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深度118(苏州日报深度专栏年编2019)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为《苏州日报》新闻专栏“深度118”栏目文章汇总读物,内容涵盖苏州时政、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着眼于在改革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总结苏州经验,透视发展短板,提出对策与思路,并试图勾勒出一幅新闻背景和语境下的新“姑苏繁华图”。
目录
守望初心
跨出实验室走近“泥腿子”
方言文化传承能不能“嗨”起来?
看见亚洲文明里的苏州印记
苏州“地下城”探秘报告
以心为灯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光明
1949,这群不留名的英雄带来春天
公益裂变让向善成为“顶级流量”
中餐革命在“明厨亮灶”间燃起星火
让这一亿人争着把苏州带回家
苏派“六艺”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
转角遇到商战:家门口就是便利店的江湖
“希望的田野”成就最美的青春
“踩界”的小镇有跨省“朋友圈”
守住每座古镇“有趣的灵魂”
“守护江滩江堤就是守家”
“苏南公铁水”在这连通全球
苏州制造业“亩产英雄”传
“老字号”有“新活法”
向上向善这座城始终蓬勃如火
“创二代”十年破壁始惊人
“海棠花红”之种花攻略
程开甲的乡愁
看这些人家,各有各的出色
免费线上教育苏州进行时
从“工人”到“人才”的蝶变记
苏园三记:私人造园“同途殊归”
抓“关键少数”重公众参与促行政复议
五百列“苏满欧”铿锵新丝路
“四维”生长苏州探索“造地”新法
四大代码打造“浮生六记”IP平台
—百个小院的形散神聚”
极速救治这里随时是尖峰时刻
移动互联大浪中掀起“银发潮”
警务双城记:苏州网深圳云”
G60科创走廊有苏州“黄金点”
他们每天开车绕赤道20圈
桂花分:“好人指数”遇三难困境
为处方药零售“三国杀”开出一剂“隆中对”?
苏州古籍“寿千年”后新“活法”
“书记主播”让基层党建“网红”起来
苏州新零售商战“硝烟四起”
这张纸,打开怒放的青春
苏州被撤并镇“整容”“强身”四问
“水墨丝路”续写吴地今古传奇
苏州园林的保护开放史
苏州地方立法二十五年亲历者说
消失的地平线:苏州高楼风云录
治古城区“停车难”的方子这样开
乡村振兴“水文章”之苏州段落
长三角经济版图上的“太湖”地名考
太湖三山岛“燃料困局”波折记
开栏的话(代后记)
序言
守望初心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技术至上的时代。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与知识的更新瞬息
万变。“两微一端”的移动屙性,让指尖阅读越来越成为
人们的习惯优先。
在这场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中,在传媒生态重
构的变局中,作为纸媒、身为报人,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本
领恐慌。
倒逼之下,我们寻求自我变革,补足短板,奋力负重
前行;恐慌之余,我们重新审视自我价值,延伸长板,聚
力高位突破。
有了“新木桶理论”“针尖思维”的加持,跨过“流
量为王”的喧嚣,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技术可以带来
速度和广度,而内容更需要深度、高度和温度。
显然,这是党报的“先天属性”,也是《苏州日报》
的拿手好戏。
2018年5月31日,星期四。《深度118》栏目正式问世
。从那天起,《苏州日报》上的这个栏目每周会如约而至
。每一期栏目,都会带着读者触摸一个深度、高度和温度
构成的新三度空间里的“苏州画像”。
本书共收录51篇栏目稿件。开栏之作《太湖三山岛“
燃料困局”波折记》,聚焦民生,道出了太湖孤岛的发展
之困,尤为接地气;近期的一篇《看见亚洲文明里的苏州
印记》,契合时宜,展现了文明对话的生动注脚,堪称“
高大上”。此外,《乡村振兴“水文章”之苏州段落》《
“守护江滩江堤就是守家”》《“踩界”的小镇有跨省“
朋友圈”》等文章,讲述了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长三
角一体化背景下的“苏州故事”。
《深度118》栏目,力争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真实的
苏州”。
我们也趁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心中的《深
度118》”。
栏目的名称是三个数字1、1、8,有两层寓意:一是为
了纪念每年11月8日的记者节,这代表着我们的职业态度和
理想。我们始终立足市民关注的热点,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用客观事实记录城市的发展印记。二是苏报集团的新家
——苏州新闻大厦,地址是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八
达街118号,这里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抱负。我们将积极拥
抱融媒时代,主动谋求转型,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
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
作。
《深度118》更是我们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教育实践的练兵场。栏目开办以来,在苏报集团融媒编
委会的统一策划下,各中心、各部门记者轮番上阵,大家
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等基层一线,用一篇篇带着“泥
土气”、冒着“热气”的稿件,把增强“四力”教育实践
转化成“走心”“入脑”的具体行动。
最后,让我们重温—下《深度118》开栏的话,这也正
是我们的初心表达:在信息高度密集、传播极度迅速的资
讯海洋中,作为职业新闻人,苏报记者一直没有放弃对于
“深度”的追求。深度报道,也—直是《苏州日报》的“
重拳”和“王牌”。我们期待,通过这个叫《深度118》的
小栏目,能在媒体发展的新时代,创造我们的新辉煌。
唯有初心,方得始终。
我们坚信,这同样可以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
本文作者为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苏州日报
》总编辑
导语
本书共收录51篇栏目稿件。开栏之作《太湖三山岛“燃料困局”波折记》,聚焦民生,道出了太湖孤岛的发展之困,尤为接地气;近期的一篇《看见亚洲文明里的苏州印记》,契合时宜,展现了文明对话的生动注脚,堪称“高大上”。此外,《乡村振兴“水文章”之苏州段落》《“守护江滩江堤就是守家”》《“踩界”的小镇有跨省“朋友圈”》等文章,讲述了乡村振兴、长江大保护、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苏州故事”。
后记
有深度的文字值得深读
《苏州日报》的一个新栏目——《深度118》今天开张
了!
据说,目前人类“裸潜”的纪录是116米,是由一个新
西兰人身穿特制硅涂层潜水服,不穿蛙鞋、不带呼吸器,
以蛙泳方式不断下潜,深人大西洋海面下116米创造的。这
种潜水方式叫作“自由沉浸”。在深潜过程中,潜水者往
往会因氮麻醉而几乎失去行动能力,因此要求潜水者胆大
心细、意志坚强。
在信息高度密集、传播极度迅速的资讯海洋中,作为
职业新闻人,苏报记者一直没有放弃对于“深度”的追求
。深度报道,也一直是《苏州日报》的“重拳”和“王牌
”。我们期待,通过这个叫《深度118》的小栏目,能在媒
体发展的新时代,创造我们的新辉煌。同时,我们也深信
,某一天,人类会继续创造“自由沉浸”的新纪录——达
到甚至超过118米!
原载《苏州日报》201 8年5月31日A01版
精彩页
有深度的文字值得深读
《苏州日报》的一个新栏目——《深度118)今天开张了!
据说,目前人类“裸潜”的纪录是116米,是由一个新西兰人身穿特制硅涂层潜水服,不穿蛙鞋、不带呼吸器,以蛙泳方式不断下潜,深人大西洋海面下116米创造的。这种潜水方式叫作“自由沉浸”。在深潜过程中,潜水者往往会因氮麻醉而几乎失去行动能力,因此要求潜水者胆大心细、意志坚强。
在信息高度密集、传播极度迅速的资讯海洋中,作为职业新闻人,苏报记者一直没有放弃对于“深度”的追求。深度报道,也一直是《苏州日报》的“重拳”和“王牌”。我们期待,通过这个叫《深度118》的小栏目,能在媒体发展的新时代,创造我们的新辉煌。同时,我们也深信,某一天,人类会继续创造“自由沉浸”的新纪录——达到甚至超过118米!
原载《苏州日报》201 8年5月31日A01版
方言文化传承能不能“嗨”起来?
上海乔家路,一条民国范十足的老街。最近,这条老街突然红了,不少人专门来“打卡”。
乔家路的走红,缘于一首用江浙沪方言表演的MV。在这首MV中,来自苏州、上海、杭州、宁波、嘉兴和宜兴的7名年轻人齐聚乔家路,用吴侬软语唱起了RAP。这首Mv在网上一经发布,就在吴语区引起轰动。这是继去年某古装剧中的“苏州话”之后,吴方言再一次引发的大流量事件———前者被集体吐槽,而后者则赢得—片掌声。
在这两起网络事件中,虽然网民们的态度截然相反,但他们表达的是同一种情绪:吴语区的原住民们对母语日渐衰微的焦虑。
在苏州,人们已经能够切身感受到苏州话的衰微。随着苏州话应用场景的日渐减少,建立在苏州话基础上的地方传统文化,诸如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也正面临着传承危机。
去年,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中国长沙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19年为“国际—衣土语言午”。在此背景下,“饶舌版”吴侬软语,或许能为苏州话以及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探索出一条“互联网+”与“方言+”相结合的新路径。
一群年轻人
“包邮区天团”把长三角一体化用方言唱给你听 这首MV的策划者刘良骥是土生土长的上海说唱歌手。早在2014年,刘良骥就尝试把说唱与上海话结合起来,因为他感觉上海话已经到了“濒危”的程度,“我有责任以自己的方式来保卫上海话”。渐渐地,刘良骥发现吴语方言正在长三角各地集体衰退。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组织一支使用吴语方言的“嘻哈战队’。去年下半年,他通过人托人的方式,先后找到了杭州的钟祺和汪能、苏州的徐逸霖、嘉兴的何淼、宁波的任均辉、宜兴的孙羽飞。
今年春节后,这首融合了6种吴语方言的说唱歌曲制作完成。歌曲在网易云音乐首发后,反响很不错。刘良骥认为,要趁热打铁,拍一首MV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在上海公益视频团队“零壹公社”的支持下,MV在乔家路开机。MV上线后,立刻成为“爆款”,刘良骥的微博被点击了近400万次,全网点击量总计近50007Y次。
7名歌手都来自江浙沪,因此网友戏称他们是“包邮区天团”。刘良骥等人觉得这个名字挺好,于是就直接拿来使用。
刘良骥表示,“包邮区天团”能够成型,首先是因为大家语言相通、文化相近,此外和长三角一体化不无关系,“可以说,我们在草根文化层面实践了长三角一体化”。
事实上,这首MV的歌词中也有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影子:“我们联手都是个A司,苏州杭州Rap Paradise(说唱天堂)”,“杭州跑到上海,先到嘉兴转个弯”,“上海朋友来吃晚饭,两个钟头动车高铁准时来到(宁波)南站……”
刘良骥说,他们将联合更多长三角城市的说唱歌手,共同为吴语方言“发声”。
—桩尴尬事
“普通苏州话”和“苏州普通话”。平时都说得越来越少
在接到刘良骥的邀请时,徐逸霖很没底气。一来,之前自己从来没有尝试过用方言说唱;二来,他觉得自己的苏州话并不标准。这个20岁的苏州小伙子坦言,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说苏州话的时候很少,而且在说苏州话前,要先在脑子里用普通话“转译”—下才行。
双塔街道网师巷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魏巍,对苏州话的式微深有感触。网师巷社区曾打算在小朋友中推广昆曲,后来社区工作人员在摸排情况时发现,这个设想目前根本无法实施:在本地孩子中,有一半不会说苏州话;另一半会说的,也大都是“普通苏州话”——用苏州话的发音说普通话的词汇,他们的爷爷奶奶则在说“苏州普通话”——用普通话发音说苏州话词汇,“脚馒头”“手节头”……
苏州大学汉语方言学专家汪平教授在《普通话和苏州话在苏州消长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对70%的学生来说,普通话已取代家乡话成为更运用自如的交际工具。”民革苏州市委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苏州,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时使用普通话;70%的年轻人只是羡慕别人能讲苏州话,却没有主动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汪平认为,苏州话的衰落,在于应用场景越来越少,“我一直主张苏州人在日常生活中说苏州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深度118(苏州日报深度专栏年编2019)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编者:苏报集团融媒编委会
绘者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613757
开本 16开
页数 3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84
CIP核字 2019102605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