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草根皇帝朱元璋/时刻关注
内容
编辑推荐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也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等诸多辣腕功过难断,并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立下了明朝君王极权及高压统治的典型。

时刻关注编委会编著的《草根皇帝朱元璋》一书将为广大读者重现历史的风云际会,再现一个历史上真真切切、鲜活生动的朱元璋。阐释帝王的是非功过,为读者呈现一幅壮美的传奇画卷。

内容推荐

时刻关注编委会编著的《草根皇帝朱元璋》主要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奋斗过程和他建立国家后治理国家的一些事。朱元璋,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贫苦农民,他的思想处处都体现着“以民为本”的精神。他杀地主、杀官吏,却从不乱杀一个平民:他制定各种制度惩治贪官污吏,但更多的则是免税免粮、关心民生疾苦。本书的目的是通过揭露历史真实,给大家一定的启发。

目录

从贫寒子弟到开国帝王

 微贱出身

 遁入空门

 乱中投军

 屡建战功

 统一全国

 建立大明

成功经验的总结

 朱元璋的三大制胜绝招

 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统一天下

 军事胜利背后的管理能力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北伐

史上最牛反腐皇帝

 朱元璋打“老虎”

 朱元璋反腐为何失败

 朱元璋规定官员吃饭只能四菜一汤

 盘点:中国历史上反腐最给力的四位皇帝

朱元璋的经济政策

 说法一:“两禁”、减税与重农抑商

 说法二:朱元璋禁海令的背后

 说法三:“海禁”政策实为国营与私营的较量

 盘点:明朝时期东西方各发生了什么

朱元璋的外交政策

 朱元璋为何痛恨日本却未予征伐

 “朝鲜”国名为朱元璋钦点

 朱元璋与蒙古残元

 朱元璋及其子孙的外交政策

 盘点:古代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君臣关系

朱元璋屠杀功臣的真相

 历史是否冤枉了朱元璋

 盘点:历史上的开国皇帝是怎么对待功臣的?

朱元璋与明朝特务机构

 朱元璋初创锦衣卫

 锦衣卫的两兄弟:东厂与西厂

 盘点:中国古代酷吏的前世今生

关于朱元璋的两三件事

 朱元璋到底长什么样

 母仪天下的马皇后

 朱元璋的养老政策

 明朝的福利制度

 朱元璋逼着官员为穷苦百姓盖房

明朝还有哪些事儿

 明初“鱼鳞图册”的作用

 朱元璋为什么修筑长城

 明初“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

 明成祖朱棣为何迁都北京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哪儿了

  朱元璋为何不立燕王朱棣为太子

 明初六大文臣武将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试读章节

微贱出身

史料记载,朱元璋的五世祖叫朱仲八,娶陈氏,育有三个儿子。老大叫朱六二,老二叫朱十二,老三叫朱百六。这位朱百六就是朱元璋的高祖,即四世祖。后来,高祖朱百六娶胡氏,生有二子,长子朱四五,老二朱四九。这个朱四九就是朱元璋的曾祖。再后来,曾祖朱四九娶侯氏,生子初一、初二、初五、初十,共四人。这个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娶王氏,育有二子,名为五一、五四。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

元初,朱家在金陵句容,属于淘金户籍,按规定应该为官府淘金纳税。但当地并不出产黄金,朱家要到别处买金向官府交纳赋税。朱初一为官府赋役所困,便舍弃田庐,带着两个孩子迁到泗州盱眙县,就是如今江苏省淮河岸边的盱眙县。朱初一在盱眙曾经置田置产,但朱初一去世后家道中落,竟至无法为生。

这样,朱五一、朱五四兄弟二人就流落到五河,不久,五一带着全家迁到濠州钟离县东乡(今安徽省凤阳县境内)落户;五四一家则流落到灵璧、虹县,后来也追随五一到了钟离东乡。朱五一娶刘氏,在盱眙生有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五四娶陈氏,在盱眙生有朱重四和一女。到了钟离后,朱五一又生了朱重五,朱五四在灵璧又生了朱重六,在虹县生了朱重七和一个女儿。朱五四迁往钟离之东乡后,又生有一子,按排行叫做朱重八,这就是朱元璋,其时在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即公元1328年10月21日。

穷人家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生,人口增长只会使他们更加难以为生。可以想象,当时朱元璋的出生不会给这个贫困之家带来太多喜悦,但是,因为后来成了皇帝,朱元璋本来平淡无奇的出身却被后人附会出许多灵异来。

原来,在元朝,濠州下辖钟离、定远、怀远三县,泗州则属于怀安路,泗州下辖五县:临淮、虹县、五河、盱眙、天长。当时钟离、盱眙分属两州,不会混淆。到了明朝,情况发生了变化,因为钟离出了皇帝,朱元璋要提高钟离的地位,于是就将钟离升为凤阳府(洪武七年,即1374年),而凤阳府下辖五州十三县,包括凤阳县、临淮县、怀远县、定远县、五河县及虹县等县,所辖五州中就有泗州,其下为盱眙、天长二县。这样,在明朝,无论是濠州钟离,还是泗州盱眙,都属于凤阳府。那么,说凤阳出了朱皇帝,无论是生在盱眙还是生在钟离,都在凤阳府,这都没说错。

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至今无解。朱元璋自称其父朱五四去世时是六十四岁,朱元璋当时是十七岁,那么,朱元璋出生时其父就是四十七岁。但朱元璋又说他父亲是五十岁时来到钟离东乡的,那么,也就是说他在朱元璋出生时还没有来到钟离东乡,朱元璋的出生地也就不是这里。相反,如果确实像前面提到的,朱元璋生于钟离东乡,那么,朱五四迁到这里时就不是五十岁,而应当是在他四十七岁以前。究竟是朱元璋的记忆有问题,还是史官记载有误,已难以考证。贫穷之家,生计维艰,颠沛流离,迁徙不定,记错了时间地点,或许是可能的。但是,既然朱元璋的哥哥重六、重七都不是生在盱眙的,朱元璋就更不可能是在盱眙出生的了。

关于朱元璋的出生,各种版本的神化传说已经让人目不暇接,那么,自然而然地,关于朱家为什么会生出这样一个贵人来,又有以下这样的传说。

泗州有一个杨家墩,墩下有土窝。有一天,朱元璋的祖父在农作之余,躺在里面休息。这时,有两个道士经过这里,其中一个师傅指着朱元璋祖父卧的地方说:“如果一个人死后埋葬在这里,他的后代就会出天子。”另一个道士——即前面说话的道士的徒弟——问道:“为什么呢?”那道士回答说:“此地气暖。不信你拿枯枝栽种在这里,十天之内一定会长出树叶来。”

这时,朱元璋的祖父突然从土窝里站起来,道士看见他很惊讶,于是问道:“刚才你听见我说的话了吗?”朱元璋的祖父假装耳聋,又是摆手,又是摇头,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于是,道士在那里插了一段枯枝就离开了。朱元璋的祖父把道士的话记在心里,一天天地等候着枯枝生叶。十天过去了,那枯枝果然长出叶来。但是朱元璋的祖父很有心计,他不愿让别人知道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就把长出树叶的枯枝拔去,又另外插了一段枯枝。

又过了几天,两个道士再次来到土窝处,徒弟发现了插在地上的枯枝,诧异地问道:“为什么不生树叶呀?”师傅指着朱元璋的祖父说:“一定是被这个人拔去了。”朱元璋的祖父看瞒不住,就承认了。道土说:“你有福,死后应当埋葬于此,你家将会出天子。”因此,朱元璋的祖父死后就被埋葬在那里。下葬时,让人惊奇的事发生了:扒开的土自己壅起,成为坟堆。这个杨家墩方圆丈许,现在还可以找到,至今不生草木,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亲自去看看。P6-8

序言

对于朱元璋,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他是个放牛娃,开创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上无先例。他没有什么文化,完全靠他的聪明才智,是他个人努力奋斗的结果。可以说他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成功的一个典范。”(摘自《跟毛泽东行读天下》,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

毛主席所言甚是。然而,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对朱元璋有着或多或少的误解。比如,有人认为朱元璋残暴至极,滥杀功臣;有人认为朱元璋重农轻商,观念落后,是古代中国走向衰落的罪魁祸首。

那么,历史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本书通过对朱元璋一生事迹的讲述,从多个角度解读了与朱元璋相关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力图说明上述问题。

在“朱元璋屠杀功臣的真相”一章,我们全面介绍了朱元璋的为人,并对明朝建立以后几个著名功臣的死做了细致的介绍,由此读者可以对朱元璋究竟是不是“残暴至极”有所思考;在“朱元璋的经济政策”一章中,我们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朱元璋时代的经济政策,从中读者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农业、商业概况,可以对明朝初期是否在经济上有所退步做出自己的考量。

当然,至于朱元璋的人生履历、奋斗历程、成功经验,以及在反元、反腐、外交、养老以及私人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书中也各有介绍,我们力求全方位地为您呈现一个鲜活的朱元璋形象。

毛主席说:“他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我们后人要很好地研究明朝近300年的历史,很好地学习他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要研究中国悠久的历史,要好好学习历史啊!”(摘自《跟毛泽东行读天下》,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1月份出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草根皇帝朱元璋/时刻关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时刻关注编委会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3211936
开本 16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6-02-01
首版时间 2016-02-01
印刷时间 201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2015297646
中图分类号 K827=48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4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5: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