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好奇心的力量(如何摆脱懒惰焦虑和拖延的习惯)
内容
内容推荐
成年人为什么需要好奇心?原生家庭教育不当、经历太多失败、爱人或父母离开,让成年人形成“选择性概括”“慢性悲伤”“消极预期”三种习惯,导致好奇心之火熄灭,使人陷入懒惰、拖延和焦虑的泥潭。
过去无法改变,但成年人可以选择为自己负责,重新唤醒好奇心。这本书将带给你1份清单,3个练习,7种具体方法,手把手教你激活好奇心,重启内心的活力,摆脱懒惰、焦虑和拖延的习惯。
好奇心唤醒后,可以帮助成年人消除慢性悲伤,减少选择性概括,降低消极预期,实现内心平静与积极的状态,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作者简介
弗拉维亚·马努西(Flavia Mannocci),法国临床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专门研究行为和认知疗法,接受过正念认知疗法(MBCT)的培训,曾在EPS梅森·布兰奇(EPS Maison Blanche)医学心理中心和日间医院中工作。这本书来源于作者多年治疗经验的归纳与总结,提供了许多实用的自我测试和疗愈方法。
目录
第一部分 为什么好奇心是人生动力的源泉?
好奇心: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养成
原生家庭是否损害了你的好奇心?
好奇心的良性循环和动力:积极情绪和环境的作用
不良的教养方式怎样损害你的好奇心?
当良性循环卡住了:伤害成人好奇心的三种习惯
扭曲的好奇心:那些不良嗜好与习惯的由来
第二部分 为什么好奇心能治好成人的懒惰、焦虑和拖延?
好奇心:“勾引”你的探索欲,让人不再懒惰
好奇心:让幸福感不断飙升,使人充满活力
好奇心出问题了……救命
好奇心:带你走出习惯性的负面想法,改正拖延的习惯
好奇心是一剂接纳痛苦、缓解焦虑的良方
第三部分 成人的好奇心如何才能复活:实践与训练
突破好奇心的障碍
让“发动机”重新启动
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我们是天生的科学家
因为好奇,我们敞开心扉
后记
谁在谈论“好奇心”
致谢
序言
这本书主要是关于当
代心理学的一些核心概念
的入门介绍。当代心理学
鼓励我们去挖掘自身的“
生活宝藏”——美好的品
质和价值观,从而过上更
好的生活,更好地与自己
、他人和整个世界相处。
这本“生活手册”涵盖
了赋予我们生命意义的所
有事物,那些不可或缺的
价值观,那些有待我们去
唤醒、寻回和拥有的美好
品质:宽容、感恩、好奇
、温柔、善良、慷慨、宽
恕、诚信、乐观……
这是一本丰富清晰、
方便实用的生活手册,它
帮助我们了解:
好奇心是怎么形成的
?它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过
程分别是怎样的?它背后
的科学意义是什么?
好奇心的作用是什么
?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
利的影响?它们在发展过
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如何拥有好奇心?如
何挖掘这些“生活宝藏”,
如何利用好奇心来改善生
活,优化我们的生活方式
、生活体验和思维方式?
在这本“好奇心生活手
册”中,你将接触到一种
与时俱进的心理学研究方
法。它将帮助我们领悟生
活的真谛,确立自己的价
值观,树立美好的品质,
培养个人能力,不断充实
自我,让生命焕发出应有
的光彩。
这不仅是一本“生活手
册”,也是一本旅行手册
,引导着我们前行。带上
自己的好奇心,愉快地上
路吧!
让娜·西奥-法金
(Jeanne Siaud-Facchin
导语
那些好奇心被卡住了的成年人是什么样子?不想认识更多的人、不想了解更多的事,内心的活力成倍减少;工作只能带来厌倦,生活着实没啥意思,创造力面临枯竭;像画地为牢给自己画了个圈,每天躲在圈里发呆……
如何更好地处理“选择性概括”“消极预期”和“慢性悲伤”,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书中列出了1份清单、3个练习技巧、7种具体方法,手把手教你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激活好奇心。
好奇心重启内在发动机,人生动力自然生发。
后记
感谢让娜,谢谢你,
你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与
开放心态是我创作的不竭
动力和源泉。你的活力就
像是跃动的美妙音符,让
我心生共鸣。
感谢奥迪尔·雅各布出
版社对我的创作给予的支
持,没有你们的支持,也
就没有现在的这份成果。
感谢马尔科,你就是
我的“安全基地”。多亏了
你,我才能淡定从容、活
力满满地从事我的写作事
业,谢谢你在我的整个创
作过程中一直支持我、容
忍我!
感谢我的朋友们:B.
埃米莉、G.埃米莉、卡
罗琳、克莱芒丝、大卫、
让娜、吕克,以及我的同
事们——阿纳·洛尔和苏
菲。如果说这本书获得了
读者的喜爱,那么其中的
很大功劳是你们的。感谢
你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感谢你们对本书的好奇心
和兴趣,愿我们的友谊长
存,我对你们的感激之情
也长存。
感谢我的父母,没有
你们,我就无法在有限的
生命里尽情体验和开发我
的好奇心;没有你们,我
也就无法完成这本书的创
作。
精彩页
好奇心完全是与生俱来的,要么有,要么无。
孩子是否有好奇心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父母,往往是父母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种品质,孩子们一开始没有好奇心,通过与周围的人和事物进行互动,慢慢培养了好奇心:对孩子来说.新环境唤醒了他们的好奇心。
你的答案是这三种里面的哪一种昵?好吧,不管是哪一种,这三种答案都是对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为什么吧!
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对儿童的行为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作为儿童心理学家,他希望了解生命个体,尤其是儿童,是如何适应环境并与之互动的。为此,他观察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危急情况下的行为。
而我们的观察对象则是新生婴儿!他转过身去,用敏锐的目光注视着发出声响的新事物,拿起手边够得着的东西并把它放到嘴里。在形成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意识之前,他已经能够通过一些行为来和外界互动,适应环境,不断成长:他具有本能的条件反射,能将注意力分配到他所看到或听到的事物之上.拥有吸吮和抓握的本能。从这时起,探索事物的萌芽期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婴儿从出生起,就通过这种本能反射开始了他们对外界的探索。
寻觅欢乐
经过多次互动尝试,婴儿开始发现,一些偶然发生的肢体动作能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用大拇指碰碰嘴唇就能够产生快感。
随着宝宝不断长大,他们对周围环境也有着越来越多的接触:比如说,在4到8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开始学会摇铃或者是拉扯玩具上的绳子来制造声响。
在这个早期发育阶段.情绪对婴儿的行为选择和习惯养成是至关重要的。总的说来,人总是倾向于保留那些让自己产生积极情绪的行为:积极情绪强化了我们的行为.还可能让我们不断重复这一行为。这对婴儿来说是很重要的,对我们成年人也是如此!现在请你记住这一点,我们很快就会继续对此深入探讨!
好奇心满满的小探索者
婴儿在几个月大的时候会慢慢意识到。其实存在着一个对他来说无比陌生的外部世界,而意识到这一点后,他们将对探索这个外部世界萌生出新的好奇心。
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的话来说,孩子在12个月到18个月大的时候正处于一个活跃期。在这个阶段,他对周围的生活环境的好奇心会与日俱增:我们会经常看到他被生活中的某个东西吸引,然后想尽办法来研究这个东西,就像是在进行一项科学实验。比如,他会尝试从不同的高度,倾斜着或是猛地把一个小球丢到浴缸里,只是为了观察他这样做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孩子通过一次次的实验,不断探索着自己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施加影响。
所以,从这些小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萌生了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开始进行探索。这种兴趣、好奇心和探索会随着孩子成长阶段的更替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时而简单,时而复杂。
那么,究竟为什么我们生来就拥有好奇心,并且还乐此不疲地去探索我们周围的环境呢?让我们再次来看看皮亚杰先生是怎么说的。
好奇心和成长:一场幸福的“婚姻”!
让·皮亚杰先生著作的核心观点是:只有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流,我们才得以成长。这也回答了我们最开始关于好奇心是先天就有还是后天养成的问题:单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满足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需求的!
P4-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好奇心的力量(如何摆脱懒惰焦虑和拖延的习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弗拉维亚·马努西
译者 译者:刘倩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9646866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9
出版时间 2021-08-01
首版时间 2021-08-01
印刷时间 202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340
CIP核字 2020215610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