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把自己和书关起来/满天星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周春梅的随笔集,主要收录了《阴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惊恐和怀疑》、《暗夜的星光》、《向奥威尔致敬》、《“孤独是迷人的?”》、《“把自己和书关起来”》、《天边外的梦》、《歌唱的野草》、《寻找家园》、《一部出色的心灵长诗》等作品。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内容推荐

周春梅,中学语文教师,有若干诗文发表。现居南京。

本书为她的随笔集,主要包括《“罪”与“罚”》、《一次漫长而痛苦的阅读之旅》、《一部出色的心灵长诗》、《柔弱的革命者》、《镜与灯》、《这只是刚刚开始》、《“关于他人的痛苦”》、《碎片或雪花》、《玫瑰之死》、《天边外的梦》、《一天》、《孤岛如何成长》、《穿越灾难》等作品,供大家赏析。

目录

阴影

“罪”与“罚”

一次漫长而痛苦的阅读之旅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惊恐和怀疑

一部出色的心灵长诗

暗夜的星光

柔弱的革命者

镜与灯

这只是刚刚开始

向奥威尔致敬

“关于他人的痛苦”

“后世跟我是有关的”

“孤独是迷人的?”

变形

那只孤独的寒鸦……

碎片或雪花

玫瑰之死

“把自己和书关起来”

天边外的梦

一生

一天

为“人的尊严”而写作

“这是永恒的……”

孤岛如何成长

穿越灾难

歌唱的野草

“可是,那个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

寻找家园

试读章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我熟悉而又陌生的一个名字。熟悉这个复杂而拗口的名字,熟悉他作品的名字,熟悉所谓“灵魂的拷问”。然而他的心灵,以及由此构成的文学世界,对我来说,和他的名字一样,复杂而难以梳理。因此,当有机会读到法国作家纪德的《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我很希望这部被公认为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珍贵文献的论著,能帮助我稍稍走近和看清这个庞杂的世界。

然而我还是失望了。这个世界依然丰富,杂乱,理不出头绪。这不是纪德的问题。他理出了一些头绪,但他清楚地意识到:他“远远没有穷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可能存在的种种教诲”;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其中寻找的,是跟他的思想最接近的东西。而别的读者,在其中找到的必然是别的东西。

或许丰富、杂乱、矛盾、阴暗、难以概括、难以梳理,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特点。或许真正的大家,多少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大河滔滔,泥沙俱下。但我们似乎很难再找到一位作家,能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把这些特点体现得如此突出。纪德将其与司汤达、托尔斯泰作了一个形象的比较:

在司汤达的、托尔斯泰的小说中,光线是恒常的、平均的、弥散的。所有的物体都以同样的方式被照亮,从四面看去它们都一样。它们没有影子。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中,如同在伦勃朗的画作中一样,起重要功能的是阴影。陀思妥耶夫斯基集合了他的人物和事件,将一束强光打在它们之上,使光线只照在一面。每一个人物都沉浸在他人的阴影中,又依靠在自己的阴影上。

纪德以光和影来说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杂性:“在他的笔下,我们见不到任何线条上的简化和净化。他喜欢复杂性,他保护复杂性。”加缪说到《卡拉玛佐夫兄弟》时,有相似的说法:“这部作品中,半明半暗的光线比白日亮光更扣人心弦,在明暗对比中,我们能够领会人为抵抗自己的希望而拼搏。”

对那些喜欢简洁、明晰、优美风格的读者来说,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颠覆性的挑战。或许,那看似混乱的世界,那“情感、思想、爱欲从不表现为纯的状态”的世界,正是一个真实而有力的世界。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如此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有的主人公均自审生命的意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问题提出的强度之大,非得要有极端的解决办法不可。存在抑或是骗人的,抑或是永恒的。”

在加缪看来,《卡拉玛佐夫兄弟》是一部提出荒诞问题的作品,而不是荒诞作品。后者不提供答案,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得出了结论:“相信永垂不朽对人是那样必要(否则就会自杀),正因为这种信仰是人类的正常状态。既然如此,人类灵魂的不灭是毫无疑问的。”

《群魔》中的基里洛夫这样概括人类历史:“人发明出了上帝,为的是活下去,不自杀。这就是迄今为止的世界历史的概要。”他认为上帝是必要的,必须有上帝存在。但他知道上帝并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于是,自杀成为唯一的、必然的结局。

与他笔下的人物不同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自己一辈子有意无意为之痛苦的问题——上帝的存在,选择了这样的逻辑推论:“人必须有上帝才能活下去——人要活下去——所以上帝必须存在。”他的漫长而痛苦的思考,通向了《福音书》。在西伯利亚时,他遇到了一个女人,她给了他一本《福音书》。在监狱里,这是官方允许的唯一读物。纪德认为,对《福音书》的阅读和思考,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至关重要的,他后来所写的所有作品,都渗透着《福音书》的教理。他在基督面前深深地俯首躬身,而这种屈从、这种放弃所产生的首先的和最重要的后果,就是保持了他性格的复杂性。

屈从和放弃,反而是“保全生命”的方式吗?谦卑和顺从,反而使心中“相互斗争的极为丰富的对抗性得以保留”?这与佛教中的“无我”相近吗?纪德也谈到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俄罗斯喜剧是“《福音书》与佛教、与亚细亚精神结合的产物”。这些问题,将一直伴随着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阅读。

与俗世借宗教祈求幸福、平安、内心的平静、永生不同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情结,更多体现了对人的精神的深刻探索、对人的灵魂的不懈拷问。它追问的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命题:人何以为人?P1-4

序言

不记得奥威尔在哪本书里说过这样的话:在专制时代结束之后二百年,散文不会产生。读后十分震撼。

自然,奥威尔的话说得太极端了,而且还颇有点宿命论的意味。但是难得的是,他揭示了散文生存与自由空间的联系,正所谓“生死攸关”;对于散文的自由品格,期待是深切的。

我国春秋时期曾被誉为“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其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那气象似乎确为后来所未曾见;但因此,也就出现了为文学史家所惯称的先秦散文的繁荣局面。然而,毕竟是王权时代,那些散文不可避免地散发着权力的蒸人气息;一些貌似虚无超脱的,如老庄,也都是逃避权力,实则逃避自由的标本。秦汉以后,一统天下,散文论为“雒诵文学”。太史公的《史记》是惟一例外,恐怕这是与他身受“宫刑”的痛苦不无关系的罢?魏晋文学尚“通脱”,其实是一种病态的自由,这时文学的自觉是以政治的麻痹为代价的。唐宋八大家多是维护“王道”和儒家正统的,惟中晚唐小品,多少露出为犬儒的刺所没有的锋芒。宋代“新儒家”的说教,明代的特务统治,清代的文字狱,造就了一种僵硬呆板,或是闲适澹荡的文风,直到辛亥一代起来,才为激烈的政论时评所扫荡。

从根本上说,自由是个体的自由,我们说的政治自由,其实也都在于赋予并维护个人的自由。在西欧,自由是一个近代的概念,在中国则是五四时代的概念。只有到了五四,中国文学才有了新的观念,新的主题,新的形式和风格。其中,散文的成就尤为突出。《新青年》首开“随感录”专栏,所载散文已大异于《论语》、朱子之类的语录体,而带有尼采的风味了。为向古文家示威,一代作家各自实验“娓语体”,于是有了蒙田式、培根式、兰姆式。至于那些人道的、同情或鼓动的、礼赞劳工神圣的文字,那些讽刺的、愤怒的、对抗权力的文字,显然为故家的文苑所蔑有。他们在打倒偶像、个性解放的历史罅缝间尽量地表现自己、施展自己,在五四以后的头十年里,就产生了一批个性各异的经典性文本,创造力的爆发是惊人的。

创造是自由的创造。任何有创造力的事物,都是通过对现存轨范的反叛和破坏以显示其蓬勃的生命的。文学也如此。如果作品失去了个性,作者是不存在的;如果整个时代的文学是均等的,雷同的,没有冲突也没有变化可言的话,那么,即使队伍十分宏大,一样可以视同无物。没有自由的文学,禁锢的文学,其命运注定是萎顿的,凝滞的,惟见墓室般的死气沉沉。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以及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格局。但是,无庸讳言,这其中包括对政治目的性以及工农题材的至上主义的强调,相应的对语言风格的规定等等,由于制度性措施的介入,也在不同的程度上损害了作家的艺术个性。及至文革时期,事情有了恶性的发展,致使数亿人民只有一个作家八个戏,几乎消灭了散文。三十年过后,危机依然存在,最大的威胁是语言的不纯。散文语言是自由的,个性化的,由于来自生命的丛莽深处,带有几分神秘与朦胧是可能的;又因为流经心灵,所以会形成一定的调式,有一种气息,一种调子,一种意味涵蕴其中。即从这所谓“文学的第一要素”而言,五四散文也是具有范式的意义的。然而,当代散文写作使用的语言,则普遍是宣传的、流行的、大众的、简易的、乏味的语言,是多次政治运动冲荡过后留下的,而又失去应有的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修复的语言,是缺乏丰富个性和人性润泽的语言,刚性的语言,布满沙砾的语言。要建设一代散文,必先恢复精神的自由,具体一点说,必先从拯救文学化、人性化、个性化的语言开始。净化语言,这是最根本的工作,也是最艰难的工作。

我们有意从当代散文作家中,挑选富有自由感和思考力的,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的,有文采的分子的作品,汇成丛书陆续出版。因在此前面世的《紫地丁文丛》是以纪实见长的,为了在内容上有所区别,这套文丛,则以一般记叙的、象征的、说理或抒情的文字为主,并以“满天星”名之。按《中药大辞典》,满天星为泥炭藓科植物,茎枝舌形,枝叶披针型,上部急尖,边缘内卷,雌雄异枝;花香,白色,短柄,顶生,果球型,颇有点特异之处。但与紫地丁一样,因为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在乡下人那里倒也是常见常用的。

是为序。

2006年11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把自己和书关起来/满天星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春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54950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9
14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2: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