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1932-2014),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20世纪中期创办《大学与左派评论》,为英国第一代新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60年代中期加入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担任该机构主任,在文化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建树。
《斯图亚特·霍尔文集》辑入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论文、访谈等三十多篇,并按主题划分为七个单元,涉及阶级与文化、文化研究的系谱、意识形态与表征、媒介与传播、通俗文化、种族与身份、流散与后殖民、全球化与世界主义等多个话题。
图书 | 斯图亚特·霍尔文集 |
内容 | 内容推荐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1932-2014),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20世纪中期创办《大学与左派评论》,为英国第一代新左派的核心人物之一。60年代中期加入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担任该机构主任,在文化研究领域有多方面的建树。 《斯图亚特·霍尔文集》辑入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论文、访谈等三十多篇,并按主题划分为七个单元,涉及阶级与文化、文化研究的系谱、意识形态与表征、媒介与传播、通俗文化、种族与身份、流散与后殖民、全球化与世界主义等多个话题。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文化研究与阶级 无阶级意识 《图画邮报》的社会之眼 文化研究:两种范式 文化研究及其理论遗产 理查德·霍加特:《识字的用途》和文化转向 第二辑 理论与方法论实践 马克思的方法论笔记:1857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解读 科学的腹地:意识形态与“知识社会学” 表意、表征和意识形态——与阿尔都塞及后结构主义者的争论 意识形态问题:不做担保的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与“接合”——斯图亚特·霍尔访谈录 第三辑 媒介、传播与表征 电视话语里的编码与解码 越轨、政治和媒体 影响广播的外部因素——内外辩证法:广播/电视的矛盾处境 文化、媒介与“意识形态效应” 反思编码/解码模型——霍尔访谈录 白人的眼睛——种族主义意识形态与媒介 第四辑 政治形构:作为过程的权力 政治与意识形态:葛兰西 解析“民众”札记 花园中的癞蛤蟆:理论家中的撒切尔主义 伟大的右转秀 新工党的双洗牌 新自由主义革命——撒切尔、布莱尔和卡梅伦:新自由主义的长征 还在继续 第五辑 种族、族性和身份 最小的自我 论新族性 谁需要身份? 多元文化问题 葛兰西与种族和族裔研究的相关性 谁的遗产?——未决的“遗产”,重新想象后民族 第六辑 全球化:后殖民与流散 西方与他方:话语与权力 加勒比身份协商 何时才算是后-殖民?——在临界处的思考 关于流散的思考:海外乡愁 流散知识分子的形成——陈光兴对斯图亚特·霍尔的采访 第七辑 新近的访谈与反思 在家与不在家——斯图亚特·霍尔和莱斯·巴克的对话 体验差异——比尔·施瓦兹对斯图亚特·霍尔的访谈 世界主义、全球化与离散——斯图亚特·霍尔与尼娜·韦伯纳对谈录 中西词语对照表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斯图亚特·霍尔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黄卓越//(英)戴维·莫利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9686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9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40 |
出版时间 | 2022-03-01 |
首版时间 | 2022-03-01 |
印刷时间 | 202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404 |
CIP核字 | 2022024613 |
中图分类号 | G0-53 |
丛书名 | |
印张 | 5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4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