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修订本)(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修订本)(精)》是阿城最新的学术随笔集。由当代天文考古学学术研究,从1985年安徽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玉板中,还原出两千多年来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图形。由此考证结果,循以田野考查,证明中国贵州苗族刺绣的图型构成原理,完整保存了河图、洛书的意义和造型。此一原理,同样保存在彝、瑶、僮、黎等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工艺造型中,唯不及苗族的完整。再由民族迁徙的考古发掘、文献勾沉研究证明,中国西南上述几个少数民族是在新石器时代由中国东南地区迁徙到西南横断山脉地区,是中国古中原文化的幸运保存者,保存延续的时间长达近五千年。《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自上市以来,已经印刷三次,每次重印都有修订,增加内容,替换图片等。这次做一个修订本,并且重新换封面。 作者简介 阿城(1949- ),原名钟阿城。原籍重庆江津,生于北京。是当代寻根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家,其作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除小说外,还创作和改编剧本。代表作有《棋王》《孩子王》《树王》《遍地风流》《闲话闲说》等。 目录 缘起 导读 概说 洛书 河图 天极 天极与龟 天极与朱雀 天极与蝴蝶 夏商周青铜器中的天极 涡纹、蝉纹 移形借位 商及西周早、中期青铜器上的中心图形究竟是什么 虎食人卣 屈原《九歌》 中国文明造型之源在天象 天极与先秦哲学 东亚文明的猜测 附录 收藏者言何海燕 重印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修订本)(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阿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0859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首版时间 | 2015-05-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70 |
CIP核字 | 2015065145 |
中图分类号 | K203-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91 |
宽 | 213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6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