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道德箴言录
内容
编辑推荐

《道德箴言录》是17世纪法国箴言体作家德·拉罗什富科的代表作。他以犀利的洞察力来分析人的情绪、理智和判断力,追溯人们言行背后的动机。这些箴言仿佛能赐我们以法眼,令我们洞穿人生的一切际遇及社会世事。

内容推荐

早年,德·拉罗什富科入伍、从政、恋爱、树敌,晚年则相当不幸,爱子夭亡,妻子和情人均先他去世,他的健康也每况愈下。于是他开始倾听、交谈、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这部《道德箴言录》。他用“我们的德性经常只是隐藏的恶”这句尖锐、深刻的箴言开笔写作,是对道貌岸然的人进行宣战。这本《道德箴言录》思想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启迪了几代人的心灵,影响所及,直到现代。

目录

译序

英译者序言

道德箴言录

第一个增补

第二个增补

第三个增补

拉罗什富科公爵关于各种主题的沉思语录

试读章节

我们的美德往往是经过伪装的恶习。

【此铭文是打开拉罗什富科体系之门的钥匙,它以第179条箴言的形式出现于1665年第一版的《道德箴言录》中,但第二版和第三版却将它略去,它首次再度出现是在1675年的第四版中,位置与现在的一样,是这些箴言语录的头条。——艾梅?马丁】

此句的最佳答案可以通过调换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得到,这样立刻形成了一条与之矛盾、却又同样正确的格言:我们的恶习往往是经过伪装的美德。

1.我们所谓的美德,通常是各种行动和不同利益的堆砌,是命运的安排或自我勤奋经营的结果。使男人成为勇士的并不总是勇敢,而使女人成为烈女的亦不总是贞洁。

“作战勇猛者不一定勇敢,在垂死塌前,他如最卑贱的奴隶一般恐惧;推理聪明者不一定有智慧,他骄于思辨,却失于行动,自欺欺人。”——蒲伯,《道德论》,第一版,第115行。

2.阿谀奉承中以自恋为最。

3.对自恋的探索无论多么深入,总有许多未知领域。

【此条箴言首次暗示了作者试图建立的体系。他希望在恶习中找到所有活动的动机,但他并不止步于此;为了完善他的体系,他不得不召唤其他情感,如骄傲、虚荣、兴趣及自负,并将之与自恋混淆,这种混淆破坏了其原则的统一性。——艾梅?马丁】

4.自恋比世上最狡猾的人更狡猾。

5.一息尚存,激情不熄。

【那么,何物不受生命的拘束呢?——艾梅?马丁】

6. 激情常常使最聪明的人变成蠢人,有时甚至能使傻瓜变聪明。

7.政客那些自导自演、伟大而引人注目的行动,虽令人眼花缭乱,也不过是情绪和激情的一般产物而已。因此,奥古斯都与安东尼的战争,世人将其归于两人企图一统世界的雄心,可能也只是嫉妒的结果。

8.激情是唯一始终进行劝喻的鼓吹者。它们是天生的技巧,万无一失的规则。有了它们,即使是最愚钝的人,也要比没有激情的雄辩家更有说服力。

【参见本条的例证,第249条箴言。】

9.激情带有一定的不公正和自私的色彩,这使得按激情行事充满危险。事实上,即便激情看起来笃笃可信,我们也要对其心存疑虑。

10.在人类的内心中激情一直生生不息,一个幻灭的同时孕育着下一个。

11.激情经常会滋生出其对立面:贪婪有时导致挥霍,反之亦然;顽强通常来自软弱,勇敢经常源自怯懦。

12.激情无论怎样小心掩饰,终将穿透虔诚和荣誉的面纱,露出真面目。

【在1665年的第一版中,保留的比喻可能更准确——“无论怎样为激情披上掩饰的面纱,总有它们探头窥视之处。”】

13.烦躁不安的自恋更多地是在忍受品位的谴责,而非观念的责难。

14.人们不但易于忘记所承受的恩惠和伤害,甚至会恩将仇报,认敌为友。要他们恩怨分明看来倒像是受人奴役了。

15.王公们的仁慈常常是赢得民心的策略而已。

【“君主通过仁慈获得的益处愈多,其美名愈远扬,臣民对其愈拥戴,因此,他们乐得有机会向世人展示仁慈。”——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六卷,第21条。】  16.这种博得善名的仁慈,有时出自虚荣,有时出自慵懒,有时出自恐惧,但通常三者皆有。

【拉罗什富科热衷于为其所处的时代打上烙印。此处谈及的仁慈,不过是法国路易十三之妻安妮展现的政治策略。拉罗什富科为她牺牲了一切,甚至放弃了对黎塞留红衣主教的支持,但她摄政后,却对过去的仇人大加赏赐,而把朋友忘在了一边。——艾梅·马丁

以此,读者会发现,作者身处的时代最好地诠释了他的箴言。】

17.幸运者的节制来自好运气带给他们的性情平和。

18.节制不过是害怕遭受妒忌和轻蔑而已,陶醉于好运的人常常会招来妒忌和轻蔑。节制也是人们精神力量的虚荣炫耀,总之,节制只不过是身处高位者的一种愿望,使其看起来不单单运气好,而是更伟大。  

19.我们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别人的不幸。

【本条箴言的最有力例证是卢克莱修的一段话,卷2,行1:“当狂风刮过汪洋时,在岸上目睹海中入的危险是多么令人愉快。”】

20.智者的不屈不挠,不过是为了掩饰其内心的不安。

【因此,有入说智慧只是伪善而已。此处对不屈不挠的定义是第18条箴言的结论。】

21.那些被判死刑的人有时装出一副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样子,实则是不敢直面死亡;所以,这种不屈和轻蔑对于他们的头脑来说,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参见第504条箴言,对此思想有详细阐述。】

22.哲学轻而易举就战胜了过去的邪恶以及未来的邪恶,但正在发生的邪恶却战胜了哲学。

P1-5

序言

拉罗什富科(La RochefoucauId,1613—1680),法国思想家,著名的格言体作家,一生作品不多,仅有《回忆录》和《道德箴言录》两部作品传于后世,但影响极为深远。

拉罗什富科于1613年生于巴黎一个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早年热衷于政治,先是因反对红衣主教黎塞留而入狱、流放;后又卷入反对首相马扎兰及王权的政治密谋和武装斗争,参加投石党运动并几次负伤。最后一次负伤后即不问政治,甚至拒绝进入法兰西学士院。弃武从文之后,他常出入各种文艺沙龙,反观人生百态,常有妙语连珠。他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晚年连续的丧亲之痛和伤病折磨,使得《道德箴言录》既尖锐、犀利,又有着不可避免的悲观基调。

拉罗什富科所处的时期,在政治上是一个重建法兰西王朝,并向路易十四的绝对君主制过渡的时期。当时的法国,可以说是个道德沦丧的时代,到处都有诡计、斗争、诈骗、贪婪、背叛和通奸发生。而拉罗什富科自身也曾参与策划阴谋、鏖战街头,所以当他潜心反省之时,他就能准确大胆地揭露出人性的百态,使真诚、善良等美好之物显得弥足珍贵。

拉罗什富科早年是一个狂热的斗士,晚年别变成了深刻的沉思者。他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写出了这本人生断想录,书中到处弥漫着对伪善的鞭挞与嘲讽,同时也显露出他对真善美的赞扬与渴望。可以说,拉罗什富科身上具有法兰西民族的典型特质:既疯狂、虚荣、放荡不羁,又真诚、冷静、深刻反省。他绚丽多彩的前半生正体现了前者,而他留下的《道德箴言录》则是后者最好的明证。按《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他是以一本书立身的人。没有这本书,我们也许就会忘记这个声名赫赫、勇敢傲慢的战士,忘记那些企图重夺大权的贵族们以及他们所处的年代。

《道德箴言录》一书的版本甚多,在作者生前即有五版。本书选用的英译本依据的是1678年和1827年的法文版本,此版本中包括了前言、注释以及对作者及其所处时代的介绍。因此这个中译本也可能是坊间所能见到的最完整的版本。尤其是长篇前言和注释部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拉罗什富科及其箴言,以及他那个时代。但这同时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因为其中涉及了很多法语和拉丁文等引文,使译者原本就惶恐不安的心更加忐忑。

《道德箴言录》第一条箴言即是“我们的美德往往是经过伪装的恶习”,而注释中更是因此扩展出‘‘我们的恶习往往是经过伪装的美德”。所谓开宗明义,这使得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服务于对“美德”和人们眼中“美好之物”的揭露和评判。拉罗什富科几乎触及所有与德行有关的品质和行为,如善良、高尚、诚实、贞洁、勇敢、慷慨、谦虚等等,以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友情和爱情。在他眼中,这些都有背后玄机:崇高只是为了拥有一切而蔑视一切;谦虚常常是一种假装的顺从;慷慨只是一种伪装起来的野心,蔑视小的利益是为了得到大的利益……他指出,人都是自恋的、自我中心的,与有限的理智、智力相比,人的情绪和激情更占据主导性。在他看来,人就是情绪化的产物,“一息尚存,激情不熄”,“激情一直生生不息,一个幻灭的同时孕育着下一个”,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无穷无尽。这些箴言能赐我们以法眼,洞穿人生际遇和社会世事,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同时难免心生悲观,觉得一切皆假。可惜在《道德箴言录》中,拉罗什富科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出路,这也是作者的局限所在。  翻译本书过程中,脑海中常常涌现出一种意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秉烛夜书,要将人间丑陋揭穿。我想,这种意象正是本书于时下的意义所在。在人心躁动的时代,如何看清真面目,然后勇敢地前行下去,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课题。

最后要感谢译言网这个平台,使我有幸得以翻译本书。感谢前贤的译本,使我在翻译时不至于感到茫然无所助。感谢我的家人们,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使本书得以顺利翻译。

书评(媒体评论)

与其说它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装点书籍的精美饰物。人们阅读这本小集子时心怀渴望,因为它可以教会他们思考,教会他们以生动、简洁和精致的表达方式组织自己的思想。自从文学再度流行以来,在他之前欧洲还没有人取得如此的成就。

——伏尔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道德箴言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德·拉罗什富科
译者 杜伟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215291
开本 32开
页数 1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1-11-01
首版时间 2011-11-01
印刷时间 2011-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0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