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华文明简史(追寻历史轨迹触摸文明脉搏)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选择了先秦至晚晴时期的思想文化、文学、汉字、建筑、科技、绘画、雕塑等多个方面,系统完整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广阔外延,同时全方位多视角深入开掘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全面立体展示出来。我们编辑此书的思路是以文为枝干,以图片为绿叶繁花,让文因图而丰富,图因文而贯通。图文并茂,构造出一部血肉丰满、鲜活生动的中华文明史。因此行文力求精炼简白,系统、生动地勾勒出中华文明史每个侧面的发展历程。配图则力求丰富多彩,用历史文物、绘画、复原图等相结合的手法,把绚丽斑斓的中华文明用多远的视觉元素鲜活再现,以全新的视角全面展示各个文明要素。 目录 第一章 思想文化的发展 思想 一、圣哲时代 二、百家争鸣 三、异端与正统 四、“道统”的延续 五、开放与保守 第二章 汉字、文学 汉字文化 一、汉字的起源 二、汉字的演变 三、造字法 文学 一、先秦文学 二、秦汉时期的文学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 四、唐朝文学 五、宋朝文学 六、元代文学 七、明代文学 八、清代文学 第三章 美术(造型艺术) 绘画 一、先秦绘画 二、五彩斑斓的春秋战国绘画 三、民族绘画形式的形成——秦汉时期的绘画 四、绘画艺术走向自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五、盛世风采 六、追寻自然之美——宋代绘画 七、继承与创新——元代画坛 八、失落与追寻——明清画坛 九、现当代绘画大师 雕塑 一、最初的造型 二、宏伟与质朴——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 三、盛世风度——唐代的雕塑 四、古风依旧——元明清时期的雕塑 建筑 一、建筑——文明的符号 二、皇宫与仙阙——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三、盛世风范——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 四、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五、元明时期的建筑 六、清代的建筑 篆刻 一、篆刻 二、文房四宝 第四章 科技 科技 一、先秦时期的科技 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科技 四、宋元时期的科技 五、明清时期辉煌的科技 第五章 生活习俗与民俗文化 饮食文化 一、茶文化 二、酒文化 三、食文化 服饰 一、先秦服饰 二、春秋战国服饰 三、秦汉六朝服饰 四、大唐风范——唐代服饰 五、保守谨严——宋元时期的服饰 六、正统与变异——明清服饰 七、东西交替——晚清和民国服饰 民俗 天人合一——中国传统节日礼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文明简史(追寻历史轨迹触摸文明脉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朱亚娥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8278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 |
CIP核字 | 2020135493 |
中图分类号 | K2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