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小铁道游击队/儿童文学红色经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刘知侠编著的《小铁道游击队》介绍了我们中国红色儿童文学,红色儿童文学主要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学书写,目前流传下来的红色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初期这几个特定历史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适读儿童少年的文学作品。而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乃至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然还有更多更新更好的作品,尚待我们发现和推介。

内容推荐

刘知侠编著的《小铁道游击队》作为《儿童文学红色经典丛书》之一,《小铁道游击队》收入作家刘知侠的小说《小铁道游击队》。小说包含十二章内容:孩子们的请求、第一次侦察、小银的惊恐、隐蔽在孩子群里、鬼子的“模范乡”、小向导、小朱的激动、搞军用车、不平凡的旅行、通过封锁线、小侦察员与大侦察员、他们成长起来了。

目录

一、孩子们的请求

二、第一次侦察

三、小银的惊恐

四、隐蔽在孩子群里

五、鬼子的“模范乡”

六、小向导

七、小朱的激动

八、搞军用车

九、不平凡的旅行

十、通过封锁线

十一、小侦察员与大侦察员

十二、他们成长起来了

试读章节

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们,是很热爱孩子的。他们每到一个村庄,就和村里的孩子混熟了。同时,铁路上有很多工人和铁道游击队有秘密的联系,经常从车站上给铁道游击队送情报,有时自己脱不开身,就叫自己的孩子送去。因此,铁道游击队也结识了一些住在车站上、敌人据点里的铁路工人的孩子们。

每当铁道游击队到一个村庄住下来,总有一大批孩子围上来,吵着要参加铁道游击队。

一次,铁道游击队刚袭击了敌人回来,在一个庄里住下,这些孩子们就又围上来了,拖着刘洪大队长央求着:

“大队长,我们也要干啊!”

刘洪问:“干什么?”

他们说:“打鬼子呀!”

刘洪笑着说:“好大的口气!你们连枪都扛不动,还要打鬼子?长大了再说吧!”

他们说:“跟着你们干点别的事也行啊!我们也会扒火车哩!”

刘洪说:“干点什么别的事呢?你们自己在一起玩恼了还要哭鼻子哩,难道我们没事做了,每天光来哄孩子?你们要跟着,鬼子追赶时,说不定还得背着你们走呢!”说到这里,刘洪一扬眉毛,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孩子们说:“不行也得行!反正我们要跟着!”

这时,孩子中有一个浓眉大眼,个儿不高,约有十二三岁,名叫小张的孩子,推开了同伴,挤到前面,嘟着嘴,对同伴们说:“他们走到哪儿,咱们就跟到哪儿!”

同伴们听小张这么一说,都应和道:“对,咱们跟着。”

正说话的时候,小坡端着晚饭进来了。刘洪对这些赖着不肯走的孩子看了一眼,就要小坡再去炒点菜,然后又对孩子们说:“你们先在这儿吃饭吧!”

小张和他的小伙伴们,就不客气地吃起来了,他们认为已经吃到“给养”(供给部队的粮食和副食品),这意味着刘洪大队长已经答应他们入队了。因此,吃起饭来特别有味道。其实何尝是这么回事呢!刘洪一边吃着饭,一边在寻思着怎样对付这些倔强而又机灵的孩子。虽然他不能答应他们的要求,但是,说心里话,他是很喜爱这群孩子的!他完全相信,这些孩子都是勇敢的,将来一定会成长为出色的游击队员。但现在,他们的年龄都太小,他再喜欢他们,也不能答应他们的要求,因为打鬼子究竟不是很容易的事啊!

吃过晚饭,刘洪又委婉地劝他们回家。小张皱着眉,瞪着黑宝石一样发亮的眼睛,噘着小嘴说:“我们已经吃过给养,不走了!”

刘洪再三地劝说,孩子们还是不走,他们的态度很坚决。

天已经很晚了,为了应付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战斗,刘洪准备休息了。小坡从外面抱了些稻草,在地上替大队长打睡铺。刘洪打了个哈欠对孩子们说:“今天先在这里睡一晚,明天回家去!”接着他吩咐小坡,为孩子们准备睡的士出.方。

小坡带着这些孩子,走进房东的又黑又狭的厨房里。帮他们弄了点草铺在灶门口,笑着说:“暂时在这儿住一宿吧!你们这些小鬼,以为打游击很好玩吗?这里可没有家里的热被窝,说不定有时下雪天还得睡雪窝哩!”他搭好地铺,又对孩子们说:“现在有草铺还算舒服,快躺下睡吧,有铺的可没盖的。没有枕头,到院子里捡块砖头枕着就行了!”

小张听得出,小坡的这番话,是帮着大队长来说服他们的,就说:“我们不怕,你们能受得住,我们也能受得住。”

说着,他们像刘洪大队长那样,枕着块砖头,把上衣脱下盖着,就蜷伏在草铺上睡了。

睡到半夜,刘洪被几声零落的枪声惊醒,他忽地从地铺上爬起来,推了一下身边的小坡,小坡机警地站起来。他们都从腰里拔出了枪。刘洪屏着气,脸靠在门框上听了听院子里的动静,就嗖地跃到院子里的磨台后边。小坡也跟着蹿了出来。

刘洪一听枪声是在西北方响的,距这里约有三四里路,他更心急了。因为那里有他的一个分队在活动,这时可能遭到了敌人的袭击。刘洪要马上调集湖边的队员,前去救援。P3-6

序言

大约三年前,我就知道中共党史出版社打算尝试出版儿童读物了。儿童文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党史社的编辑朋友曾屡次向我咨询有关儿童文学丛书形态和联系版权事宜,已持续两年多了。现在,编辑朋友给我发来了这套儿童文学丛书的作者名单及其作品篇目。看来,这套书终于要以“儿童文学红色经典丛书”的形态集合起来,呈现给儿童读者了。

还别说,“儿童文学红色经典”这套书,还真适合中共党史出版社来重新出版。难怪当初党史社的编辑朋友与我联系有关事宜时,谦逊而恳切,还显得信心满满。这套丛书的三个关键词“红色”、“经典”和“儿童文学”,也确实值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编辑同行们不断尝试,并且有所作为。

红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的含义和指向是明确的。红色象征着热情和活力,也象征着爱和奉献。在我们国家,红色当然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有关。红色者,用以隐喻文学作品的主题和价值取向,当然是积极向上,给人鼓舞,催人奋进。

中共党史出版社,本身就是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为名称的出版社,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共历史和中国革命史的研究、教学、宣传服务,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中国共产党成立迄今90余年所创造的辉煌业绩,举世瞩目;而中国共产党曾经的失误和挫折,也是尽人皆知。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中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宝贵财富。“党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以转化运用于现实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资源。”(李忠杰语)同样道理,中共历史也是丰富多彩的出版资源,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也是红色文化的一项主要内容。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是党史社确实可以有所作为的。

“红色”续接“经典”,表明丛书策划者们除了注重作品的内容、主题、价值取向,而更在意所选的这些红色作品是否都经历过历史的检视和时间的考验,更在意所选的这些红色作品艺术品质是否上乘,是否经得起读者的咀嚼、品评和回味。

何谓“经典”?老实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未必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但我想,但凡称得上经典作品的,它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一些要素吧。比如,典范性、普适性、独创性和人类情感的共通性。典范性——作品的艺术提炼高度概括。其文学诉求提升了人类认识的高度,揭示了人生的真谛,预示着某种趋势的终极走向。普适性——能够穿越时空,触及、思考和呈现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在拥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的同时,又具有超越而开放的人类文化品格。渗透着对人类、民族和个人生存与命运的深层关切,揭示人类精神探索的历程,是推动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力量。独创性——文学作品最宝贵的是个体的独创性。没有千千万万个个体作家的独特创造,就不可能有整体文学的发展。即使是相同的母题、相同的题材、相同的叙述背景,没有独特的个体体验和发现,也不可能脱颖而出成为经典。人类情感的共通性——无论种族、地域、文化有多少差异,人类基本的欲望、渴求、认知、感受是共通的,对于诸如母爱、善良、友谊、苦难、坚强、战争、和平、幸福、罪恶等人类普遍性命题的基本价值评判是相同和相近的。真正的好作品、经典作品,必定内置了人类心灵共鸣的密码,必定含纳、承载了人类情感的张力,简单说,必然是体现着人类之真、人性之善、人生之美。

当然。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对经典作品的确定,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呈现过程。有些曾经被称为是经典的,现在已不再是经典;而有些在当时并未被视为经典的,又被后人誉为经典。这是常有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也是相对的。

把“红色”、“经典”与“儿童文学”放在一起,显而易见,希冀的是以儿童文学的方式,对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历史文化熏陶。

在我国,红色儿童文学主要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学书写,目前流传下来的红色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初期这几个特定历史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适读儿童少年的文学作品。而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乃至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然还有更多更新更好的作品,尚待我们发现和推介。

红色儿童文学创作的高峰出现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创作者之多,创作面之广,风格之多样,影响之大,读者之众,蔚为壮观。涌现出了众多优秀小说家,比如华山、徐光耀、王愿坚、管桦、刘知侠、李心田、颜一烟、萧平、邱勋等。红色儿童文学创作的另一个小高峰出现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代表性小说家有颜一烟、张品成等。时间进入21世纪,还有一批青年作家开始红色儿童文学创作,也有了一定的影响。

考虑到精品需要相应的时间筛选,本丛书除张品成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作品,其余作品均创作于距今四五十年以前。

但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皆称得上是红色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代表性作品。可谓部部有影响、篇篇有特色。许多作品在当时不仅家喻户晓,而且作品的名字本身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比如,中长篇小说中的《小英雄雨来》(管桦)、《铁道游击队》(刘知侠)、《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颜一烟)、《微山湖上》(邱勋)、《小兵张嘎》(徐光耀)、《闪闪的红星》(李心田)等,短篇小说中的《七根火柴》、《后代》、《党费》、《普通劳动者》(王愿坚),《三月雪》、《海滨的孩子》(萧平),《真》、《永远的哨兵》(张品成)等。

我们这一代人,有许多都是读着这些作品成长起来的,这些作品,已经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记忆。而事实上,这些红色儿童文学作品以自己特有的艺术质地感染着读者,影响着读者的情感生发和品格养成,也必然影响着读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今党史社重新出版这些作品,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相信这些经历了时间检验的红色儿童文学,能够赢得今天青少年们的喜欢。期待党史社的编辑同行们,以此为起点,不断尝试和努力,除了整合梳理经典作品,还能逐步发现梳理和组织编辑红色儿童文学新作品,让红色儿童文学成为我国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充分发挥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警示人的积极作用。

2013年6月16日杭州青春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小铁道游击队/儿童文学红色经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知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825846
开本 32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2014056089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9: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