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内容
编辑推荐

云中轩编著的《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分别从社交礼仪、心理、形象、技巧、应酬、定律、识人、人品和误区等角度,告诉那些还在读书的、涉世之初的年轻人如何建立朋友圈子,让你在社会交际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让你轻松驾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内容推荐

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抓住成功机遇,必须做好三件事:一要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二要对自己的交际圈充分了解并能够对人际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三要对所积累的人际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

云中轩编著的《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告诉那些还在读书的、涉世之初的年轻人以及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而对社交学不屑一顾的人,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好,如何拓展人脉关系,如何让人脉为自己服务等等。它首先讲述了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社交人品、社交误区等等方面来详细阐述。

这是一本教你社交学知识的全书,将让你在社会交际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让你轻松驾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目录

第一章 先学“规矩”,后交朋友

 ——18岁后一定要知道的社交定律

 互惠定律:你来我往的人情交换

 交往适度定律:不能过于“甜哥哥”、“蜜姐姐”

 自我暴露定律:适度的自我暴露能获得他人的好感

 交际氛围定律:营造交际氛围有利于交际成功

 异性定律: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欲扬先抑定律:先否定后肯定,好话后说

 邻里定律:邻近的人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换位思考定律:设身处地理解别人能给人好感

 情感征服定律:情感有时比利益更能打动人心

 相似定律:道不同者不相为谋

 测试:你的人际交谈能力有多强

第二章 人脉就是命脉,朋友就是效益

 ——18岁后要开始建人脉交朋友

 人脉是一笔无形资产

 人脉是你通往财富和成功的入场券

 人脉可为你提供有效情报

 人脉可以帮助你提高自身的素质

 人脉有助事业的发展

 人脉是镜子,让你看清自己

 开始设立一个人情账户

 测试:你的人际关系怎么样

第三章 魅力聚人心,诚交天下友

 ——18岁后要打好人格魅力这张牌

 做事之前先做人

 良好品质是立身之本

 尊重你身边的人

 与人为善,善待他人

 谦虚的人在社交中受欢迎

 勇于认错能提升你的形象

 一诺千金,诚信做人

 修炼你的自制忍耐力

 测试:你有无人格魅力

第四章 气场强了,朋友来了

 ——18岁后要注重社交形象投资

 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好情绪给你的形象加分

 行为举止:社交中的无声语言

 学会规划自己的私人衣橱

 精神饱满让人眼前一亮

 修炼属于自己的气质

 每天从第一个微笑开始

 测试:从养宠物看他人眼中的你是怎样的

第五章 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18岁后要学会和陌生人交往

 陌生人是潜在的朋友

 学会从细节上观察陌生人

 选择一个好话题拉近彼此间距离

 用肢体语言敲开陌生人的心扉

 双赢:给陌生人一些好处

 与陌生人坦诚相待

 让陌生人感觉到被认同

 学会与陌生人搭讪

 测试:人际交往中你有哪些性格弱点

第六章 猜透人心,掌控交际主动权

 ——18岁要后懂点社交读心术

 主动引发一场谈话

 学会投其所好

 学会问话,让他人多说话

 利用心理暗示,使他按照你的意愿行动

 社交中要学会“变脸”

 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交际策略

 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测试:你社交时的心态是怎样的

第七章 破译身体语言,鉴人有方交友有道

 ——18岁后要懂点社交识人学

 通过观察对方的交际圈来了解对方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来识人

 通过衣着,看破对方个性玄机

 背包透露其心声

 从步态上看他属于哪一种人

 从读书偏爱看性格

 通过话题内容读懂人心

 学会从网络聊天中辨真假

 测试:看鞋识男人

第八章 交友其实是门技术活

 ——18岁后不可不学的社交技巧

 塑造自己成为成功人士的社交技巧

 让自己成为可以信赖的人的社交技巧

 获得他人好感的社交技巧

 受同学欢迎的社交技巧

 做一个受领导欢迎的下属

 同事不可小看,与同事和睦相处

 与亲戚相处的社交技巧

 远亲不如近邻,与邻里相处有道

 测试: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强不强

第九章 礼仪是交友最尊贵的名片

 ——18岁后要懂点社交礼仪

 “称呼”关乎社交成败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学会自我介绍

 名片是深耕人际的重要途径

 握手的礼节你知多少

 电话中的礼仪

 不可不知的酒桌礼节

 客气是应该的,但不要过分客套

 测试:餐桌上你是一位绅士吗

第十章 细节决定成败,别让交友毁在细节上

 ——18岁后必须要规避的社交禁区

 说话不看场合,一句话丢掉一份工作

 感情用事,葬送美好前程

 锋芒毕露是人际交往的大忌

 祸从口出,管住自己的嘴巴

 不会倾听,影响社交

 玩笑切忌开过了火

 遇事不要责备他人

 贪小便宜吃大亏

 测试:社交中的你会倾听吗

附录 社交句典

试读章节

当时打的是堑壕战,大队人马要想穿过两军对垒前沿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经常被派去抓一个敌军的士兵,带回来审讯。

有一个德军特种兵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他又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地域,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敌军战壕中。

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一下子就被缴了械。他手中还举着刚才正在吃的面包。这时,他本能地把一块面包递给对面突然而降的敌人。这也许是他一生做的最正确得一件事了。

面前的德国兵忽然被这个举动打动了,并导致了他奇特的行为——他没有俘虏这个敌军士兵,而是自己回去了,虽然他知道回去后上司会大发雷霆。

这个德国兵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被一块面包打动呢?人的心理其实是很微妙的。人一般有一种心理,就是得到别人的好处或好意后,就想要回报对方。虽然德国兵从对手那里得到的只是一块面包,或者他根本没有要那块面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对方对他的一种善意,即使这善意中包含着一种恳求。但这毕竟是一种善意,是很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在一瞬间打动了他。他在心里觉得,无论如何不能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当俘虏抓回去,甚至要了他的命。

其实这个德国兵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心理学上“互惠定律”的影响。这种得到对方的恩惠,就一定要报答的心理,就是互惠定律。这是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一个行为准则。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了互惠定律。他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来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却没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了一张。而其实他们都不认识他啊!

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谁。他们收到卡片,自动就回赠了一张。也许他们想,可能自己忘了这个教授是谁了,或者这个教授出于什么原因才给自己寄卡片。不管怎样,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给人家回寄一张,总是没有错的。

这个实验虽小,却证明了互惠定律的作用。当你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一定要想着回报对方。如果一个人帮了你一次忙,你也要帮他一次,或者给他送礼品,或请他吃饭。如果别人记住了你的生日,并送礼品,你.也一定要记着对方的生日并及时送上礼物。

中国古代讲究礼尚往来,也是互惠定律的表现。这似乎是人类行为不成文的规则。

一个人向朋友请教一件事,两人聚会吃饭,那么账单就理所当然应由请教人的这个人付,因为他是有求于人的一方。如果他不懂这个道理,反而让对方付,就很不得体。  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你求别人办事,如果没有及时地回报,下一次又求人家,就显得不太自然。因为人家会怀疑你是否有回报的意识,是否感激他对你的付出。及时地回报,可以表明自己是知恩图报的人,有利于彼此继续交往。如果不及时回报,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你一直欠着这个情,如果对方突然有一件事反过来求你,而你又觉得不太好办的话,就很难拒绝了。俗话说: “受人一饭,听人使唤。”可以说,为了保持一定的自由,你最好不要欠人情债。

当然,在关系很亲密的朋友之间,就不一定要马上回报,那样可能反而显得生疏,但也不等于不回报,可选择适当的时机,再回报。

朋友间维护友谊遵循着互惠定律,爱情也是如此。世上没有绝对无私奉献的爱情,不像歌里和诗里表现的那样。爱情也是讲求互惠互利的,双方需要保持一个利益的平衡。如果平衡被严重打破,就可能导致关系破裂。

P2-3

序言

社交学,人生第一学科

人自从呱呱坠地之后,就从自然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了。一个人要想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然要进行社会交往。它是人的本性即社会性的要求,是人的本质及其表现。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英国小说家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里的主人公鲁滨孙,他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当他孤苦一人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人,急切地要同人发生联系。于是,他呼喊着:“啊!哪怕有一两个——哪怕只有一个人从这条船上逃出性命,跑到我这儿来呢!也好让我有一个伴侣,有一个同类的人说说话儿,交谈交谈啊。”后来他从野人那里救出了“星期五”,再后来又救出了“星期五”的父亲和一个西班牙人。他们组成一个小社会,开辟岛屿,创造了财富。

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交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物质需求,也是为了精神的需要。物质上的往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生存下去,而精神上的满足则是,我们与别人进行语言、思想、感情的交流,以求得互相了解,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一个幸福完整的人生。

不懂社交学,18岁以后的日子只有阴霾!

也许你会说,社交学,这有啥学的,还不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呗!

对,说得没错!社交学就是教人如何进行社会交往,如何适应社会生存的科学。但就是这看似简单而又寻常的科学才会被我们忽略、轻视,致很多人常常发出如此慨叹:“知人知面难知心。”“大多都是认识的人,很少有知心的人。”“人心不古。”现在就检查一下自己目前的交友状况吧!

从某种程度上说,你的社交圈子将决定你是成功人士还是平凡的人。想想你的家人、亲戚和朋友们,他们是成功的还是平凡的人。如果大部分人是成功的,那么你将来成为成功人士的希望就大。如果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人,那么你成为成功人士的可能性就小。

那么,未来的你处于什么水平,属于哪个阶层,这些都取决于你的社交圈子。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过这样的话: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对成功者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在事业有成的人士中,26%靠工作能力,5%靠家庭背景,而靠人际关系成功的则占69%。由此可知,人脉就是命脉,人脉决定财富,人脉决定成败1

18岁以后,最应该深入掌握的是社交学!

刘玉是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毕业以后,她应聘进了一家跨国公司做文员。刚进公司的时候,她每天都是神采飞扬,信心满满,决心大干一场。在她的床头上方,贴着“天道酬勤”四个大字。

在公司里,埋头苦干了整整一年,年底公司人事调整。刘玉满以为能够得到公司高层的认可,顺利升迁。但出乎她意料的是,公司的高管似乎并没有提拔她的意思,反而提拔了和她一起进入公司、同处一室的韩文芳。刘玉的心里非常郁闷,韩文芳的工作能力虽然不错,但跟自己比起来还不是自己的对手,怎么老总给她升职,而不是我呢?

这让刘玉很是苦恼。她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去了一家企业人事咨询公司咨询。接待她的是一位和蔼的中年妇女。她先简单问了刘玉几个问题,然后又以暗访的形式去刘玉所在公司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刘玉在公司没有好人缘。由于刘玉的专业太优秀了,这使得她过度自信,自信得都看不出自己在人缘上存在的缺陷了。

刘玉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后,便立刻改变自己,试着多跟他人商议,学着关心同事,与大家友好相处。又经一年的努力,最终,她被提为经理助理了。升职了,她的才华也有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

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抓住成功机遇,必须做好三件事:一要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二要对自己的交际圈充分了解并能够对人际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三要对所积累的人际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

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使你在工作中、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据主动。左右逢源。如果你拥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那就会比竞争者具有更多的先天的资源优势。无论如何,构建好你的人际关系是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资本。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吧!

本书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告诉那些还在读书的、涉世之初的年轻人以及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而对社交学不屑一顾的人,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好,如何拓展人脉关系,如何让人脉为自己服务等等。它首先讲述了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社交人品、社交误区等等方面来详细阐述。

这是一本教你社交学知识的全书,将让你在社会交际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让你轻松驾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云中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立信会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944351
开本 16开
页数 2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4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4
CIP核字 2014268179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