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南京学研究(第2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南京学研究》(第二辑)的栏目设置,除延续此前的“‘南京学’纵横谈”“考古发现与文化遗产”“古都历史与景观变迁”“历史名人与地域文化”“文献档案”以外,还结合市委市政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新增了“当代南京城市研究”“‘文学之都’专栏”。收录的几十篇文章,都是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审,在学术观点、材料或方法上具有独创性或较多新意的佳作,代表了目前“南京学”研究的总体水准,体现了“立足南京、研究南京、服务南京”的价值取向。 目录 “南京学”纵横谈 南京地域文明体的文化格局与特质 中国唯一跨江的古都一南京 考古发现与文化遗产 “太伯奔吴”之地望及南京原始居民的族属 城市考古之于建构城市文化史的重要基础作用刍议 ——以南京西街遗址考古研究为例 南京明城墙铭文石刻研究 古都历史与景观变迁 金陵赏心亭小识 浦口战俘营若干问题的再研究 时空框架下的南京百年城市水系演变 历史名人与地域文化 南宋天禧寺南轩小考 栖霞——南京历史碑刻的半壁江山 秦淮文化旅游及其资源保护与更新问题研究 当代南京城市研究 南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空间差异与格局优化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南京实践与未来路径 文献档案 美国驻南京总领事裴克致驻华公使詹森函 ——中国提出解决中日争端新办法 一·二八事变之后美国驻南京副领事芮诺思 与中方相关人员的一组会谈备忘录 “文学之都”专栏 塑造文学地标,建设“文学之都” ——在“文学之都”经典文库首发式暨专家研讨会上的讲话 传世名著,点亮文都 ——在“文学之都”经典文库首发式暨专家研讨会上的讲话 “文学之都”经典文库首发式暨专家研讨会会议纪要 “文学之都”南京的“文化基因”与“诗性体现” ——“玄武湖读书汇·我们一起来阅读经典”答问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南京学研究(第2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曹劲松//卢海鸣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南京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33069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14 |
| 出版时间 | 2020-12-01 |
| 首版时间 | 2020-12-01 |
| 印刷时间 | 2020-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42 |
| CIP核字 | 2020237881 |
| 中图分类号 | K295.3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