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亚得里亚海(文明的尽头)(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来到亚得里亚海,人们会显而易见地找到这样的答案:尽管容易被记者以及专业的战略家们所忽略,但是亚得里亚海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中欧和东欧。而随着作者在这一地区的旅行愈发深入,他便愈发清晰地发现,西方与东方的划分在亚得里亚海海岸线面前不堪一击,两者不分彼此互相交织在一起。天主教与东正教,东正教与伊斯兰教,西罗马与东罗马,地中海与巴尔干,在亚得里亚海交汇,整个欧洲的精华也萃取于此,它甚至可以视为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目录 序曲 具体而微的寰球 第一章 里米尼 石雕上的欧洲 第二章 拉文纳 狄奥多里克和但丁是如何塑造西方的 第三章 威尼斯 弗雷泽的金枝和命运的失败 第四章 的里雅斯特 意大利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第五章 皮兰、科佩尔、卢布尔雅那和里耶卡 现代早期在等待着我们 第六章 萨格勒布、斯普利特、科尔丘拉和杜布罗夫尼克 “国家并没有刻入物性之中” 第七章 科托尔、波德戈里察、地拉那和都拉斯 欧洲中心? 第八章 科孚 典型的难民经历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导语 一端孕育文明的曙光,一端深陷动荡的炼狱,6国17城的亚得里亚海“文化苦旅”,读懂亚得里亚海,读懂西方文明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影响并改变美国数任总统思维和决策的“行走的思想者”、畅销书《巴尔干两千年》《地中海三千年》作者重磅新作。 文明史的叙事框架,全球史的分析视角:从历史、哲学、文学、建筑、艺术等多元视角出发,一段揭示文明碰撞与冲突、更迭与融合的“冰与火之歌”。 精装内外双封,精选高清彩插,烫印工艺打造。 书评(媒体评论) “(卡普兰)让遥远的过去在今天发出回响……(他 )所阐述的内容详实而简明。” ——《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一位具备非凡智慧和超凡热忱的作家……以简明易 懂的方式写活了历史。” ——《旧金山纪事报》 “博学而无畏……(卡普兰)是一位眼力、脚力、笔 力兼具的旅行者,引领着读者走向他所选取的任何地方。 ” ——《纽约时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亚得里亚海(文明的尽头)(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罗伯特·D.卡普兰 | 
| 译者 | 译者:赵秀福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612652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1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10 | 
| 出版时间 | 2022-02-01 | 
| 首版时间 | 2022-02-01 | 
| 印刷时间 | 2022-0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80 | 
| CIP核字 | 2021016929 | 
| 中图分类号 | K1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南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