每一件事的过程中,做好一件事往往有可能会带来新的机会。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遭遇种种挫折,碰到诸多不公,很容易就会变得浮躁。可以说,浮躁心态是现在普遍的一种存在,很多人都妄想一步登天,做什么都能马上见效、马上有结果。慢慢地,干什么事都不能专心,他们的心灵就被蒙上浮躁的阴影。这样,羽翼不但不会越来越丰满,还会因此而折断。

一位年逾半百的老总在公司新人见面会上分享了他年轻时的事,让人很是感慨。

我初中的时候,家里还没有收割机,去地里割麦全凭双手和镰刀。

那是我第一次割麦。所以刚开始时我很是兴奋,但是不一会儿,手就疼了,我就开始频繁地站起来看看还有多远才能到头。但是每次看,总感觉还是在原地收割,没有一点前进。于是,我就开始烦躁不安,还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还在原地啊,什么时候到头啊!”我这抱怨声被前面的老父听见,他就对我说:“别抱怨了,沉下心,低下头,一镰刀一镰刀地割,不要往前看。”

我也没有其他办法,当时已经大汗淋漓,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父亲的话去做。别说,我不再抬头往前看了,只一个劲儿地割,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地头。

当时,我没觉得父亲的话有多了不起,或者有什么深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我背井离乡,来大城市闯荡,经历过很多事后,我才领悟到父亲话的深意,那就是:干什么都不能眼高手低,要沉下心来专一做事,哪怕是琐碎的事、自己不喜欢的事。因为眼光太近了,就不会找准方向;眼光过于长远,就很难完成,这对自己自信心的树立无益。所以,不浮不躁、不懈不怠、沉住气专一做事,才会找到希望。

正是凭借着遇事不急不躁的心理,那个老总的公司经过了经济危机,几次濒临破产却又东山再起。

不浮躁、专注、学会低头做事是一种聪明和人生智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

闭上双眼,什么也不要想,只感受身边的风触到皮肤的感觉,让自己的心灵舒展,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休整。然后让意念集中,让性情和缓,让微笑浮到脸上,开始专一做事。这就像掷箭投壶一样,有专注力的人也能用一个小石头砸死一个巨人。人生如果能达到此等境界,就万事可成。P2-4

目录

序言:大气的人生最开阔

第一章 不浮躁: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沉住气,命运会暗自成全

 弯得下腰,抬得起头

 慎独则心安,心安则清净

 不思过去,不念未来

 失意时且宽心,学会对自己说不要紧

 享受美妙的过程,而非结果

 做一只翩飞的白鹤,飞渡寒苦的人生

第二章 不纠结:与其万般纠结,不如顺其自然

 忘记不好的,记住好的

 昨天的属于昨天

 有些事过得去过不去都要过去

 人生需要一点傻气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知足眼前皆净土,通达身外有浮云

 一切命安排,看得透想得开

 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

 得之,我喜;不得,我亦无忧

 越简单越快乐,越纯真越安宁

第三章 不较真: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你无法改变环境时改变自己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过分执着就是画地为牢

 重建自己的思维框架

 多看别人的优点,一切都会美好

 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有一种宽容叫不较真

 有一种风度叫宽容

 有一种优雅叫妥协

 与自己较量,但不要较真

 有理不妨让三分

第四章 不抱怨: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抱怨给你带来的除了烦恼还是烦恼

 没有一成不变,抱怨不如接受

 抱怨太多,只会被人看轻

 抱怨无用,改变自己才是真理

 认清自己,找好自己的位置

 恭谨谦卑是人生大智慧

 管好自己,闲谈莫论人非

 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

 让健康有效的沟通代替抱怨

 善于倾听——走向成熟的最基本途径

 心中有佛祖,看人皆佛祖

 成功不抱怨,抱怨不成功

第五章 不生气:眉间放一字宽,看一段人世风光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大度量有大福气

 不责人小过,不揭人隐私,不念人旧恶

 吃些亏来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

 每一次忍让,都是一种造就

 倒推生气的后果

 唯有慈悲可以化解仇恨

 百病皆由心生,百病须由心解

 不生气,要争气

第六章 不失控: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认识情绪,掌控情绪

 接纳坏情绪,活得更从容

 平和的情绪胜过一百个智慧

 别被他人的不良情绪左右

 放得下,拿得起

 有效地表达自己,不失控

 不失控,就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受益一生的情绪控制法

 减压,从“心”开始

第七章 幸福其实很简单: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学会取悦自己,欣赏自己

 纯善之心净如莲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和给予

 修好那颗平常心,便是世间自在人

 看通生死,顿开名缰利锁

 让生命开一朵感恩之花

 时时拂拭身心,勿使惹尘埃

 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

 一份爱,一份承诺,一份责任

 在成熟中等待爱情

 珍惜拥有的,不要抓太紧

 分享的人生不寂寞

 人生是一场心灵的静修

序言

一个女知青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久远的故事:

那是一个夏日,我和当地农民一起钻进一人多高的庄稼地里干活,我不仅浑身都湿透了,还热得透不过气来。

已经中午12点了,我们那个死心眼儿的队长还不让我们收工,非得等干完,才让收工。我就很生气,一边在心里狠狠地骂着队长,一边在抱怨:为什么那些农民不说一句呢?我就这样又气又恨地干着,好不容易干完了。

当我走出田地时,眼冒金星,当场昏倒。后来,村民把我放到一个有水的阴凉地,我才渐渐清醒过来。我难受得哭了起来,就问一个70多岁的大婶:“您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结实耐热,您是怎么做到的啊?”大婶平静地说:“我们都习惯了,不热庄稼怎么长呀?”

等回城后,我一直在思考大婶当年说过的话,慢慢就想通了:“她那是坦然地面对现实,自然就不会心生抱怨和愤怒,就能心静自然凉了。夏天的炎热属于自然现象,这是任何人都不可改变的外在环境,更重要的是,她知道那样炎热的天气对庄稼的生长有好处,这也是农作物的需要,这些都属于再自然不过、不可改变的事,所以人何必动怒,何必生气呢?”以后遇事我就想着大婶当年说过的话,慢慢地,就能泰然地看开、看淡很多事情,不知不觉中,头晕、恶心、心悸、胸闷等不适现象就没有了,某些陈旧的疾病也慢慢好了起来。我还会从心底产生一种非常舒服的海阔天空般的美好心情,这提高了我的心性,也让我更深刻地体悟了人生。我现在60岁了,我相信我健康开阔的心态迎来的将是以后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这位女知青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莫生气、莫抱怨、莫执着、莫强求、莫攀比、莫较真,将心胸放开,就能多接纳人、多包容人,就能接受现实,如此就能心胸开阔,心量宏大,与人相处得好,与世界“和光同尘”,拥有美好的幸福人生。

人开阔了,大气了,看开了,放下了,从容了,心也就静下来了,就能反思自己,看看自己的路是越走越窄、越走越烦恼,还是越走越阔、越走越喜悦光明。弘一法师思想的精华即断除我执,不受外物所乱,在繁复世间找到立命处。

在纷繁复杂、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中,在快节奏的今天,人有太多太多的选择,人的杂念妄想太多,所承载的压力和各种负面情绪也空前得多,于是,很多人迷失了自我,妄失了本性,在浮躁、纠结、较真、抱怨、生气、失控中沉沦,感受不到生活本有的快乐和幸福。这就是心理出了问题,生命的程序被打乱了,也阻碍了个人的发展,其实,这些都可以用心态二字来概括。

比如,有些人小心眼,凡事与人斤斤计较,吃不得一点亏;有些人持非黑即白、不对即错的价值观,喜欢与人较真,在争论中争上风,太过执着于是非曲直的明辨;有些人经受一点挫折打击,就怨天怨地、自怨自怜,向周遭传递着负能量;有些人有愤青的资质,上怪国家,中怪父母,下怪他人,唯独没有深省他自己;有些人总是忘不了痛苦的过往,或者曾有过的短暂辉煌,或者对未来有过多的担心和恐惧;还有很多人妄想一步登天,一毕业就进入世界500强,拿高薪,当领导,做什么都能即时见效,马上就能看到结果,殊不知,在这种浮躁心态的驱使下,慢慢地,这类人做什么事都不能专心,不能沉住气,这样,羽翼未丰就会被折断。

种种负面情绪和负面心理交织导致的后果就是人情绪的失控,整个人瞬间崩溃,这无疑会毁了一个人,所以,人要修炼心性,让心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能自由伸缩,可以收缩到如毫毛一般纤细,也可以无限扩张成一座巍峨宝塔。当心扩大到与虚空、宇宙一样浩瀚了,我们的心就能变得无穷无尽,承载任何事物了,这就是修心的极致了。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修心,完全掌控了心量的大小,就能拥有宁静的心境、高远的视界,就能冷静地处事、谦卑地做人,就能左右自己的一切,让生命得到释放和解脱。

抬头看看瓦蓝无垠的天空,低头看看厚德载物的大地,想象此刻你正站在上面,飘浮在无边的宇宙之中,把心灵的焦点从外界纷扰的人和事中拉回来,去管好自己,彻底反省自己,彻底认识自己,找出你现状的真正原因,去彻底改变自己,戒掉浮躁、抱怨、生气等不良习惯。假以时日,你就会惊喜地发现,你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你已经不再是那个人见人厌、人见人躲的可怜人,而慢慢变得平和、慈悲、柔软、沉稳、淡定、从容、可爱、灵气、可敬,你生活中的矛盾少了,自己精进了许多,精气神也开始慢慢回升,你开始昂首阔步,走在开阔的人生路上。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大智慧决定成功的时代,所以跟随本书儒释道的哲理小故事,去领悟自由开阔的大智慧,你就能真正地收获宁静、快乐、幸福、成功等一切美好的东西。

内容推荐

当下社会的人背负着太多压力,加之浮躁、纠结、抱怨等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往往体验不到幸福和自由的滋味。《开阔》精选了打乱生命程序、阻碍人们感悟幸福、对个人发展影响最大的六种心理——浮躁、纠结、较真、抱怨、生气、失控,并精心选取了儒释道的精义和生活哲理小故事,以点化众生,期望人们做情绪的主人,做内心强大的、最幸福的自己。

《开阔》由须弥编著。

编辑推荐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佛法即活法,淡定的人生不困惑。助你远离负面情绪,持续传递正能量。

须弥编著的《开阔》精选了打乱生命程序、阻碍人们感悟幸福、对个人发展影响最大的六种心理——浮躁、纠结、较真、抱怨、生气、失控,并精心选取了儒释道的精义和生活哲理小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开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须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76924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3-07-01
首版时间 2013-07-01
印刷时间 2013-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