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考工记译注(精)/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手工艺技术汇编,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研究中国古代技术史的最重要的文献。今本为《周礼》的一部分,称《周礼·冬官考工记》。《考工记》作为经书的一部分,长期受人青睐,名家注释,庠序弦诵,流传至今。《考工记》开篇叙述“百工之事”的由来和特点,再分述当时官营手工业和家庭小手工业的主要工种,凡三十工。涉及古代制车系统,铜器铸造系统,弓矢兵器、制革护甲系统,礼乐饮射系统,建筑水利系统,制陶系统等。此译注本,详加注释和白话翻译,是《考工记》普及阅读的上佳之选。 目录 前言 卷上 总叙 一、轮人 二、舆人 三、辀人 四、攻金之工 五、筑氏 六、冶氏 七、桃氏 八、凫氏 九、栗氏 十、段氏(阙) 十一、函人 十二、鲍人 十三、韗人 十四、韦氏(阙) 十五、裘氏(阙) 十六、画缋 十七、锺氏 十八、筐人(阙) 十九、(巾荒)氏 卷 下 二十、玉人 二一、楖人(阙) 二二、 雕人(阙) 二三、磬氏 二四、矢人 二五、陶人 二六、旊人 二七、梓人 二八、庐人 二九、匠人 三十、车人 三一、弓人 插图目录 附 录 一 马融《周官传》节录 二 郑玄《三礼目录》节录 三 陆德明《经典释文》节录 四 林希逸《鬳斋考工记解》节录 五 徐玄扈先生《考工记解》跋 六 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节录 七 考工记图序 八 考工记图后序 九 程瑶田《考工创物小记》节录 十 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 十一 《考工记》成书年代新考 十二 《考工记》的版本源流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考工记译注(精)/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7320048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5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98 |
| 出版时间 | 2021-11-01 |
| 首版时间 | 2021-11-01 |
| 印刷时间 | 2021-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12 |
| CIP核字 | 2021226709 |
| 中图分类号 | N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3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6 |
| 宽 | 152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