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倾城之恋半生温暖(张爱玲后记)
内容
编辑推荐

上了心的人,才会在心上;动了情的情,才会用深情。愿你岁月无波澜,敬我余生不悲欢。谈起张爱玲,有人会说她前半生华丽热闹,后半生孤独无依,“晚景凄凉”。的确,晚年的张爱玲不愿意见任何人,不愿意与任何人交流。她离群索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静雅著的《倾城之恋半生温暖(张爱玲后记)》以苍凉之笔,讲述一代才女的苍凉晚年。

内容推荐

对于自己的晚年,张爱玲曾作了这样的描写:“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已经遥遥无期。”有人说张爱玲前半生华丽后半生凄凉。其实,晚年离群索居的张爱玲,选择的是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她说过:“我是名演员嘉宝的信徒……因为一生信奉‘我要单独生活’的原则。”可见,心有所向,哪怕是孤单也是快乐。静雅著的《倾城之恋半生温暖(张爱玲后记)》将带领读者一起了解张爱玲在美国的艰难生活,一起感受民国才女的苍凉晚年。

目录

第一章 缘分路口:漂洋过海,遇见你

 最难以割舍的别离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漂洋过海遇见你

 一次牵手,一生白头

第二章 执子之手:你的天涯,我的海角

 你是我的唯一,我们相依为命

 掉在时光里的记忆

 因爱妥协

 命运开始施宠

第三章 归来海上:文化苦旅,遥遥无期

 终究错过

 爱与崇拜

 你是我的依靠

 爱人长眠

第四章 美人迟暮:独居生涯,落寞时光

 囚禁在自己的孤岛

 我要单独生活

 浮萍送尽流光

 质本洁来还洁去

后记

试读章节

1954年,张爱玲写了很久的作品《秧歌》、《赤地之恋》终于有了英文版。

不久之后,中文版也如天女散花般降临于世。

没有了可歌可泣的爱情,小说成了她此生唯一的希冀。

她有过消沉,有过痛心,但想到世上还有一个执着的梦,还有一个未完成的理想,她突然又从迷茫中清醒了过来。

这一年,她三十四岁,不老,也不再青春。

1955年深秋,黄昏渐近,夕阳晚照。

张爱玲背负着难民的身份,一个人踏上奔走异国的征程。她还不知道,未来将会面临怎样的遭遇,生活又将带给她怎样的挑战。上次离开,也是同样的黄昏。但不同的是,那时她风华正茂,满怀一腔热血,虽是远行,但终究有回来的一天。

而今,当她坐上“克里夫兰总统号”的轮渡,遥望愁云凝重的海陆时,突然有了几分失落和几分感伤。虽然要去的地方是美国,一个世界上很发达的国度,但那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也没有浪漫唯美的文坛,更没有志同道合的笔友。她想起生死未卜的未来,就觉得像是被放逐到另外一个地方流浪。

站在甲板上,扶着粗壮的桅杆,她的心被黑如暗夜的潮水吞噬。在清风徐来的时刻,她忽然想起爱因斯坦临死前说的话——如果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未达到科学上的成就,那他永远都不会有。一字一句,仿佛针扎。

永远都不会有?

她如今已经三十五了,早已过了三十岁。文学上依旧庸碌无为,未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可言。难道她真的要应验爱因斯坦的遗嘱吗?还是,一辈子就这样沉沦下去,做一个流浪海外的漂客?

她不甘心,也不愿服输。

张爱玲一直固执地认为,美国将是她实现梦想的舞台。不假时日,她可以载誉而归,不用再躲躲藏藏。而世上的人,也终将抬起头来看她,不再是贬到尘埃里的蔑视。

不过,有一件事还是挺让张爱玲开心的。她即将离开之时,宋淇夫妇来到渡口送她。黄昏的秋风吹起张爱玲深黑色旗袍外的深黑色长丝巾,在一声声泪语的告别中,她渐行渐远,而宋淇夫妇仍旧在原地遥遥相望,传达着无尽无穷的思念。

大海,黄昏。

一生有多少梦被揉碎在遥远无垠的海岸线?连同她小小的执着,一起随着海鸥漫过波澜不惊的海面。

她从没想过,当签下难民法后,自己将如何过活。“克里夫兰总统号”并非一个“游轮”,它承载着张爱玲一生的命运,如今若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1953年,美国曾颁布了一条法令,也就是世人常说的难民法。张爱玲,正是在危急关头,在查理德·麦卡锡的担保下,签下了主宰她一生命运的合约。从今以后,她要长居海外,永生永世留在美国。

彼时,梦也好,泪也罢,忘不掉的,已忘掉的,都不重要了。

遥望远方,湛蓝色的是海,赤红色的是天。浮华的红尘早已将她的心掏空,剩下的不过是还能经受住风吹雨打的躯壳。

一阵长叹后,她闭上眼睛深吸着大海的气息。蓦然,清爽、舒适,一切忧愁都随着轻飘的浮云渐行渐远。

回到船舱后,张爱玲心中忽然泛起了太多的渴望。她铺开一张崭新的信纸,决定要和最好的朋友分享一路上的喜悦。信的开头,她亲切地写道:“亲爱的文美。”

但写完称谓后,她却突然止笔了。一声浅浅的抽泣响起,不响,也不沉闷,好像船外泛起的浪花,那样轻,又那样漫不经心。

——原来,虽然刚刚离开,她却已经止不住地想念了。

这封信从离开香港写起,走走停停,断断续续,一直写到了美国。每一处地方,每一幅画面,每一个人,都成了她和文美最美好的谈资。就这样,一封洋洋洒洒近六页的信,被张爱玲生动地写了下来。

P4-6

序言

谈起张爱玲,有人会说她前半生华丽热闹,后半生孤独无依,“晚景凄凉”。的确,晚年的张爱玲不愿意见任何人,不愿意与任何人交流。她离群索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她在自序中这样说道:“我是知名演员嘉宝的信徒,几十年来她利用化装和演技在纽约隐居,很少被人识破,因为一生信奉‘我要单独生活’的原则。”可见,她是喜欢与孤独和寂寞相处的,心有所向,哪怕是孤单,也是快乐的。

胡兰成的自负和多情,让她伤痕累累,千疮百孔。自从张爱玲阔别大陆去了美国遇到赖雅后,她的感情才开始复苏,赖雅的爱伴随了她后半生的时光,即使最后赖雅先她而去,在张爱玲的心里,赖雅却不曾远离。

晚年的张爱玲,创作是她生活的全部。她研究《红楼梦》,翻译《海上花列传》,编写的《对照记》成了她的绝笔之作。

她曾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做了这样的描写:“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已经遥遥在望。”

自从失去赖雅,张爱玲的生活就此落寞、凄凉、孤独,但却不失高冷的气质。走到哪里她都是一袭长袍,远远地,旁人就知道是张爱玲来了。独一无二的装扮,让她犹如海上飘来的玫瑰,庄重,典雅。

每当一个人的夜幕降临,她轻轻拉开纱幔,遥望月色,仿佛一只黑夜中寻找光明的蝉,轻盈,坚定。

也许,她是害怕孤独的。有一次,她邀请庄氏夫妇到她的公寓做客,还刻意叮嘱他们带上全家福,或许,一个人孤单得久了,也是喜欢团圆的吧。

张爱玲的一生可以一分为二,她的前半生在旧上海,看惯了热闹,后半生在美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孤单地生活,一袭长袍,质本洁来还洁去,最终完美谢幕。本书将带领读者一起了解张爱玲在美国的艰难生活,一起感受民国才女的苍凉晚年。

后记

我以前不是张迷,甚至连《倾城之恋》都未看完。

那时觉得这类作品很无聊,早已跟不上时代了。而今写了《张爱玲传》(确切地说是后半生),竟突然很心疼这个要强的女人。

我开写的部分是她去美国后的岁月,所以她与胡兰成具体经历过什么,不尽知晓。然而,在我读的其他作者所著的张爱玲传记中,却记载了同一个胡兰成的人物形象——汉奸、伪文人、假君子。

张爱玲很孤傲,气质如盛开的百合花。

她把赚的大部分稿费给胡兰成花,把身体和精神孤注一掷。

她以为,爱上了,就能一辈子。

然而胡兰成呢?他们分开没多久,他不甘寂寞地在医院找了小护士。两人暖昧不说,竟苟且为之。他彻底伤了她,如一把刀,宰割得干干净净,分文不剩。

于是,她遁逃,一离故国,便再也没有踏进一步。

在美国,她遇到了大她二十九岁的过气作家赖雅。

那年她三十六,他六十五。

我原以为,年轻的女人嫁给糟老头必然有利益可图,名也好,财也罢,终究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

然而,张爱玲却恰恰相反,她做事从不与大众苟同。

她很爱赖雅,在他老去的岁月里,只剩她一个人赚钱养家。美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他们常常食不果腹,赖雅偶尔也会中风,经常去医院,但一切没有让张爱玲退缩。

曾经她为赖雅在家中用古方堕胎;为他每天熬夜到凌晨三点写剧本赚钱;为他晚上捶背捏肌肉,等他睡去时自己才睡。

在赖雅最后的时光里,女儿不见他,前妻不理他,所有的人都抛弃他,独剩张爱玲永远留在他的身边。

若世上有种爱情叫至死不渝,那么张爱玲真的做到了!

后来,三毛根据她和胡兰成的故事写了一个剧本,叫《滚滚红尘》。电影上映时,三毛将电影票邮给远在美国的张爱玲,她却拿出票又装回去,很烦躁地说: “真讨厌!”

也许,她不喜欢别人刻意讲她的故事,尤其是和胡兰成,她恨透了!

张爱玲死时很孤独,离世六七天才被发现。

她无儿无女,骨灰也撒向了茫茫的大海之中。

彼时,伴随她的有红玫瑰和白玫瑰。

在蔚蓝的海平面上,一抹是艳红,一抹是洁白。

若说前半生,她定是娇艳异常的红玫瑰。孑然一身,喜欢独一无二,喜欢放荡不羁;而后半生,又仿佛是清闲淡雅的白玫瑰,不入凡俗,抽离尘世。

她的一生,终究像她所挚爱的《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唱的那样:荒冢一堆,草没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倾城之恋半生温暖(张爱玲后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静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329348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2015306290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