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抗战中的民国商人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国著名的报业巨子史量才被杀经过在各报报道后全国舆论一片哗然。

史量才,1878生于上海青浦。自幼聪颖好学。早年曾就读于杭州蚕桑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松江府娄县县学。1901年起先后在上海育才学堂、兵工学堂、务本女中、南洋中学等校任教。1904年创办上海女子蚕桑学校。其时史量才对新闻工作甚为关注,曾兼任《时报》主笔。1911年辛亥革命后主持上海海关清理处和松江盐务局,不久转入《申报》任主笔。《申报》为英商美查子1872年4月所创办,在文字和编排上极力迎合中国读1908的阅读习惯,自称为“华人之耳目”,发行量在国内占领先地位。1908年因经经营管理不善,由该报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史量才与人合伙,以12万元购进《申报》,自任总经理。

史量才熟悉市场,善于经营,他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国家运华物资困难之际,大量购进日产廉价新闻纸获取暴利,如期偿还股东退股。1918年,史量才对原汉口路口的《申报》旧址进行改造扩建为五层钢筋混凝土大楼。1921年与南洋侨商黄奕住创办上  海中南银行,同年又发起创办上海民生纱厂,扩建五洲药房,恢复中华书局。其时史量才在上海文化与企业界已有相当声望。1927年,史量才凭借金融的力量开始建立中国的报业托拉斯。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渗透由国民党操纵的《新闻报》。1929年1月,他委托《密勒氏评论报》特派员,收买由美商福开森掌据的80%的《新闻报》股权。消息传出后引起国民党市党部的高度关注,提出反对“对党的主义素无信仰者创办舆论”。蒋介石与陈果夫亦派人向史量才发出“忠告”。

在国民党政治压力下,史量才不得不让步,与总经理王氏兄弟成立《新闻报》华商股份公司,他出让300股,但《新闻报》的人事制度不变,实际上史量才已控制了《新闻报》主权。与此同时,他还购进了《时事新报》大部份股权。1932年,他创办《申报月刊》,次年又编印《申报年览》,后又出版《申报地图》。另外他在上海创办了职工业余学校、妇女补习学校、流通图书馆等进步组织,并在闸北建立平民教养院。他的事业越做越大,声望越来越高,成为上海报业巨头。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关心国事民瘼,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极为不满。东北事变翌日后,《申报》即刊登87条电讯。l2月5日,北大学生到南京请愿抗日,7日发生南京珍珠桥惨案。《申报》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立即报道事变真相。史量才亲自发表时评《学生爱国运动评议》。同月,他同宋庆龄晤谈,于19日在《申报》上发表了宋庆龄的声明宣言《国民党已不再是一个政治力量》。同时支持以宋庆龄为首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宋庆龄的宣言在《申报》发表后,全国民众无不拍手称快。为了扩大影响,史量才又以上海日报公会会长的身份迅速召集公会大会。会上,他读了宋的宣言,并提出强有力的号召,号召大家为了整个国家的未来而努力抗日。

在史量才的号召下,上海各报于次日都纷纷转载了宋庆龄的宣言。蒋介石对此事气得咬牙切齿,大骂史量才,准备将他抓到监狱里住几天,灭灭他的威风。

但是,蒋介石还未来得及对付史量才,就在内外夹攻中被迫下野了。蒋介石下野的消息一传出,《申报》立即又发表了时评《欢“送”》,欢送这个不顾中国人民安危的独裁分子下台回家。

1931年12月15日在史量才家中讨论给国民政府的一份提案,参加的有黄炎培、钱新之、穆藕初、黄郛等60人,他们给洛阳国难会议发出“蒸电”,在《申报》发表,主要内容如下:

同人深感挽求国难,非举国一致不为功,又切念应付国难,非政府健全有力不可,更确信永久防止国难,非实行民主政治不能彻底奏效。主张在宪政未实施以前,由国民政府立即实行左列各项:一、确保人民之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各自由,凡制限上述各自由之党部决议及一切法令,除普通刑事及警察法规外,均废止之;二、承认各政党得独立自由活动,不得再用公款支给任何一党党费;三、实行地方自治,予人民以自由参与地方政治之机会;四、集中全国人才,组织有力政府;五、设立民选国民政会,监督政府,限两个月内成立;六、筹备宪政,限八个月内制定民主主义之宪法宣布之。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1月30日,史量才提出“为应事变之所需,补助政府之所未及”,在他发动下成立“上海地方维持会”,由史量才任会长,王晓籁为副会长,虞洽卿、杜月笙、张啸林、刘鸿生、秦润卿等九人为理事。在该会“报告书”上提出“该会旨在“从事慰劳将士,救济难民,调剂金融,维持商业与地方秩序”。至5月31日,上海地方维持会已募得27万余元支援十九路军。2月5日,该地以会长史量才、副会长王晓籁、理事虞洽卿、杜月笙、黄炎培等名义致电汪精卫、蒋介石等为十九路军乞援。

1932年5月,《淞沪停战协定》签订不久,南京政府加紧对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申报>自6胃30日起,连续发表《剿匪与造匪》等三篇时评,公开反对政府内战政策。为此,蒋介石亲令《申报》禁止邮递。

1932年7月16日,上海警备司令部奉蒋介石之命,下令禁止了《申报》的邮递。《申报》是民办报纸,邮递如果禁止的话,报纸就无法销售和传递出去。史量才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不得不通过各种关系到处疏通,希望尽快早日解禁。当他得知《申报》驻南京办事处采访主任秦墨晒与蒋介石的行营秘书长杨永泰有交往,便托秦墨晒与杨永泰联系,请杨永泰从中疏通。

秦墨晒接到史量才总经理的长途告急电话,不敢怠慢,立即找到陈立夫,陈立夫为他备了信件,介绍他去见在汉口督战的蒋介石,希望这件事情有回旋的余地。

秦墨晒拿着陈立夫的信赶到汉口,找到杨永泰并说明来意后,杨永泰便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秦墨晒听后,据理力争为史量才辩护,恳求杨永泰从中周旋。几番折腾下来,秦墨晒终于见到了蒋介石,此时的蒋介石余怒未消,就对秦墨晒说:“史量才的《申报》要恢复通邮也可以,但必须答应三个条件。第一,今后不准再发表反对政府的文章;第二,撤换总编辑,辞退陶行知、黄炎培等人;第三,必须由政府派员指导!”

秦墨晒把蒋介石的条件连夜致电给在上海等待消息的史量才,请他定夺。史量才听完蒋介石的三个条件,表示前二条还可考虑,但第三条决不接受。他愤慨地说:“《申报》是自主创办、自力更生的报纸,从没有拿过政府的一分钱,如果政府一定要派员进《申报》,我宁可将报纸停办也决不妥协!”蒋介石听完秦墨晒的回复之后,气得大发雷霆,就下令继续禁止邮递。

自从《申报》禁邮以后,民众反响强烈,纷纷上街游行反抗蒋介石的这一做法,《申报》报馆人员和当时有志之士也纷纷谴责蒋介石的行为。从1932年7月l6日到8月2l日,《申报》禁邮35天之后,蒋介石见史量才和《申报》的影响力仍未消减,就勉强同意以前两个条件为交换,解禁恢复邮寄。对蒋介石来说,他和史量才的矛盾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欲除之而后快”的想法也许只是需要一个导火线而已。

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同时加紧对革命势力的反动统治,特别是对《申报》的进步舆论宣传极为恐惧。10月中旬,蒋介石召集史量才等各界人士到南京开会。会议期间,蒋介石对史量才进行个别谈话,警告史量才不得在《申报》上发表反政府言论,并委任史为上海市临时参议会议长之职。在与蒋介石谈话时,史量才对此无动于衷,竟然借口身体不适半途退席。一日,蒋介石通过杜月笙、黄炎培约史量才到南京谈话,但谈话极不融洽。最后蒋介石威胁说:“把我搞火了,我手下有一百万兵!”史量才则毫不示弱:“我手下也有一百万读者!”不久,“你有兵,我有报”的传闻不胫而走。

最后谈判破裂后,蒋介石看了朱家骅、潘公展有关史量才的剪报、书信、谈话后,心中十分恼火,下决心除去他的心中之患,他召戴笠尽快对史下手,于是便出现文章开头的一幕。

P10-14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为维护民族尊严、抗击外辱的革命斗士

 国货旗手方液仙喋血街头

 史量才抗日反蒋杀身成仁

 为反日饱受酷刑的巩天民

 创办窑业的实业家杜重远

 陈万运在三友社组织抗日义勇军

 为抗日争取美援的陈光甫

 周苍柏动员子女抗日救国

 项松茂怒斥日酋卫国殉职

 金润庠送谢晋元国旗鼓舞抗日斗志

 钱业巨子秦润卿首拒与日商往来

 徐寄庼策反高宗武立功

 抗日救国会闯将章乃器自动入狱

 富有民族气节的虞洽卿

 繆云台建滇缅公路支援战时物资

第二章 保护民族工商业火种、发展经济的企业领袖

 船王卢作孚组织战时大撤退

 叶友才办电扇厂遭轰炸损失巨大

 石凤祥办纺织厂战后由兴而衰

 刘国钧企业在铁蹄下劫后复生

 延安工业之父沈鸿

 范旭东抗战后壮志未酬

 周仲宣将机器厂迁渝开辟新天地

 周志俊在抗战时八年坎坷路

 胡子昂:大后方实业界的楷模

 胡厥文动员上海工厂内迁

 侯德榜创候氏制碱法为国争光

 永安公司老板郭林爽苦撑八年

 郭棣活办永安纱厂战时损失巨大

第三章 积极研发国货、抵制日货的工业精英

 王性尧主持国货联营十年如一日

 尹致中研制石棉为军需作贡献

 宋棐卿忍辱负重在夹缝中求生

 李烛尘怒斥日商是强盗抢劫

 李康年反对日货创办国货公司

 荣氏企业的实干家李国伟

 吴蕴初生产防毒面具支援十九路军

 余芝卿办橡胶厂的坎坷岁月

 陈调甫手砸漆罐怒斥汉奸

 陈楚湘办烟厂在战时艰难挣扎

 东北名商武百祥战时三起三落

 周子西办华北火柴厂被日商逼死

 胡西园在战时为国争光

 穆藕初在后方发明七七纺织机贡献卓著

第四章 倡导救亡运动、支援抗日的文化商人与救国华侨

 邓文钊为抗日创办《华商报》

 美洲侨领司徒美堂为抗日捐款

 邹韬奋:抗日救亡的一面旗帜

 华侨爱国领袖陈嘉庚一身正气

 商务元老张元济一生心血毁于一旦

 南洋侨领胡文虎支援抗日

第五章 拒绝与日伪合作、保持名节的爱国商人

 拒任伪职的社会活动家王一亭

 企业王刘鸿生在战时遭双重劫难

 朱志尧船厂被征用卖产度日

 杨俊生为拒伪职披上袈裟

 杜月笙为抗日出大力

 陈叔通坚辞上海维持会长

 陈荫棠在东北办厂不当亡国奴

 张敬礼三次拒绝日商吞并

 周作民屡遭凶险化险为夷

 周叔弢多次拒日商收买工厂

 荣氏兄弟贡献卓著引后人敬仰

 织锦巨匠都锦生实业救国

 唐君远拒绝与日商合作被关进木笼

 上海沦陷后黄金荣不当汉奸

 滕虎忱与敌周旋拒绝生产武器

 霍英东不忘国仇家恨兴业报国

附录一 部分抗战时民国商人简介

附录二 “九一八”以来名商战时活动大事记(1931—1945)

序言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之后又入侵华北等地。1937年又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占领区的经济掠夺,是以“工业日本,农业中国”和“以战养战”为基本政策,目的是使沦陷区殖民地化,为侵略提供战略物资和工业原料。因此,日本在侵略华中以后,除了上述的侵占华商工厂企业外,对粮食和棉纱等还实行统制,以供应日军和日商企业。以上海沦为孤岛时期为例,它不仅处于日军的军事包围之中,也处于它的经济封锁之中。

在战争中,侵华日军蓄意对中国工业的轰击和破坏,使华商企业损失严重。据上海市政府社会局的估计,在“一·二八”战争中,闸北地区几乎全部、杨树浦和虹口地区的70%、南市地区的30%的企业遭到破坏。据中外各方资料初步估计,上海华商工业在抗日战争中损失在8亿元以上。1939年,国军西撤之后,孤岛周围沦陷区中所幸存的华商企业财产,又遭到日军、日商、日伪、汉奸、流氓等抢劫和掠夺。日军对华商企业大致通过“军事管制”加以霸占,如上海被“军管”的著名企业达76家。这些工厂经过“军管”后即由日军“委托”某些日商企业经营,利用华商厂的资产,为其牟利。此外,日本侵略者还采用“中日合办”、“租赁”、“收买”等方式,进行掠夺。1938年11月,日寇在上海成立“中日合作”的“华中振兴会社”,规定中国投资51%,日本投资49%,以诱骗中国资本家与之“合作”,以谋取更多华商企业的利益。这种刺刀下的所谓“合作”、“租赁”,纯属骗局,其原料、销售、技术以及管理均受日商控制。总之,在沦陷区的中国企业,被日寇以种种形式所侵占,幸存的一些企业,完全在日本侵略者的控制之下,陷于绝境。

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在那血腥风雨的年代,抗击侵略、救亡图存,为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的共同意志。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广大民族工商业者在抗战中表现了强烈的、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当年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夺取胜利,主要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习近平同志的这段话,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一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其中也包括了广大民族工商业者在内。无论是在国统区、沦陷区或大后方,民族工商业者在抗战的血与火之中经历着严峻的考验。他们有的竭尽全力支援前线,捐资捐物,举办伤兵医院,收容广大难民;有的在敌人炮火下奋不顾身将企业内迁,保护职工,转移机器物资,克服重重困难在内地继续兴办实业,为大后方的经济建设做出各自不同的贡献。

二是在抗日烽火中,广大工商业者在兴办实业中为不受日商的压迫。他们提倡国货,抵制日货,求生存,谋发展,与日商巧妙周旋;或转移资产,拒绝与日伪合作,表现了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是广大工商业者在抗战时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双重压迫。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实现实业救国的梦想成为泡影之后,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抵制国民党官僚资本的渗透,通过现实的教训,开始觉醒。许多爱国商人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识到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他们组织进步工商团体,抗日反蒋,有的成为资产阶级的左派,有的成为红色资本家,有的成为抗日反蒋的烈士。

战争考验着每一个商人。在本书讲述的民国商人的事迹中,其具体表现不一。

一是直面日伪势力与之不屈斗争而牺牲的革命者。这里有被日寇抓获后受尽种种酷刑宁死不屈的巩天民;有为抵制日货被日伪特工杀害喋血街头的方液仙:有组织抗日义勇军怒斥日寇宁死不屈、为国捐躯的项松茂。另外还有为抗日反蒋杀身成仁的史量才。

二是拒绝与日伪合作,保持名节的爱国者。这些商人为数众多,如陈叔通、王一亭、虞洽卿、刘鸿生、秦润卿等,在本书介绍的商人中占一大半以上。

三是为工厂内迁竭尽全力和发展大后方经济贡献卓著的企业家。如胡厥文、卢作孚、范旭东、缪云台、沈鸿等。

四是大力宣传抗日救亡的文化商人和积极献金救国的爱国华侨,前者如邹韬奋,后者如陈嘉庚等。

五是在国难当头,日商大肆倾销其产品以控制中国市场时。涌起了一大批抵制日货、研制国货的商人,如方液仙、王性尧、李康年、余芝卿、吴蕴初等。

以上仅是极其粗略的概述。在战时我国许多商人中也有极少数的民族败类,他们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主动附逆,作恶多端,最终遭到人民的制裁,如傅筱庵、张啸林等;另一种是意志薄弱,被迫落水,如唐寿民、袁履登等。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广大商人在被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他们所受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之大已经无可附加。东北名商武百祥开设同记商场,名列哈尔滨商号之首。日军侵入哈市后,同记随即倒闭,武成为一名牧师。“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大批沿海工厂企业被日军狂轰滥炸,损失惨重。以荣氏企业为例。申新八厂遭日寇18枚炸弹狂轰滥炸,当场炸死70余人,伤者300余人,工厂被夷为平地,令人发指。刘鸿生在沦陷区企业被日军进行了极其残酷的掠夺与扫荡,损失资金约1000余万元……

习近平在2014年7月7日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时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发展史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他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历史事实。”“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

本书通过对民国时代商人在抗日战争中的事迹的介绍,以大量史实和一个新的侧面反映我国抗日战争历史中常被人忽视的一页,展现商人这一特殊群体在烽火硝烟的抗战时期不屈的爱国情怀。

内容推荐

演绎民国名商创业传奇,彰显抗战巨贾救国大义。秦亢宗编著的这本《抗战中的民国商人》为读者解读了民国时期的六十三位民国商人风云激荡的传奇人生:章乃器——救国会“七君子”之闯将凛然入狱;卢作孚——一代“船王”缔造中国实业“敦刻尔克大撤退”奇迹;吴蕴初——以国货味精抗日救国,豪气支援十九路军;陈嘉庚——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杨俊生——为摆脱日伪纠缠披起袈裟的造船专家;沈鸩——为延安工业开天辟地的工程学家;……

编辑推荐

秦亢宗编著的《抗战中的民国商人》共收录了六十三位民国时期的民族企业家和爱国商人,通过讲述他们创业起家的传奇经历和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国仇家恨的沉浮故事,再现了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一代爱国商人为维护民族尊严,保护民族工业火种所承担的艰辛责任和做出的卓越贡献。书中生动记载着无数动人心魄的惊险故事,在今日仍被后人称颂流传,值得后代永久纪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抗战中的民国商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秦亢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636736
开本 16开
页数 3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9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2015137104
中图分类号 K825.38=76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