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刘大年集(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刘大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本书所选大多是先生在90年代写作的,反映了先生在最近10年的学术思考和学术发展。内容分6部分: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宏观思考,关于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关于抗日战争及其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明相结合的问题。而8万字的《评近代经学》是先生晚年最后一篇重要文章。 目录 编辑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代前言) 一 引论 当前近代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中国近代史的两条线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与世界的关系 二 历史关键(上) 孙中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论辛亥革命的性质 三 历史关键(下) 民族的胜利,人民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几个问题 理论与事实——《中国复兴枢纽》引言 天壤公言录 七十年与四十年 照唯物论思考 四 思想文化(上)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郭沫若 范文澜与历史研究工作 杨秀峰《历史动力学说之检讨》重印记 吕振羽与中国古代史研究 翦伯赞——革新派先贤祠中的一员——纪念翦伯赞诞辰100周年 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历史要分析——谈《胡乔木文集》第二卷阐述的历史方法论 毛泽东评《二十四史》 五 思想文化(下) 评近代经学 六 外录 山长水又远,佳景在前头——对齐赫文斯基院士的祝愿 讲座元老 西京大师 可敬的日本友人——山田一郎 作者著述要目 作者生平年表 附录:战士型的学者 学者型的战士——记刘大年的学术生涯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刘大年集(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2884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9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81 | 
| 出版时间 | 2000-12-01 | 
| 首版时间 | 2000-12-01 |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730 | 
| CIP核字 | 200054321 | 
| 中图分类号 | K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