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福建方言与文化 |
内容 | 内容推荐 福建方言历来以复杂与特殊著称,而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下,福建文化也颇具特色。语言与文化之间本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福建方言与文化》作为《福建方言》一书增订版,在基本保留原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作者近年来的十篇论文,补充了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并对全书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完整呈现作者多年来在调查研究福建方言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得,透过福建方言研究福建地域文化,反映二者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紧密关系及共同规律。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汉人入闽与福建诸方言的形成 第一节 福建的早期开发与福建的古方言 第二节 中原汉人入闽和闽方言的形成 第三节 客赣的迁徙和闽西、闽北客赣方言的形成 第四节 零星移民和其他方言的形成 附 说“闽” 第二章 社会的变迁与福建方言区的变动 第一节 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方言小区的分化 第二节 社会的交往和方言的接触、融合 第三节 省内的移民和各方言的相互穿插 第四节 福建方言的分区及其与历史地理的关系 第三章 闽人的外徙与福建诸方言的流播 第一节 闽人沿海播迁和闽方言在东南各省的分布 第二节 闽人出洋与福建方言的海外流播 第三节 客家入粤和客方言的播散 第四节 台湾的收复、开发与台湾省内的方言 附 客家的历史、文化和语言 第四章 民族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 第一节 闽方言中的古越语底层 第二节 闽南方言与马来(印尼)语的相互交流 第三节 琉球方言中的闽方言借词 附 海上丝绸之路与闽方言 第五章 福建方言与周边方言的文化关联 第一节 考察方言间文化关联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第二节 福建方言与吴方言的文化关联 第三节 内陆闽语与赣方言的接触和变异 第四节 从词汇看闽南话和客家话的关系 第六章 从方言词语看福建早期的经济文化生活 第一节 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 第二节 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生活 第三节 生活习俗 附 闽南方言与地方文艺 第七章 从方言词语看福建的传统观念 第一节 思想观念 第二节 风俗习惯 第三节 民间信仰 第八章 福建方言的文化类型 第一节 方言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方言的文化类型 第三节 福建各区方言的文化类型 附 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 第九章福建各方言区的不同地域文化 第一节 从方言看地域文化特征 第二节 闽东方言区的江城文化 第三节 闽南、莆仙方言区的海洋文化 第四节 闽北诸方言区的青山文化 第五节 闽西客家方言区的移垦文化 第十章福建方言与文化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分化与融合 第二节 继承与变异 第三节 歧异与趋同 第四节 在福建方言土壤中生长的福建语言学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福建方言与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如龙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108811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4 |
出版时间 | 2022-03-01 |
首版时间 | 2022-03-01 |
印刷时间 | 2022-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90 |
CIP核字 | 2022004633 |
中图分类号 | H177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