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明的两端(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核心要探讨的是文明的“前”、“后”两端:前端是指人类将要进入文明和进入之后一直到物质基础、政治秩序和精神文明的形态基本确立,即几大文明的根本价值观开始分流的一段时间;后端是指人类进入思想启蒙和工业文明以来的时代,尤其是进入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
在文明开始的一端,先是追溯宇宙、地球、自然生命的演化,接着探讨人类和它们的关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初始动因,从物质文明到政治文明再到精神文明的基本过程,信仰和价值观在和政治的互动中所起的作用,等等。
在现代的一端,则主要是反省文明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成败,认识现代文明的性质和特点,注意价值的转换和趋同,观察它的推进者和抵制者,思考它遇到的挑战和危机,预测它可能的走向。
同时,本书也会注意两端之间的联系和对照,尤其是物质层面对人的精神信仰和文化的基础性影响,以及不同价值观对各种文明的引导及其在全球的汇合与撞击。
揆诸西方学者的文明史著作,从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到汤因比的文明史研究,虽然都是观察与思考并重,但对中华文明却不易有深刻的亲身体验;而中国学者的中华文明史著作,则往往局限于自身,且反省和危机意识不足。
因此,本书在文明的始端,更多地关注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和演变;在文明的近端,则更多地关注人类共同体的未来命运。
目录
引 言 文明诞生,文明万岁
上编 文明的开端
第一章 宇宙、地球与人类
一 宇宙的开端
二 地球、人类与我们的祖先
三 对开端的再反省
第二章 物质文明的基础
一 文明的演进、构成与因果
二 中华文明的发端
三 长期影响中国历史的“物”的因素
第三章 圣贤政治与道德人文
一 五帝
二 夏商
三 周文的兴起
四 战国到秦汉
第四章 民主政治与卓越中道
一 在卓越中演进民主
二 在民主中保持卓越
下编 现代文明的反省
第五章 现代科技奇迹
一 古代的科技状况
二 科技飞速发展的五百年
三 走向“机事”和“机心”
第六章 最初的反省与解决方案
一 道德与文明
二 平等与文明
三 通过公意建立完全自由平等的共同体
第七章 价值的转变
一 独立之前:基本价值观念的形成
二 《独立宣言》:美国价值观及其两重性
三 独立之后:平等自由的扩展与幸福的物化
四 美国当前的价值冲突与未来趋势
五 大众时代的来临
第八章 价值的趋同
一 中国经济崛起的文化价值动因
二 从“东西殊途”到“无问西东”
第九章 促进者
一 体欲的解放
二 分配的正义
三 身份政治
第十章 抵制者
一 个人的疏离与反抗
二 保守主义的源流
三 常识、事实与愿景
余 论 文明,在人性的范围内
后记
注释
导语
难道人类的进步事业,注定要陷入“平等的狡计”?
在文明的始端,更多地关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变;
在文明的近端,更多地关注人类共同体的未来命运。
在文明开始的一端,先是追溯宇宙、地球、自然生命的演化,接着探讨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初始动因,从物质文明到政治文明再到精神文明的基本过程等。
在现代的一端,则主要是反省文明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成败,认识现代文明的性质和特点,思考它遇到的挑战和危机,预测它可能的走向。
以斯宾格勒和汤因比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文明史,对中华文明缺乏深刻的亲身体验;与此同时,中国学者的中华文明史著作,则往往局限于自身。
本书兼顾二者,通过分析以儒家文化和雅典民主奇迹为代表的“轴心时代”的成就,揭示出以物质为基础、价值为主导、政治为关键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链条和绞合机制。
精彩页
人类不等同于文明,文明只是人类的很小的一段历史,只占人类历史的数百分之一。然而,这文明却是人类无比璀璨的一小段历史。人类文明在“地球时间”中只是一刹那,在“人类时间”中也是短暂的,在“宇宙时间”中则更是微乎其微。但这文明的“一刹那”对人类极其重要。人类的命运就决定于此。甚至,地球的命运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其影响。
我们是不是弄清了“文明”的全部含义?我们究竟想要怎样的文明?
难道只是物质的文明?难道只是技术和经济的不断正增长?人类脱离动物界难道只是为了把对动物和外物的控制能力提高到极致?人类是不是想当然地认为,技术的发展一定会促进整个文明的繁荣?技术会不会给文明带来危机,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危机?
如果是,我们是不是要优先考虑:人类的文明要怎样才能延续?处在文明历史后端的人类的前景和出路何在?我们如何走出马克思·韦伯所说的由物欲和控物能力共同打制的“铁笼”?
若干年前,我曾感叹当代精神文化的衰落,后来则是担心整个文明的衰落,现在,这两个问题似乎还和人类本身是否也要衰落甚至被替代联系在一起了。有什么解救的办法?或许应该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包括在文明的发端中寻找?
人类文明的历史和命运是我最近十年来思考和写作的一个主题,本书的核心是集中于文明两端的探讨,当然我以为也是最有意义的两端,即文明的开端和现代一端。
揆诸西方学者的文明史著作,从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到汤因比的文明史研究,虽然都是观察与思考并重,但对中华文明却不易有深刻的亲身体验;而中国学者的中华文明史著作,则往往局限于自身,且反省和危机意识不足。因此,本书在文明的始端,更多地关注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和演变,在文明的近端,则更多地关注人类共同体的未来命运。
我曾尝试用“三种传统”来描述影响、塑造和制约当代中国的三种主要力量,其中,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变化迅速的“十年传统”(DecadesTradition),主要是以全球化和市场化为标志的,关键词是“全球市场”;从近代开始的“百年传统”(CenturyTradition),主要是以前期启蒙和后期革命为标志的,关键词是“启蒙革命”;而对“千年传统”(MillenniumTradition),即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的主要文化和制度特征,我认为可以用“周文汉制”这一对关键词来概括。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政治上要做到“最好”或“最成功”,往往要通过面向大众、吸引大众才能做到。这样,要突出于大众恰恰要通过融合于大众,服务于大众,哪怕这对有的个人只是一种表面的姿态。对真正的民主政治精英而言,他们绝对不能够脱离大众,更不能敌对大众。脱离和敌对大众就是他们的失败甚至死亡。这样,民主制度下的卓越就必须是“在众”,而卓越却意味着“出众”,这两者之间肯定会有一种紧张,甚至很难兼容。但为什么雅典人却在民主政治和卓越个人两方面都创造出了“奇迹”?
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却能达成非常彻底的民主,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许要归因于最有可能反对民主的力量——贵族中的一些最优秀的人——站到了民主一边,并且是由他们来领导和节制民众。另外,这一比较和平的过程也和雅典民主进程的另一特点有着密切关系,即在这一民主进程中,对雅典人而言,无论上层还是下层,并没有一个预先的民主理想蓝图,甚至没有专门的民主理论,就像汤因比说的,重要的是解决和回应社会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和环境危机。在这里,没有高调理论的先行,有的只是经验的长期累积和谨慎的反省。
希腊一直重视口头语言,甚至到20世纪还有不识文字者能口头背诵荷马史诗。在雅典民主政治下,演说很重要,戏剧也是要大量地借助口语,如果没有近百年的对演说的重视,雅典的哲学大概不会从谈话开始,并采取对话体的形式。它是奇迹,但又是自然的。苏格拉底并不完全是“横空出世”,他只是将言说和推理从讲坛和舞台带到了集市与街道,从公共场所带到了私宅,并在谈话中注入了系统推理的哲学,即带入了一种最深的智慧。换句话说,苏格拉底的出现具有一种“革命”的意义,是他把口头语言从政治带向哲学,从体制转向民间,从公共场所的演说转为朋友之间的对话,从主要追求城邦的利益转向追求哲学的真理。由此,真正的哲学的系统推理出现了,真正的持久的沉思出现了,后来,具有一定体制性的哲学的学园也出现了。
人类也因此取得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成就,尤其在物质和科技方面。但也有一个根本的问题,一个未来将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和危机的问题:物质文明本来只是基础,也的确是必须优先满足、不可或缺的,但到了现代,这基础却还要变成上层建筑,变成最高的价值目标,似乎所有的成就都需要通过物质的收益来衡量,所有的聪明才智都需要投到促进物质成就的事业上去。如果不断地提升人的控物能力和物质生活水平成为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乃至全部,那么,人何以为人,何以区别于文明状态之前的原始人,乃至区别于动物?亦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明的两端(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怀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849236
开本 16开
页数 53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41
出版时间 2022-07-01
首版时间 2022-07-01
印刷时间 202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788
CIP核字 2022061404
中图分类号 K203
丛书名
印张 34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