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罪源
内容
编辑推荐

马彦坤,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侦探推理文艺协会会员。

《罪源》是他的第二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讲述了:滨江警方经过缜密、细致的摸排、调查,层层深入,侦破了震惊滨江的“6·9”杀人抛尸大案,从而引出了权力与金钱,婚姻与背叛……

本书文笔表现手法成熟,线索有开有合,叙事情节吸引人。主人公的命运更是令人所关注!

内容推荐

马彦坤的这本《罪源》讲述了:滨江警方经过缜密、细致的摸排、调查,层层深入,侦破了震惊滨江的“6·9”杀人抛尸大案,从而引出了权力与金钱,婚姻与背叛,美女与诱惑等一幕幕丑剧,最终揪出了幕后元凶……《罪源》热情歌颂了滨江警方不畏权势,不怕牺牲,历尽千难万险最后夺取胜利的无畏精神。

目录

第一章 神秘失踪

第二章 案发现场

第三章 不堪回首

第四章 午夜大火

第五章 层层深入

第六章 金钱桎梏

第七章 权色交易

第八章 幕后元凶

第九章 破镜重圆

第十章 罪恶下场

尾声

试读章节

陈晶晶下班回来,走进空无一人的家,一种孤独和落寞的感觉袭上心头。母亲去世后,父亲被叔叔和姑姑接到农村去了。这套一百二十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只有她一个人居住。她长长地叹了口气,扎上围裙走进厨房,麻利地做了一顿简单的晚饭:一碗清水挂面,一碟小凉菜,一盘土豆丝炒青椒。吃过晚饭,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用遥控器打开了电视,看完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焦点访谈后,她正要转向法制频道,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就唱起了《月亮之上》,她拿过手机按下接听键,手机中传出一个女人急切的声音:“你是陈晶晶吗?”

“我就是。你是哪位?”

“我……我是何芃芃啊!对不起,打扰你了。”

陈晶晶怔了一会儿,心中禁不住一阵刺痛,她最不愿意再提起何芃芃这个女人,这是她心中永远的痛。虽然过去了这么久,她内心的伤痕却依然存在,不易在自我调节下很快消失。现在,这个女人竟然恬不知耻地给她打来了电话,真是荒唐至极!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不卑不亢地说:“何芃芃?怎么会是你呢!我没听错吧!你找我啥事儿呀?”

何芃芃的声音里充满了急切和愧疚之意:“陈晶晶,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不过,现在不是说这种话的时候。我告诉你一个紧急情况,十万火急!夏梧青失踪了!我相信你的善良和宽容,你一定不会袖手旁观,请你一定抓紧时间向警方报案,并转告他的家人。”

陈晶晶脸色遽变,心里一阵刺痛袭来。她和夏梧青分手两年了,心底的伤口刚刚愈合,她是实在不愿意再听到这个人的名字了。可是,她还是情不自禁地追问道:“何芃芃,你详细点儿说,夏梧青是怎么失踪的?……”

还没等陈晶晶的话说完,对方就挂了电话,她使劲地“喂”、“喂”了两声,手机中已经出现了忙音。她查看手机的来电显示,打电话的时间是:2009—06—06 20:03。进一步查看,发现这个电话号码既不是何芃芃的手机号码,也不是她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她在心里暗自思忖:“这个电话,何芃芃很可能是从一个公用电话亭打过来的。她为什么要用电话亭的公用电话给我打这个电话呢?”

陈晶晶一脸困惑,木然地愣在了那里。这个莫名其妙的电话,又勾起了她的伤心往事,回忆起来,有些苦痛仍然没有减轻。她气愤地想:“看起来,何芃芃对夏梧青发号施令习以为常了,今天又对我指手画脚了。这个没头没脑的电话,是什么意思呢?夏梧青失踪,她自己为啥不去报案?为啥让我去报案?我和夏梧青已经没有关系了,再说,夏梧青失踪的情况我一点儿都不了解,怎么对警察说呢?警察会相信我吗?是夏梧青真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这个女人闲得无聊搞的恶作剧呢?”

一阵深思熟虑后,陈晶晶的情绪逐渐冷静下来:“不到万不得已,何芃芃轻易不会给我打电话的,看起来,夏梧青是真的失踪了。他一定是受了何芃芃的牵连,是何芃芃害了他。这个堕落的女人,两年前,她以金钱为诱饵,从我身边抢走了他,现在又让他无缘无故地失踪了。”她越想越生气,房间里本来就空荡荡的,此时此刻,房间里显得更加空旷、凄凉,没有生气。

她用遥控器一连换了十几个频道,可是哪个频道的节目她都看不进去。往事一幕一幕浮现在脑海,她细细回忆昔日的种种酸甜苦辣。忽然,她的脑神经剧烈地疼了起来,她知道老毛病又犯了,这一夜肯定又要失眠了。她起床倒了点儿水,吃了两片安定药片,然后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对何芃芃刚才的那个电话,做了合理的以及不合理的各种猜测。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来了困意。

朦胧中,陈晶晶惊异地看到自家的防盗门被人打开了,一个高大身影出现在门口,她仔细一看,这个人竟然是夏梧青。他的脸色十分难看,青一块、紫一块的,嘴角和下巴上沾满了斑斑血迹。她心中一惊,定睛一看,他浑身上下血迹斑斑,脑袋用白色纱布缠着。她正在惊恐之时,夏梧青伸出了血淋淋的右手,有气无力地呻吟道:“晶晶,快来救救我!”

陈晶晶惊恐万分,她不由自主地嘟囔着:“夏梧青,何芃芃说你失踪了,是真的吗?是不是她把你害了呀?你究竟躲到哪儿去了?”但是,她感觉到自己的声音被压抑在喉咙里没发出声音来,于是就使劲大声地喊道:“夏梧青,你怎么了?究竟是谁把你害成这样的?”可拼尽了全力,她仍旧发不出一点儿声音来。

“晶晶,我对不起你啊!”夏梧青呻吟着说完这句话,就“咕咚”一声倒在了地板上。

陈晶晶害怕极了,使出全身力气挣扎着,大声喊叫着,终于惊醒过来,全身已是大汗淋漓,四肢在痉挛般颤抖着,原来这是一个噩梦。她暗自琢磨着,人在梦中会产生很多荒唐的念头,这个梦预示着什么呢?难道夏梧青真的出事儿了吗?人家都说梦中的情景和现实中的事实往往是截然相反的。依照这种观点,夏梧青现在应该是平安无事的。她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刚进入梦乡的陈晶晶,又被一阵急骤的手机铃声惊醒。她慌忙从枕边拿起手机一看,却没有任何来电显示,原来这是一个幻觉,根本就没有人打她的手机。一种新的绝望压迫着她的心,和夏梧青交往的所有回忆,这些她极力想抹掉,却又一直抹不掉的始终萦绕在她脑海里的记忆,现在一下子都冒了出来。她软软地躺在床上,睡眼迷离,耳边响起夏梧青曾信誓旦旦对她说过的话:“晶晶,我对你的爱天长地久,哪怕是海枯石烂、地老天荒!永远不会变心。”

也许此情无法忘却吧,失望的情绪也就永远无法平息。陈晶晶无法消除自己的痛苦,一旦心被刺痛,只要这颗心还在跳动,痛苦也将永远存在下去。

整整一夜,噩梦重叠,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梦魇吞噬了陈晶晶,她已记不清几次睡着又几次被惊醒了。闯入她梦境的一会儿是何芃芃那张俏丽、冷漠的脸,一会儿是夏梧青跪在地上向她乞求着的可怜兮兮的模样。转瞬间,夏梧青又变成了一具尸体,令她毛骨悚然……P2-4

序言

随着我国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发展,反映法律与犯罪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这类作品越来越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但遗憾的是,作为一种文艺现象,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文艺理论方面的足够重视。因此,这类文艺作品长时问缺乏科学的界说和艺术探讨。1981年9月,作家魏军在北京文艺学会常务理事会上,率先提出并创立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文学”(简称“中国法制文学”)这一崭新的文学概念和文艺理论学科,并由他发起创办成立了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三十年来,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为推动法制文学理论研究、繁荣法制文学创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8年在原司法部部长邹瑜同志的支持下,由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并会长魏军同志发起,经中国法学会批准,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于2009年1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成立。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不仅标志着法律与文学交叉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法制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同时,也为加强我国现行立法和执法的建议、建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平台,开拓了以文学艺术形式进行全民普法教育的渠道。

针对如何引导中国法制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坚持“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正确方向;在中国法制文学作者队伍中,建立一个意境高远的思想道德体系和价值导向;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尊重艺术规律;发现和培养新人;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与时代同行的好作品;探索中国法制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发行等产业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在成立之际成动举办“第一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之后,于2009年11月3日至2010年9月3日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初评、复评、终评,大赛圆满落幕。

为集中展现“第二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的优秀创作成果,我们特遴选出5部获奖作品,组成“第二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大赛获奖书系”,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隆重推介出版。这些作品从主题立意、表现手法以及题材开拓,都有新的艺术追求,这无疑是令人可喜可贺的,相信定会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关注。期盼以此书系抛砖引玉,催生更多更好的中国法制文学作品面世,不断地推动、繁荣中国法制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以法制文学作品独有的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和透视力,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本届大赛得到了上级主管单位中国法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还得到了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文艺报、人民公安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中国文化报、新华网、新浪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现代世界警察杂志社等媒体和出版单位的大力协作,在获奖书系即将出版之际,谨此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

2011年3月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罪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彦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97923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