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佛教汉语研究的新进展 |
内容 | 内容推荐 2016年10月底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举办了“第十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为纪念这次规模大、质量高且届数为“十”的盛会,与会学者一致商议出版论文集,委托主办单位征集论文并编辑出版。本书所收均为此次参会学者的论文,内容包括佛典文本文献、文字音韵、词汇和语法等几个方面,较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佛教汉语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书后附录“佛教汉语研究论著目录(2007-2017)”(此目录过去已编至2006年),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 作者简介 朱冠明,1973年6月生,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历史语法和佛教汉语。 目录 序…………………………………………………………………朱庆之 《中阿含经》原语问题之考察………………辛嶋静 裘云青 中古佛经写本与刻本比较漫议………………………王云路 方一新 信瑞《净土三部经音义集》的语料价值研究——以日本资料为例………………………………梁晓虹 《可洪音义》中字形与注音相异标题字释例…………………李圭甲 利用异文考释佛经疑难字应注意的三个问题………………真大成 初唐佛典异文类例……………………………………………王绍峰 《篆隶万象名义》注音校释举例………………………………郑林啸 从中古佛经看汉语词汇双音化发展的过渡现象……………竺家宁 汉文佛典中之“无在”考……………………………………董志翘 “始情”与“肚撰”考略…………………………徐时仪 潘牧天 梵汉本根本说一切有部律典词语选释………………………陈明 《生经》难解词语选释四则…………………………………裘云青 东汉译经中作单句或根句主语及各类宾语的第三代词“其”……………………………………朱庆之 唐宋禅宗语录中“只这(个)是”类强调式判断句析论………………………………………………卢烈红 略谈“动词+补语”型使成式的扩展机制——一以早期汉译佛典中“他动词+在/到”型使成式为例…………………松江崇 从同经异译及梵汉对勘看中古汉语“都”的性质和作用…………………………………………龙国富 李晶 中古汉语中“且”的发展——从时间副词到礼貌性祈使标记……………………牟烨梓 《摩诃僧祗律》中的“好” …………………………………朱冠明 佛教汉语研究论著目录(2007—2017)……………朱冠明 真大成于方圆 朱庆之编 编后记………………………………………………………………… 补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佛教汉语研究的新进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朱冠明//龙国富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660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3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68 |
CIP核字 | 2020093016 |
中图分类号 | B94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8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