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9) |
内容 | 内容推荐 全书分为“地方路径”专题研究、延安文艺研究的空间视野、“大文学”视野、文学档案、民国文学研究、共和国文学研究、港澳台暨海外汉学研究等栏目。在新一辑的成果中,学者们的学术生产呈现出了更为自觉的文献学意识,对新的文献的主动发现、开掘和读解都尽力往精细化的方向去靠拢,且越来越注重以小见大,在有限的文献史料的现象背后去获取丰富的信息,而学科打通后的多重视域考量帮助我们提升这本辑刊的学术潜质。 目录 “地方路径”专题研究 地方学术:近代语言变革的突围路径 陕北路径与路遥文学创作取向的分析 地方路径与当代贵州诗歌现象透视的可能性 哈尔滨经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地方路径 延安文艺研究的空间视野 平剧《三打祝家庄》的缘起、改编与版本之争 错位的互文: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系列再考察 自我辩难:丁玲“女超人”的追寻与失落 “大文学”视野 王国维的“新学语”观与文学横向发展论 政府与影艺 ——1928—1937年成都电影管理述评 文化磨合视域中的延安戏剧改革 张力与界限:萧军在延安下乡事件再解读 从历史进入文学:作为文学事件的“九一八”的生成 “不自由、毋宁死” ——论苏曼殊小说的自杀书写 文学档案 《良友》画报的历任主编 郭沫若讲演稿《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考论 ——兼论郭沫若思想转变中的主义因素 “章太炎与鲁迅”研究历史述略 民国文学研究 民国时期“普通读者”论废名 ——语言发现、接受误区、评判差异 空间转移与蒋光慈小说革命话语的建构 民族人格表现与战时蒙疆问题 ——张若谷译《中国孤儿》探析 解缚与迷困:1921—1931年《小说月报》中家庭问题小说的自由观念研究 绅士与新青年 ——巴金《家》中的“五四”书写 “域外”资源与延安文艺的生成 ——以“外来文艺”的阅读史为考察中心 东北沦陷区文学中的俄侨叙事 《中苏文化》译介作品的中国书写 共和国文学研究 《夜谭十记》的叙述格局与反讽形态 论中国当代文学重返启蒙的限度与可能 ——以《凤凰琴》和《乡村教师》为考察中心 柳青的“另一面” ——也谈《狠透铁》的创作、修改 作为新诗理论史形象的《诗探索》 港澳台暨海外汉学研究 历史的皱褶 ——吴明益《睡眠的航线》(2007)中的二战记忆 编后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39)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李怡//毛迅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11593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00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88 |
CIP核字 | 2021249953 |
中图分类号 | G122-55 |
丛书名 | |
印张 | 2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61 |
宽 | 186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