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洋的故事(彩图版)/人文科学知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21世纪,只有充分利用各种海洋资源,一个国家才可以得到发展,因此,21世纪也被称为海洋的世纪。但是,如果要很好地开发海洋资源,就必须深刻地、清晰地了解它,才能为人类所利用。因此,张轩主编了这本《海洋的故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海洋地理、海洋气候、海洋生物、人与海洋。

内容推荐

张轩主编的这本《海洋的故事》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海洋地理”“海洋气候”“海洋生物”和“人与海洋”。从海洋的诞生讲起,一直讲述到人类的现代化生活给海洋带来的影响。

跟《海洋的故事》来吧!走进美丽神奇的海洋世界,去感受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海洋故事。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目录

海洋的诞生/6

地球上的海和洋/8

大陆漂移说/10

太平洋/12

大西洋/14

印度洋/16

北冰洋/18

地中海/20

爱琴海/22

红海/24

加勒比海/26

黑海/28

北海/30

海底地貌/32

海底火山与平顶山/34

大陆架/36

海沟和岛弧/38

洋中脊/40

海岸/42

海峡与海湾/46

岛屿/48

夏威夷群岛/50

海浪/52

潮汐/54

马尾藻海/56

海水温度/58

海水颜色/60

海水的盐度/62

死海/64

海里的声音/66

海平面/68

台风/70

海雾/72

海啸/74

海冰/76

“厄尔尼诺”现象/78

海洋/80

海洋食物链/82

软体动物/84

头足类动物/86

腔肠动物/88

棘皮动物/90

甲壳类动物/92

鱼类/94

无颌鱼/96

软骨鱼类/98

鲨鱼/100

海里的爬行动物/102

海洋里的哺乳动物/104

鲸/106

海洋植物/108

海鸟/110

企鹅/112

海上交通/114

海港/116

跨海大桥/118

海上导航/120

大航海时代/122

海洋生物资源/124

海洋矿藏资源/126

海洋化学资源/128

海洋动力资源/130

人工岛、海上机场、海上城市/132

水下实验室/134

海洋——旅游的胜地/136

海底观光/138

海洋污染与保护/140

海洋保护区的兴起/142

试读章节

海洋的诞生

大约46亿年前,我们的地球才刚刚形成,那时候它如同一个大火球,温度非常高。由于地球形成早期还不稳定,地壳还很薄,所以那时常会有岩浆活动或火山活动发生。

在地球诞生的最初几亿年里,地球上的水很少,只有空中潮湿的蒸汽。那时还不能称之为海洋,甚至连湖都算不上。大多数的水都是以蒸汽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赋存于地下岩石中。

随着地热的增高,地球内部的水蒸气及其他气体越聚越多,终于胀破坚实的地壳喷了出来。由于当时地表的温度比现在要高得多,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相当多。后来随着地表温度逐渐下降,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加剧,喷到空中的大量水蒸气立即结成浓云。大约就是在20亿到30亿年前,这些浓云化作倾盆大雨落到地面上,而雨一直下了很久很久。

但是地表的温度仍然很高,水滴还没有接触到地表就又被蒸发为气态的水了。这样过了几百万年,地球上的雨一直没有停过。直到地表的温度降到了100℃以下,降落到地面的水才慢慢汇集起来。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形成了原始的海洋。在这过程中,氢、二氧化碳、氨和甲烷等,有一部分被带人了原始海洋。此外,还有许多矿物质和有机物陆续随水汇集海洋。之后再经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原始海洋中的海水量较少,据估计,约为目前海水量的1/10,在几十亿年的地质过程中,水不断地从地球内部逸出来,使地表水量不断增加。现在地球上的海水总量是地球诞生以来经过10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逐渐积累形成的。

原始的海洋中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均匀的咸水。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

从此,地球开始了生命的进程,逐渐出现形形色色的植物和动物,世界开始变得丰富起来。

地球上的海和洋

广阔无垠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我们常说的海洋,这只是人们长久以来习惯性的称谓。严格地讲,海与洋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海洋是一个统称,它的主体是海水,包括海内生物、邻近海面的大气、围绕海洋边缘的海岸以及海底等几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海是洋的边缘部分,与陆地相连。洋和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世界海洋,又称世界大洋。

人们对世界海洋的划分,有着种种不同的观点,各国也不完全一致。有的国家分为五大洋,除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处大洋之外,还有南冰洋;有的国家分为三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而我国一般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这与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观点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其余依次为大西洋、印度洋,这三大洋的面积共占全世界海洋面积的88.2%,这中间北冰洋的面积最小。其实可以这样讲,洋与洋之间的任何界限都是相对的,地球上只存在一个统一的海洋。

与这么大面积的海洋相对应的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地方——陆地。大陆和海洋共同构成了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可是海洋的面积比陆地面积要大得多。根据科学家计算,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据了其中的70.8%,即3.61亿平方千米,剩余的1.49亿平方千米为陆地,其面积仅为地球表面积的29.2%。也就是说,地球上的陆地还不足三分之一。所以,宇航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而我们人类居住的广袤大陆实际上不过是点缀在一片汪洋中的几个“岛屿”而已。因此,有人建议将地球改为“水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此外,地球上的海洋是相互连通的,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是相互分离的,因此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在地球表面,是海洋包围、分割所有的陆地,而不是陆地分割海洋。

由于海洋在地球表面分布是不均匀的,这点我们可以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上看出。除了北纬45°~70°以及南纬70°的南极地区,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之外,在其余大多数纬度上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而在南纬56°~65°,几乎没有陆地,完全被海水所环绕。此外还有,南极是陆,北极是海;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是大陆集中的地方,而南半球的高纬度区却是三大洋连成一片。所以我们可以以赤道附近为标准,将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另外,我们也可以把南半球称作水半球,把北半球称作陆半球。

大陆漂移说

早在公元1620年,英国人培根就已经发现,在地球仪上,南美洲东岸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衔接在一起。到了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大洋岸弯曲形状的某些相似性,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说起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还是一个有趣的故事。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里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原来并没有大西洋,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以后,魏格纳通过调查研究,从古生物化石、地层构造等方面找到了一些大西洋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证据。结果得出,两岸的地形之间具有交错的关系,特别是南美的东海岸和非洲的西海岸之间,相互对应,简直就可以拼合在一起。对此,魏格纳作了一个简单的比喻:这就好比一张被撕破的报纸,不仅能把它拼合起来,而且拼合后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恰好吻合。

1912年,魏格纳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根据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构造和古生物等方面的相似性,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在当时,他的假说被认为是荒谬的。因为在这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七大洲、四大洋是固定不变的。为了进一步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魏格纳只身前往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探险考察,在他50岁生日的那一天,不幸遇难。值得告慰的是,他的大陆漂移假说,现在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一伟大的科学假说,以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板块学说,使人类重新认识了地球。

魏格纳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大陆漂移假说”的胜利就离开了人世,然而,由于这一学说本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肯定。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观测的一些发现,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充分的证据,使这一学说在地质学中已赢得了它应有的地位。不仅如此,魏格纳最早发现大陆漂移这一事实,还为以后的“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打下了坚实基础。魏格纳这位全球构造理论的先躯,被誉为“地学的哥白尼”而名垂千古。

P6-11

序言

浩瀚而又神秘的海洋里,有着最古老的生命,有着最绚丽的色彩,也有着最有趣的故事。人们总是对它有着无尽的向往和探索。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海洋里的生物种类有多么的丰富多彩,海洋资源又是多么的富饶。然而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我们似乎揭开了一些笼罩在海洋上的迷雾,看到了海洋“真实”的面孔,随后却有更多的不解之迷摆在人类的面前,吸引着更多的人去探索海洋的秘密。

在21世纪,只有充分利用各种海洋资源,一个国家才可以得到发展,因此,21世纪也被称为海洋的世纪。但是,如果要很好地开发海洋资源,就必须深刻地、清晰地了解它,才能为人类所利用。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海洋地理”“海洋气候”“海洋生物”和“人与海洋”。从海洋的诞生讲起,一直讲述到人类的现代化生活给海洋带来的影响。

跟我们来吧!走进美丽神奇的海洋世界,去感受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海洋故事。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洋的故事(彩图版)/人文科学知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869192
开本 16开
页数 1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2-04-01
首版时间 2012-04-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7-4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9
16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