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亲情永恒(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
内容
编辑推荐

共赏精美散文,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

本书中的散文主要是从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散文》月刊上选编的,文章大多短小精炼,适合学生学习;再是许多著名作家和大批优秀散文作家都曾在《散文》发表过文章,均适合学生借鉴和模仿;《散文》的文章题材广泛,贴近生活、实用。

本册《亲情永恒》分母爱篇、父爱篇,祖孙情、家人情、夫妻情、手足情、亲戚情等。

内容推荐

本套书题材广泛,有记叙亲情友情的,有描绘祖国山川的,有议论世间百态的,有摹写人物影像的。每册都是按照专题选编,基本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从各册书名就可以看出。这可以引导青年读者朋友尤其是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在行文写作中明确写作主题,简便迅速快捷地找出写作素材,以锻炼、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目录

慈母情

 母亲/陈洁

 儿行千里/黎梦龙

 捡布片儿/刘庆邦

 今天我已经懂你/刘利华

 心绪/周矢

 一件小事/李德忠

 布鞋/刘晓

 寸心难报三春晖/山农

 一张照片/王继诚

 今生今世,圆月朗照你我/凌渡

 母亲的闹钟响/张健

 母亲是春天/尹雪曼

 致母亲/晨儿

 母亲的脚印/陈占敏

严父情

 背影/梅桑榆

 孩子,我领你来看瀑布/青才

 私语/赵家新

 一言难尽父子情/刘星

 生日的烛火/关振东

 等待你,我的船长/孙学丽

 父亲送我一幅画/赵卓平

 父爱深深几许/朱晓军

 风中的小鸟/徐泽

 赡养时间/一如

 父亲的斧头/靳万龙

 父爱的高度/吴宏博

 父亲是座山/杨祖华

祖孙情

 戒尺小记/胡心洁

 亲情/刘利

 再也没有两只汤团了/宇秀

 亲人三题(节选)/张俊纶

 美丽的谎言/吕游

 乐乐/王小鹰

 心境/郭华

 如歌的慢板/(奥地利)宋敏

 种田的祖父/刘诗伟

 老人们/尼楠

 买药/甲乙

 银手镯/艾华

家人情

 敲门的回忆/詹岱尔

 品读邮来的家/张学友

 人生的支撑/钟鸣

 离情别意/左森

 垂盆草/贾祥伦

 但是你没有/代薇

 递手绢的人/洋中鱼

 鲜艳的姐姐/周业明

 婆婆的目光/傅晓英

 紫色木槿花/吴梦川

 舅舅(节选)/陈洁民

试读章节

捡布片儿/刘庆邦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后期,我们家搬到北京朝阳区的静安里居住。这是我们举家迁至北京的第三个住所。第一个住所在灵通观一座六层楼的顶层,我们家和另一家合住。我们家住的是九平方米的小屋。第二个住所,我们家从六楼搬到该楼二楼,仍是与人家合住,只不过住房面积增加至十五平方米。搬到静安里一幢新建居民楼的二楼,我们才总算有了独门独户的二居室和一个小客厅,再也不用与别人家共用一个厨房和厕所了。

住房稍宽敞些,我几乎每年都接母亲到城里住一段时间。一般是秋凉时来京,在北京住一冬天,第二年麦收前回老家。母亲有头疼病,天越冷疼得越厉害。老家的冬天屋内结冰,太冷。而北京的居室里有暖气供应。母亲的头就不怎么疼了。母亲愿意挨着暖气散热器睡觉。她甚至跟老家的人说,是北京的暖气把她的头疼病暖好了。

母亲到哪里都不闲着,仿佛她生来就是干活的,不找点活儿干,她浑身都不自在。这时我们的儿子已开始上小学,我和妻子中午都不能回家,母亲的主要任务是中午为儿子和她自己做一顿饭。为了帮我们筹备晚上的饭菜,母亲每天还要到附近的农贸市场买菜。她在市场上转来转去,货比三家,哪家的菜最便宜,她就买哪家的。妻子的意见,母亲只把菜买回来就行了,等她下班回家,菜由她下锅炒。有些话妻子不好明说,母亲的眼睛花得厉害,又舍不得多用自来水,洗菜洗得比较简单,有时菜叶上还有黄泥,母亲就把菜放到锅里去了。因话没有说明,妻子不让母亲炒菜,母亲理解成儿媳妇怕她累着。而母亲认为,他的儿子和儿媳妇在班上累了一天,回家不应再干活,应该吃点现成饭才好。母亲炒菜的积极性越发的高。往往是我们刚进家门,母亲已把几个菜炒好,并盛在盘子里,用碗扣着,摆在了餐桌上。母亲炒的大都是青菜,如绿豆芽儿、芹菜之类。因样数儿比较多,显得很丰富。母亲总是很高兴的样子,让我们赶紧趁热吃。好在我妻子从来不扫母亲的兴,吃到母亲炒的每一样菜,她都说好吃,好吃。

倒是我表现得不够好。我肚子里嫌菜太素,没有肉或者肉太少,没什么吃头儿,吃得不是很香。还有,妻子爱吃绿豆芽儿,我不爱吃绿豆芽儿,母亲为了照顾妻子的口味,经常炒绿豆芽儿,把我的口味撇到一边去了。有一次,我见母亲让我吃这吃那。自己却舍不得吃,我说:“是您炒的菜,您得带头儿多吃。”话一出口,我就有些后悔,可已经晚了。定是我的话里带出了不满的情绪,母亲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我不应该有那样的情绪,这件事够我忏悔一辈子的。

买菜做饭的活儿不够母亲干,母亲的目光被我们楼门口前面一个垃圾场吸引了。我们住的地方是新建成的住宅小区,配套设施暂时还跟不上,整个小区没有封闭式垃圾站,也没有垃圾桶,垃圾都倒在一个露天垃圾场上,摊成很大的一片。市环卫局的大卡车每三两天才把垃圾清理一次。垃圾多是生活垃圾,也有生产垃圾。不远处有一家规模很大的衬衫厂,厂里的垃圾也在垃圾场上倒,生产垃圾也不少。垃圾场引来不少捡垃圾的人,有男的,有女的;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他们手持小铁钩子,轮番在垃圾场扒来扒去,捡来捡去。母亲对那生产垃圾比较感兴趣。她先是站在场外看人家捡。后来一个老太太跟她搭话,她就下场帮老太太拎。她拎的纸纸片片、瓶瓶罐罐,都给了老太太。再后来,母亲或许是接受了老太太的建议,或许是自己动了心,她也开始捡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拿回家来。母亲从生产垃圾堆里只捡三样东西,纱线、扣子和布片儿。她把乱麻般的纱线理出头绪,再缠成团。她捡到的扣子都是那种缀在衬衣上的小白扣儿,有塑料制成的,也有贝壳做成的。扣子都很完好,一点破损都没有(计划经济时期,工人对原材料不是很爱惜)。母亲把捡到的扣子放到一只塑料袋里,不几天就捡到了小半袋,有上百枚。母亲跟我说,把这些线和扣子拿回老家去,不管送给谁,谁都会很高兴。

母亲捡得最多的是那些碎布片儿。布片儿是衬衫厂裁下来的下脚料,面积都不大,大的像杨树叶,小的像枫树叶。布片儿捡回家,母亲把每一块布片儿都剪成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而后戴上老花镜,用针线把布片儿细细地缝在一起。四块三角形的布片就可以对成一个正方形。再把许许多多正方形拼接在一起呢,就可以拼出一条大面积的床单或被单。在我们老家,这种把碎步拼接在一起的做法叫对花布。谁家的孩子娇,需要穿百家衣,孩子的母亲就走遍全村,从每家每户吆喝来一片布,对成花布,做成百家衣。那时各家都缺布,有的人家连块给衣服的破洞打补丁的布都没有,要找够能做一件百家衣的布片儿难着呢。即使把布片儿讨够了,花色也很单一,多是黑的和白的。让母亲高兴的是,在城里被人说成垃圾的东西里,她轻易就能捡出好多花花绿绿的新布片儿。

母亲对花布对得很认真,也很用心,像是把对花布当成工艺美术作品来做。比如在花色的搭配上,一块红的,必配一块绿的;一块深色的,必配一块浅色的;一块方格的,必配一块团花的;一块素雅的,必配一块热闹的等等。一条被单才对了一半,母亲就把花布展示给我和妻子看。花布上百花齐放,真的很漂亮。谁能说这样的花布不是一幅图画呢!这就是我的心灵手巧的母亲,是她把垃圾变成了花儿,把废品变成了布。

然而当母亲对妻子说,被单一对好她就把被单送给我妻子时,我妻子说,她不要,家里放的还有新被单。

P7-9

序言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考场夺魁的重点。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综合平时老师讲的和一些著名作家们总结出的经验,不外乎是要阅读名篇佳作、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及勤动笔练习,并注意遣词造句、语法等等。但问题是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学习压力过大,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练习,这就难免在写作方面丢失自己的优势。

针对学生们存在的这些实际问题,我们委托了有丰富教学经验且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从历年出版的《散文》月刊中,精心编选了《仰念大师》《开拓视野》《自然之歌》《域外风情》《青山绿水》《爱国情怀》《科普新知》《生命之歌》《童年忆想》《乡情难忘》《四季之歌》《人物绘像》《议论风生》《友情温馨》《天下民生》《抒情短章》《幽默趣闻》《亲情永恒》十八本适合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分类散文。

之所以从《散文》中选编,是因为它是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文章大多短小精炼,适合学生学习;再是许多著名作家和大批优秀散文作家都曾在《散文》发表过文章,均适合学生借鉴和模仿;再再是《散文》的文章题材广泛,贴近生活、实用,解决了广大学生的接触社会少、生活面窄、写作题材少的问题。

本套书题材广泛,有记叙亲情友情的,有描绘祖国山川的,有议论世间百态的,有摹写人物影像的。每册都是按照专题选编,基本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从各册书名就可以看出。这可以引导青年读者朋友尤其是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在行文写作中明确写作主题,简便迅速快捷地找出写作素材,以锻炼、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本套书分类明晰,像叙事类的《仰念大师》《童年忆想》;写景类的《青山绿水》;抒情类的《抒情短章》《爱国情怀》;议论类的《议论风生》;写人类的《人物绘像》,还有《科普新知》《幽默趣闻》其他类别。在《亲情永恒》册里又分母爱篇、父爱篇,祖孙情、家人情、夫妻情、手足情、亲戚情等。《四季之歌》册里又分春之歌、夏之歌、秋之歌、冬之歌等;《人物绘像》册里又分劳动者群像、知识者群像、女性群像、老人素描、孩子小像等,使之按类查找方便快捷,基本上囊括了写作、摹写、练习的各个方面。在每篇文章中,还用色块标出了精彩句子,学生翻阅、险索起来非常方便。

由于本书编选的范围比较广,不但适用于初、高中生,对于一般大学生和喜好写作的读者也非常实用。

因本书的文章都是在《散文》月刊上发表过的,此次选编时,对所选文章的作(译)者都已寄发过稿件征询信,大部分作(译)者都有回复。但由于《散文》发刊30年,时间跨度大,且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信件被退回。如咳文章的作(译)者看到此书后,请与百花文艺出版社联系。敬希谅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亲情永恒(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美散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卉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2299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9
15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