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呼兰河传(青少版原著无障碍阅读版)/领跑者新课标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呼兰河传》以作者萧红自身的童年回忆为线索,通过描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今哈尔滨市呼兰县)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在艺术表现上,《呼兰河传》是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却没有主角;虽然叙述故事,但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说俨然一体却又可以各自独立。可以说不但是小说,还是散文、叙事诗。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内容推荐

  《呼兰河传》描写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这个地方,有明亮的天空、美丽的后花园、慈祥可爱的老祖父和自由自在的童年,有“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和在后花园里拔草等栩栩如生的情节。书中还再现了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和老百姓吃瘟猪肉之间的微妙关系;十字街上拔牙的洋医生、胡同里卖麻花的和粉坊里挂粉条的人的生活情况;小团圆媳妇在愚昧和迷信的当地人的折磨下的悲惨遭遇。这些生动的情节和故事时而引人发笑,时而发人深思,时而触目惊心。《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目录

平凡之城

小城中的盛举

我家的大花园

荒凉的家

小团圆媳妇

有二伯

冯歪嘴子

尾声

阅读自我测试

试读章节

这两个学校,名目上虽然不同,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分别的。也不过那叫作农业学校的,到了秋天把蚕用油炒起来,教员们大吃几顿就是了。

那叫作高等小学的,没有蚕吃,那里边的学生的确比农业学校的学生长得高。农业学校的学生开头是念“人、手、足、刀、尺”,顶大的也不过十六七岁。那高等小学的学生却不同了,吹着洋号,竟有二十四岁的,在乡下私学馆里已经教了四五年的书了,现在才来上高等小学;也有的在粮站里当了二年的管账先生,现在也来上学了。

这小学的学生写起家信来,竞有写道:“小秃子闹眼睛好了没有?”小秃子就是他的八岁的长公子的小名。次公子、女公子还都没有写上,若都写上怕是把信写得太长了。因为他已经子女成群,已经是一家之主了,写起信来总是多谈一些个家政,姓王的地户的地租送来没有:大豆卖了没有、行情如何之类。

这样的学生,在课堂里边也是极有地位的,教师也得尊敬他,一不留心,他这样的学生就站起来了,手里拿着《康熙字典》,常常会把先生指问住的。万里乾坤的“乾”和乾菜的“乾”,据这学生说是不同的。乾菜的“乾”应该这样写“乾”,而不是那样写“乾”。

西二道街上不但没有火磨,学堂也就只有一个,是个清真学校,设在城隍庙里边。

其余的也和东二道街一样,灰秃秃的,若有车马走过,则烟尘滚滚,下了雨满地是泥。而且东二道街上有大泥坑一个,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那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冲了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一落了去,天一晴了,被太阳晒出来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时那泥坑也就越晒越纯净,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儿什么来似的。若是一个月以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质度更纯了,水分完全被蒸发走了,那里边的泥又粘又黑,比糨糊还粘;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油亮亮的,哪怕苍蝇蚊子从那里一飞也要被粘住的。

小燕子是很喜欢水的,有时误飞到这泥坑上来,用翅子点着水,看起来很危险,差一点儿没有被泥坑陷害了,差一点儿没有被粘住,赶陕地头也不回地飞跑了。

若是一匹马,那就不然了,非粘住不可。而不仅仅是粘住,而且把它陷进去,马在那里边滚着、挣扎着,挣扎了一会儿,没有了力气那马就躺下了,一躺下那就很危险,很有致命的可能。但是这种时候不很多,很少有人牵着马或是拉着车子来冒这种险。

这大泥坑出乱子的时候,多半是在旱年,若两三个月不下雨,这泥坑子才到了真正危险的时候。在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越下雨越坏,一下了水好像小河似的了,该多么危险,有一丈来深,人掉下去也要没顶的。其实不然,呼兰河这城里的入没有这么傻,他们都晓得这个坑是很厉害的,没有一个人敢有这样大的胆子牵着马从这泥坑上过。

可是若三个月不下雨,这泥坑子就一天一天地干下去,到后来也不过是两三尺深,有些勇敢者就试探着冒险地赶着车从上边过去了;还有些次勇敢者,看着别人过去,也就跟着过去了。一来二去的,这坑子的两岸,就压成车轮经过的车辙了。那再后来者,一看,前边已经有人走在先了,这怯懦者比之勇敢的人更勇敢,赶着车子走上去了。

谁知这泥坑子的底是高低不平的,人家过去了,可是他却翻了车子。

车夫从泥坑里爬出来,弄得像个小鬼似的,满脸泥污,而后再从泥中往外挖掘他的马,不料那马已经倒在泥污之中了。这时候有些过路的人,也就走上前来,帮忙施救。

这过路的人分成两种,一种是穿着长袍短褂的,非常清洁,看那样子也伸不出手来,因为他的手也是很洁净的。不用说那就是绅士一流的人物了,他们是站在一旁观看的。

看那马要站起来了,他们就喝彩,“噢!噢!”地喊叫着;看那马站不起来,又倒下去了,这时他们又是喝彩,“噢噢”地又叫了几声,不过这喝的是倒彩。

就这样,马要站起来而又站不起来地闹了一阵之后,仍然没有站起来,仍是照原样可怜地躺在那里。这时候,那些看热闹的觉得也不过如此,也没有什么新花样了,于是星散开去,各自回家去了。

现在再来说那马还是在那里躺着,那些帮忙救马的过路人,都是些普通的老百姓,是这城里担葱的、卖菜的、瓦匠、车夫之流。他们卷卷裤脚,脱了鞋子,看看没有什么办法,走下泥坑去,想用几个人的力量把那马抬起来。

结果抬不起来了,那马的呼吸不大多了。于是人们着了慌,赶快解了马套。从车子把马解下来,以为这回那马毫无担负地就可以站起来了。

P17-19

序言

世界文学巨匠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是前人智慧与经验的沉淀,是我们人类社会历经沧桑变化的记载。因为书籍,我们向往冒险,一路高歌,历经艰险直到世界尽头;因为书籍,我们渴望光明,身陷绝境也要不断进取,满怀信念;因为书籍,我们审阅生命,百年之后不因碌碌无为而感慨羞愧;也同样因为书籍,我们才能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前行。书籍给人以知识,而知识赋予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总需要书籍给予我们心灵上的振奋,指点我们人生的方向。书,就像黑夜中的灯塔,光明虽不耀眼夺目,却可以穿透迷雾,使我们航行于人生的海洋上,却不至于迷失方向。读一本好书,就像拜访一位名师。听他的谆谆教导,让思想与他一路远行。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志。我们总是需要各式各样的书籍,带我们领略多姿多彩的世界。

而我们编纂的《领跑者·新课标经典文库》就是这样一场阅读的盛宴,一次千奇百怪的漫长旅行。从古老东方哲思睿智的《论语》,到润物无声的《爱的教育》,我们既能有幸见证三国战争的宏大壮阔,又能和冒险者一起翻山越岭,见识远离世俗的独特风景;这其中,有斯威夫特辛辣犀利的无情讽刺,也有老舍先生柔声细语的深隋诉说。我们从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中精心筛选出一些我们认为最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作品,在此呈现给大家。只有阅渎,才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而阅读经典,更能带给我们思想的升华。一书在手,就像与作者共处一室,探讨人生的真谛。但作者毕竟离我们的年代久远,所以本书的编者对经典作品进行了些许改动,以迎合当代青少年群体的阅读需要,也同样删减了一部分混淆视听的时代片段。我们坚信,这样对作品的改写,更能使我们的读者领略作品的精华与风貌。

最后,衷心希望各位读者能将这套丛书当作一把钥匙,开启思想中的宝藏,唤醒头脑中的巨人。和作品一起,品读经典、领略外面世界的宏伟壮阔,在人生的道路上,领先起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呼兰河传(青少版原著无障碍阅读版)/领跑者新课标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343532
开本 16开
页数 2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2013281620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2: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