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作舟篇(基于西方原典的学术史追溯汉文英文俄文德文法文)(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学术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全书分为比较方法论和文化总体观、现代语言学史论和西方中国语言学史论三组,是作者近些年来的学术史探索的专题论文集。作者采用中国传统方法(即考据-辨析-归纳)来研究西方学术,并基于早期原著(13-19世纪,拉、西、法、荷、德、英、俄等)阐述自己的观点方法,用群体考察-主线梳理模式的溯源沿流。
作者简介
李葆嘉,籍贯江苏镇江,出生地江苏东台。语言学家、哲学家、诗人、翻译家。章黄学派第四代传人、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倡导者、南京语义科技学派的奠基人。致力于传统语言文字学、语义语法学、话语行为学、中国语言文化史、西洋汉语文法学史、西洋历史比较语言学史、欧美语义学史、语言文化哲学、语言科技等领域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清代上古声组研究史论》《理论语言学:人文与科学的双重精神》《中国语言文化史》《语义语法学导论》《中国转型语法学》《现代汉语析义元语言研究》《钩沉录》《一叶集》等。译著有《汉语的祖先》《欧关词汇语义学理论》《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显示的心智》《肉身哲学:亲身心智及其向西方思想的挑战》《欧洲语义学理论1830-1930:从语源论到语境性》等。
目录
比较方法论和文化总体观
比较语言学的“比较”从何而来
一、语言亲缘关系的早期研究
二、语言亲缘比较方法论的阐明
三、为语言亲缘关系研究加冕
四、“比较语法”的流传和变化
普遍语法、对比语言学及语言类型学的由来
一、13世纪德英先驱的“普遍语法”理念
二、17—18世纪德法学者提出的比较语法
三、19世纪德国学者发展的比较语法
四、20世纪上半叶学者的比较研究理论
五、对比语言学的形成轨迹及其阶段
六、自立门户的语言结构类型学研究
哥廷根-魏玛:揭开“世界文学”之谜
一、歌德(1827)Weltliteratur:具有世界价值的文学
二、施莱格尔(1803)Kosmopolitismus:普遍的世界主义文学
三、赫尔德(1796)Literatm allex Welt:综合体的世界文学
四、福斯塔(1791)谈过同样话题:文化世界主义
五、维兰德(1790)Weltlliteratm:国际都会的精致文学
六、施勒策尔(1773)Weltlitteratui:世界各地的文学
七、德国世界文学与荷兰学派的总体历史观
比较方法的传播与“新欧洲”总体一比较文学的轨迹
一、荷兰亲缘语言学的总体观和比较法
二、肇始于17世纪末的德国总体文学
三、比较解剖学的形成及其发展
四、比较方法向人文学科的渗透
五、19世纪的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
六、语言学的比较与对比:文学的关系和平行
现代语言掌史论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1870)创立应用语言学
一、博杜恩关于应用语言学的论述见于何时、何处、何文?
二、博杜恩论述的具体内容为何?
三、博杜恩提出的理论和当代学者有何异同?
四、本哈迪划分的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继往开来的西方三代社会语言学
一、第一代社会语言学:19世纪后期
二、第二代社会语言学:20世纪上半叶
三、第三代社会语言学:20世纪下半叶
四、西方社会语言学的来龙去脉
句子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起源和发展
一、古希腊语法学的“两个平面”
二、甲柏连孜的“语法分析三层观”
三、丹内斯的句法研究三个平面
四、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
五、关于三个平面与三分模式的形成线索
当代语言学理论:植根于往昔语义学著作之中
一、语言与心理:语言研究的心理转向
二、形式与功能:语言的心智一功能研究
三、语言主观性:语言的本质所在
四、语言与社会:语言是社会事实
五、静态和动态:来自社会学的概念
六、语境和情境:语言交流理解和话语行为功能
七、隐喻和转喻:人类的普遍心智能力
八、意义域理论:范畴原型理论的来源
九、当代语言学与传统人本主义语言观的衔接
家族相似性理论的语义学研究来源
一、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解析
二、如何分析语言学问题的“游戏”
三、奥斯汀的原核意义理论
四、此前语义学家与之相关的观点
评英国学者的语义学简史研究
一、乌尔曼的语义学史简介
二、古代学者对意义问题的研究
三、创立语义学学科的动力
四、语义学发展的前两个阶段
五、语义学发展的新纪元
六、误说对中国学界的误导
七、余论
至简美国语言学史
一、18—19世纪美国语言学的三位先驱
二、引领20世纪美国语言学的七位犹太人
三、面向21世纪的计算语言学首倡者:海斯
西方中国语言学史论
西方汉语文法学史鸟瞰
一、17世纪:多明我汉语文法学研究
二、18世纪:罗曼汉语文法学研究
三、19世纪:日耳曼汉语文法学研究
四、西方汉语文法学:特点及创获
西方汉语古音学史发凡
一、19世纪西方学者对汉语古音的探索
二、对早期西方学者汉语古音研究的述评
三、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汉语古音学论著译介
四、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汉语古音学论著译介
五、新世纪以来的西方汉语古音学论著译介
西方汉语亲缘关系学史发凡
一、17世纪:巴别塔变乱之前的始源语
二、1 8世纪:汉语与远距离语言的关系
三、19世纪:汉语所属语系问题的探索
四、20世纪:汉语在超级语系中的位置
五、21世纪初:值得关注的几项新进展
六、1980年以来:西方论著的部分译介
七、结语:请关注东亚远祖丹尼索瓦人
English Abstract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作舟篇(基于西方原典的学术史追溯汉文英文俄文德文法文)(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学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葆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332407
开本 32开
页数 61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其他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824
CIP核字 2021262308
中图分类号 B5-53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8
150
3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