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院士在金华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院士在金华》聚焦金华院士群体,以及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院士风采、成就,院士与金华的深情厚谊。金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历来为文化礼仪之邦,素有“小邹鲁”之美誉。金华院士是金华的骄傲,金华院士群体的独特资源,形成了极富区域特色的金华院士文化。每一位院士都好比一座宝贵的矿藏,而科学家的生平故事往往最为深动。《院士在金华》为在金华的院士立传,抒写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献身科学、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甘作奉献的人生情怀,描述他们丰富多彩的奋斗之路和异彩纷呈的内心世界,展现金华科技软实力,助力金华发展。 目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永祺:金华人对科学探索的执着和追求,让我印象深刻薛永祺院士的金华“科技情缘” 朱位秋:在人才引进观念革新方面尽力为金华服务 龚昌德:金华很美适合做学问,我选择留下金华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德国小城哥廷根值得学习 麻生明:我愿像徐霞客,在科学世界里写“游记” 潘建伟:“潘之队”成了世界量子领跑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点赞金华“蒸蒸日上” 周丰峻:80岁高龄依然奔波在防护战线最前沿院士助力金华打造全国玄武岩纤维产业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基地 潘德炉:潘德炉院士金华开讲开学第一课 龚晓南:为地基“把脉问诊”院士国庆回家把脉家乡发展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蒋庄德:蒋庄德院士专家工作站花落武义 陈勇:如何升级垃圾分类“金华模式”2.O版本陈勇院士 在金华实践“城乡矿山” 吴志强:金华这个被遗落的文化旧址,中国工程院院士连呼“太棒了”兰溪籍院士吴志强院士大讲坛上掷地有声——保护古建筑,不是为了历史,而是为了城市的明天 潘复生:春节前夕,院士送来特别的新年祝福 带专家团队回乡助力发展 王金南:深山出院士环保领军人年复一年,“寻味”家乡的变与不变拥抱“科学春天”献身“美丽中国”——武义籍院士王金南用知识改变命运报效国家的故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院士在金华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编者:金华市科学技术协会//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82756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3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05 |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10 |
| CIP核字 | 2019108267 |
| 中图分类号 | K82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40 |
| 宽 | 165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