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二战史/世界史图书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当代著名军事史家约翰·基根撰写的一卷本二战史,从战争中的技术与人性两个角度对二战进行了结构分明、层次清楚的叙述。从地域上把战争分为东线、西线、太平洋战场,分别按照时间段加以叙述。以克里特空降战、中途岛航空母舰战、法莱斯坦克战、柏林城战和冲绳两栖战为例,重点分析了五种新式、重要的战争形态的特点,以及双方胜负的关键。并阐释了领导人们所面临的战略两难以及他们的决策给作战的人和整个战争进程带来的结果。 目录 前言 致谢 绪言 一 每个人都是战士 二 挑起世界战争 第一部分 西线战争1940-1943 三 闪电战的胜利 四 空战:不列颠战役 五 军事补给和大西洋战役 第二部分 东线战争1941-1943 六 希特勒的战略困境 七 保护东方的跳板 八 空降战:克里特岛 九 巴巴罗萨 十 军工生产 十一 克里米亚的夏季,斯大林格勒的冬天 第三部分 太平洋战争1941-1943 十二 东条英机的战略困境 十三 从珍珠港到中途岛 十四 航空母舰之战:中途岛 十五 占领和镇压 十六 岛战 第四部分 1943-1945 十七 丘吉尔的战略困境 十八 非洲的三场战役 十九 意大利和巴尔干 二十 “霸王”行动 二十一 坦克战:法莱斯 二十二 战略轰炸 二十三 阿登山区和莱茵河 第五部分 东线战争1943-1945 二十四 斯大林的战略困境 二十五 库尔斯克和夺回苏联西部 二十六 抵抗和间谍 二十七 维斯图拉河和多瑙河 二十八 城战:围攻柏林 第六部分 太平洋战争1943-1945 二十九 罗斯福的战略困境 三十 日本在南方的失败 三十一 两栖战:冲绳 三十二 超级武器和日本的战败 尾声 三十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产 参考文献 五十本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 索引 书评(媒体评论) 在这本论述精彩的巨著中,我们最有创意的军 事史学家阐释了战争和血腥暴力的原因和动机。 --《星期日邮报》(Mail on Sunday) 约翰·基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是无与伦比的 。 --《预评》(Preview) 作为一位军事史学家,(约翰·基根)令人惊 叹地洞悉了主要交战方所处的政治环境和战争对它 们的直接意义……他把这场战争分为三大战场,即 西欧、东欧和太平洋;两个阶段,即1943年前和 1943年至1945年。在每个战场和每个阶段,他以一 位主要参与者的战略困境开篇,然后借助一场独特 的战役阐释战争不断变化的特征……逻辑清晰,有 理有据,颇具著名性。 --《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二战史/世界史图书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约翰·基根 |
译者 | 译者:李雯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524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30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2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大众读者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04 |
CIP核字 | 2014294497 |
中图分类号 | K152 |
丛书名 | |
印张 | 32.75 |
印次 | 1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