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内容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论文集。“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系列作品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冰河·凌汛·激流·漩涡”这四部作品不仅记录了冯骥才个人的文学、文化生涯,也是近50年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5月在天津大学召开,海内外众多重磅学者、评论家、翻译家就“冰河·凌汛·激流·漩涡”这四部作品进行了学术研讨。
本书便是以论文集的形式辑录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目录
前言
王蒙·代序
文学会场
冯骥才·我们最梦想的还是文明
陈建功·共同走过觉醒时代
邱华栋·冯骥才的非虚构文学写作艺术
贺绍俊·一位行动的知识分子的“文化五十年”
李炳银·冯骥才人生的高度
谢有顺·看见比想象更困难
张抗抗·凝视与行走
白岩松·应该靠近身边的“大”
赵丽宏·困顿中的忍耐、坚持和突围
李辉·“我还有理想”
周立民·做行动的知识分子
丁晓原·一个特写历史的大写的人
房伟·一种历史理性精神的建构
李永东·重读《三寸金莲》与重返八十年代
绿茶·冯骥才的文化迭代
郭冰茹·冯骥才的意义
【俄】科罗博娃·论冯骥才作品中的“民族良心”
邱田·驰骋于天地之间的“骥才”
蒋应红·冯骥才:“我喜欢做包含未来的事”
【英】余德烁·翻译冯骥才先生的挑战与快乐
【英】米欧敏·自天津到全世界: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英译
【德】韦荷雅·略谈以冯骥才为例的当代中国作家作品的德语翻译和受众情况
【俄】罗季奥诺夫·年轻人如何翻译冯骥才:回顾俄罗斯两届翻译比赛
【越南】黎进达·冯骥才作品在越南翻译与传播浅说
【埃及】梅·阿舒尔·我们为什么要感谢生活
张舂生·原汁新瓶,重睹芳华
胡传吉·“善在那里,自家却去行他”
师力斌·非专业化写作与冯骥才的意义
孙玉芳·冯骥才先生的“天津童年”
王蔚·冯骥才:从城市到田野
张梦瑶·历史的忧思与百年文化之殇
文化遗产会场
冯骥才·人类文明之间要互相尊重,也应共同关切
潘鲁生·冯骥才——开启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纪元
赵普·天厌有长者撑
曹保明·文化的发现与文化的走进
苑利·冯骥才文化自觉理念的提出与实践
张春生·漩涡、异化与守恒
王振良·永不停止的思考与行动
向云驹·当文学进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以后
乔晓光·知识分子与村庄
郑一民·引导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旗手
樊字·影像介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思考
【法】布鲁诺·法国的雨果、梅里美、马尔罗和中国的冯骥才对遗产的保护
余未人·对理想情怀的深层抒写
徐苏斌·关于公共遗产学的思考
穆森·自觉引领开拓
王宇英·为心灵写史、为创伤立传
冯莉·个人叙事与集体记忆:一个人的文化遗产思想史
【美】谭中·中国真善美文化柳暗花明九旬海外华飘零老骥识途
(中国香港)郑培凯·冯骥才的审美意识与文化遗产保护
吴元新·心手相承
李建荣·当代田野写作学初论
【意】刘尊 [意]林玉风[意】马智飞
·历史与未来之间的文化使命
冯骥才·让我的每一步、每一个字都端正
附录:媒体相关报道一览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冰河凌汛激流漩涡--冯骥才记述文化五十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60266
开本 32开
页数 4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20-06-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616
CIP核字 2020000932
中图分类号 I206.7-53
丛书名
印张 14.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