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海河巡盐(国博藏所谓潞河督运图天津风物考)/天津记忆/问津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一幅藏在“国博”的国宝画卷,最近被天津一群文史爱好者发现应该是描写三百年前天津市井街貌的一幅写实作品,所谓“督粮”不过是“巡盐”而已。几位作者从不同视角解析了这幅画卷的本来面目,罗列大量史实试图揭开这幅图卷的真相及入藏“国博”过程背后不被人知的隐秘。本书代表了目前天津文史界对《潞河督运图》长卷研究的整体水平,问世后,将对历史上的这件公案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对本属天津历史文化遗产的回归,亦能起到极大的拨乱反正作用。 作者简介 高伟,天津人。曾任《天津民建》副主编、天津市档案馆方言建档工程专家组成员、《天津方言词典》常务编审,现为天津师范大学地理文化学院兼职研究员、天津中华文化学院顾问、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著有《胡同里的叫卖》等。在报刊发表各类文章三百余篇。 目录 序一:我对所谓《潞河督运图》的认识/陈克 序二:从所谓《潞河督运图》说开去/谭汝为 引言:“潞河督运”实是“海河巡盐 一、北浮桥与钞关 二、侯家后与估衣街 三、盐院衙门与单街子 四、三岔河口与玉皇阁 五、大口摆渡与三取书院 六、粮店街与天后宫 七、东浮桥与掣盐厅 八、盐坨与盐汛 九、炮台与皇船坞 十、海漕与紫竹林 尾声:“冯跋”与“朱跋 附一:街上流行“红帽子 ——从所谓《潞河督运图》看三百年前天津时尚 附二:三岔河口的变迁 附录 是通州还是天津 ——《潞河督运图》到底画的是哪里/陈克 一图尽展津门美 ——所谓《潞河督运图》中的津门五景/张显明 也说所谓《潞河督运图》画的是天津/张诚 冯应榴《自书潞河督运图后》浅释/张诚 从《顾颉刚日记》看所谓《潞河督运图》出笼始末/张诚 “无头画”是怎么流人“国博”的 ——所谓《潞河督运图》的传奇来历/周醉天 后记/高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海河巡盐(国博藏所谓潞河督运图天津风物考)/天津记忆/问津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高伟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630529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6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86 |
CIP核字 | 2018287768 |
中图分类号 | K892.421 |
丛书名 | 天津记忆 |
印张 | 7.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09 |
宽 | 144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