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魂魄在,浩然正气万古存。雨花先烈的英雄事迹,是中共党史长卷中极其英勇悲壮的一章,雨花英烈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构建起一脉相承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铭记历史,是为了开拓未来。雨花英烈精神放射出来的绚丽光芒,将穿透历史,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道路。
周燕、刘品玉、杨洪编著的《任天石传》介绍了,任天石,1913年出生于常熟梅李塘桥的一个中医家庭。1932年9月,他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后返乡行医。西安事变后,任天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影响下,思想有了新的飞跃。他痛切体验到:“做个医生,只能救命。若要救民,必先救国。”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常熟沦陷,任天石弃医从戎,先尽其积蓄,后拆屋变卖,并将劝募所得,收购国民党军队丢弃的武器弹药,在家乡塘桥组织一支抗日保家乡的游击队。他把部队交给中共常熟县委。1938年8月初,由中共常熟县委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成立,任天石先后任“民抗”副大队长、大队长。
周燕、刘品玉、杨洪编著的《任天石传》力求真实反映雨花台烈士的人生轨迹和革命事迹,本书传主任天石,1948年3月,任天石趁一位难友将出狱的机会,密授口信,嘱他出狱后代向组织反映,表示抱至死不变、始终如一的决心,个人生死,在所不计,对革命前途,甚抱乐观。4月在南京被国民党杀害。
组建自卫队
1936年7月,武卫会总会在苏州遭到破坏,李建模遭逮捕。武卫会总会虽遭破坏,但常熟分会的成员仍在继续活动。李凌、陈刚等以常熟武卫会成员和原《艺丝》读者为骨干,发起建立常熟人民抗日救国自卫会(以下简称“人救”)。人救以武卫会的纲领为行动宗旨,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揭露日本侵略者阴谋,启发民众觉悟。
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的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共同努力,经过谈判,最终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深刻地影响了追求进步的任天石。面对国难当头的时局,他逐步认识到必须要改造整个旧的社会制度。任天石与陈刚长谈国事政局,抗日救亡成了共同的迫切意愿。1937年3月,任天石由陈刚介绍加人常熟人民抗日救国自卫会,开展抗日活动。任天石在塘桥镇上办起读报室,宣传抗日救亡,吸引和团结一批店员和布厂职员前来读报、议论国事,唤醒青年爱国觉悟。随着人救在梅李一带发动的抗日救亡宣传运动的迅速开展,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不断高涨。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中国人民、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一举占领京(宁)沪,迫使中国政府完全屈服。中国驻军张治中部于次日发起反击,淞沪抗战拉开序幕。战斗一打响,与上海唇齿相依的苏州,自然成了抗敌前线和支前基地。面对强敌压境,苏州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以气壮山河的激情投人抗日救亡运动。常熟人民抗日救国自卫会一改以前的秘密工作方式,几名骨干与国民党人士在浒浦、梅李两个大镇上分别成立常熟县抗敌后援会分会。任天石任梅李抗敌后援会分会副主任。浒浦、梅李濒临长江,与沪郊浏河等地前线相距不远,是抗战的后方重地,国民党军队在这里挖掘了不少工事设防。常熟的抗敌后援会建立起来以后,很受国民党当局和社会上的上层人士重视,区里有关抗日的活动都要找后援会去开会讨论,希望后援会能够协助他们开展保卫后方、维持治安的工作。后援会在常熟东乡各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乡镇的爱国青年纷纷发起成立了抗敌后援会的分会或支会。 梅李抗敌后援会分会成立后,任天石积极募捐钱物,支援前方抗日将士,并在塘桥设立难民接待站,安置战区难民。任天石在诗作《八一三》中揭露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暴行:“鬼子,要想夺上海,几十只军舰,开到黄浦江。八一三,东洋兵,打进闸北来,大炮轰轰开,飞机掼炸弹,杀我老百姓,炸我火车站,东洋鬼子杀人放火实在真野蛮。”他鼓舞老百姓一起加入到抗战队伍中来:“我伲老百姓,大家一条心,不管我,不管小,一齐来拼命;组织宣传队,捐助慰问品。前有义勇军,后有老百姓,军民团结起来赶脱东洋兵!”后来,在任天石的感召下,又成立了抗敌后援会梅李分会塘桥支会,共有会员十多人,大多是塘桥镇上的店员职工。
在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中,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中国军队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有力地阻挡了日本侵略军的攻势,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11月9日,中国军队在毙伤日军4万余人后从上海全线撤退。日军于11月12日占领上海后,13日清晨,从常熟沿江的高浦口、徐六泾口、野猫口等处登陆,常熟沦陷。日军沿途奸淫掳掠,杀人放火,再加上日机狂轰滥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仅常熟就有1.5万多平民被害死亡,5万多间房屋被烧毁。P21-23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江苏讲话精神和江苏省委要求,铭记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上新台阶,根据江苏省委宣传部的统一安排,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和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编纂《雨花台烈士传丛书》。《任天石传》是其中之一。
根据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的工作部署,由常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承担《任天石传》的编写任务。常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克服资料不足的困难,将深入挖掘整理任天石革命英烈生平事迹,作为党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大本土革命烈士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努力在史料挖掘和深入研究上有新突破。在多方搜集查找史料的基础上,由刘品玉编撰形成初稿,周燕对初稿作了深入修改和补充,杨洪对书稿则作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前后历时一年多,《任天石传》终于成稿。
在《任天石传》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的悉心指导。江苏省委党史工办万建清副主任亲自审读书稿,江苏省委党史工办征研一处刘晓东和苏州市委党史工办吴晨潮主任、涂海燕副主任、征研处宋立春等领导对书稿提出了宝贵意见,作了精心修改。任天石烈士儿子任春嘉审阅了书稿。书中照片多由常熟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提供,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常熟市档案局、梅李小学等单位,以及任春嘉、陈行之、洪泽、王啸山等也提供了珍贵的照片与资料。在此一并致以深切的谢意。
《任天石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吸收大量的新资料,是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但限于作者的学识和水平,书中瑕疵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