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人工智能基础通识教材。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人工智能基础通识教材。
图书 | 人工智能导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人工智能基础通识教材。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人工智能基础通识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的普及教育,结合**的人工智能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孕育、人工智能的诞生、人工智能的复苏、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分支和哲学与思考等方面,在每章节后都有与之对应的章节习题,供学习者学习,以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 胡云冰,博士生、副教授。主编出版教材2部,参编教材5部,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参与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前言/序言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国政府纷纷制定、颁布了相关规划和政策。我国自2015年来,多次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规划列入国家政策,逐步确立人工智能技术在战略发展中的重要性。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8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2020年3月,科技部发布了《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在重点举措的“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工智能就是其中的一项。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在全国许多高校中已经成为了必修课。 本书由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教育工作人员和企业开发人员共同编写,以全面、基础、典型、新颖为原则,以人工智能的经典著作为依据,同时又兼顾该学科的当前热点,将知识划分为六个模块,包括人工智能的孕育、人工智能的诞生、人工智能的复苏、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分支和哲学与思考,每个章节都配有与之对应的任务习题部分,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和解决,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胡云冰、何桂兰和陈潇潇负责编写,参加编写的还有张春阳、童世华、童亮、赵瑞华和李红蕾等老师,FPGA中国创新中心和重庆海云捷迅科技有限公司的田亮、柴广龙、万毅、杨振宇等工程师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程泓瑜、叶兴、刘福平、闵淇、胡耀、黄宇等同学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材料收集等工作,全书由何桂兰统稿。 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及改进,同时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工智能导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云冰 等 |
译者 | |
编者 | 胡云冰//何桂兰//陈潇潇//张春阳//李红蕾等 |
绘者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214056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8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首版时间 | 2021-02-01 |
印刷时间 | 202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高职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0 |
CIP核字 | 2021025440 |
中图分类号 | TP18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86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