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归途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了两代电力人坎坷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程中,在不同时期,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国家强大敢于拼搏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作者简介 杨梅莹,女,鲁迅文学院第二届电力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主要创作小说、报告文学、散文,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百万字。发表中篇小说三部曲《追着太阳到天边》《明月作证》《今夜星光灿烂》。出版长篇小说《仰望长空》。有作品被《中国家风》和《2018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收录。曾获电力文学奖;国资委“国企好故事”散文奖;获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文学创作奖。2019年入选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供职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阿勒泰供电公司。 目录 《归途》无目录 导语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电力文学艺术协会、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国家电网报》《脊梁》杂志联合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风华·光明颂歌”征文活动。长篇小说《归途》为该活动征文作品,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职工文学重点选题作品,被列入新疆文艺奖励扶持项目。《归途》讲述了一辈辈疆北人建设边疆、守卫国土的永恒记忆;一代代疆北人矢志不渝、装点春秋的动人故事。 精彩页 一 一九八二年。 立冬后的铁克吐尔玛斯村格外冷,用泼水成冰来形容不为过。村子在疆北县东北边。 疆北人少,全县总人口不足2万人,而疆北面积之大相当于一个浙江省。铁克吐尔玛斯村是个不足两百人的小村子。 陆地是在立冬前一个礼拜辍学的。为这事,他偷偷哭过好几回,说是男儿有泪不轻弹,陆地那是心痛的。 陆地是有理想的,他拼命学习,是想考上电力学校。陆地的想法很多,也很大,他想以后让疆北人都用上电。这个想法陆地除了给上官凝雪说过,再没人知道,怕说出来别人笑话他。尤其陆海山,他会骂他“痴心妄想”,然后,时不时刺挠陆地。 陆海山是陆地的父亲。他对陆地很冷淡,从小陆地没见过他几回好脸色。陆地小时候怕他,大了讨厌他。他是他的亲儿子。 陆海山反对陆地上学,说上了也白瞎,就是多认识几个字,到头来还得在地里刨食吃。母亲江秋云坚持让陆地上学,为这事,没少跟陆海山卜仗。在江秋云的坚持下,陆地才有现在的学业。 辍学也是没辙,家里情况实在糟糕。陆海山腿折了,出不了工。 1982年,铁克吐尔玛斯大队试点分组承包,六户为一个联产承包组。铁克吐尔玛斯村之前叫东风17队,是1982年阳历新年后改的。 铁克吐尔玛斯村分为一、二两个小队。陆海山家在二小队。 陆海山所在的联产承包组计划撸起袖子大干一番,提高各家的收人。利用每个人的所长,有的放矢组织生产。除种田以外,他们搞副业,如房屋修缮、渠道维修、砖厂打工等等。冬季,天寒地冻,庄稼地里没活,也没其他副业,组里每家出一男劳力去苇湖割芦苇。 疆北人把芦苇叫苇子。 距离铁克吐尔玛斯村十五公里有一湖,因生长芦苇得名苇湖,连片的芦苇一眼望不到边。 苇湖在浩瀚的戈壁滩上,自然生长。 疆北县造纸厂收苇子。卖给造纸厂的苇子价格不是太好,一公斤两毛钱。他们将一部分苇子送到造纸厂,换点现金。另一部分留下,趁农闲时间编成苇帘子。 疆北农村盖房,屋顶要铺苇帘子。一是保暖,二是屋顶密封。苇帘子价格比造纸厂收购苇子的价格高出三倍。 陆海山的腿是给造纸厂送苇子时摔断的。往造纸厂送苇子轮班来,两人一组,其他人留在苇湖割苇子。拉苇子的车是牛车,一人一辆。先是将割下的苇子打成捆,然后,将成捆的芦苇两捆对头一层层摞在车厢,垛得足有两米高。一根粗麻绳把高高的芦苇捆扎得结结实实。赶车人坐在芦苇垛,手里拿根缰绳。牛识路,去过一次造纸厂,后面的路它自个会走。在去造纸厂送苇子的路上,牛车过土坎,陆海山没坐稳,从芦苇垛上摔下来,腿骨骨折。 联产承包组搞副业,陆家不出人不行。陆海山让陆地回来顶替他。 江秋云不愿让陆地辍学。但是,陆家不出人,陆家在组里就挣不到工钱,可能连口粮都分不到。最严重的,到了后期,联产承包重组,没人会愿意跟陆家一起联包。 家里的状况容不得陆地自私。江秋云也没办法再坚持下去。 二 陆家位于铁克吐尔玛斯大队最北边的斜坡上。 三间土打垒的土房,两明一暗。窗户是木制格子式的玻璃小窗。墙体是草泥的,在黄泥里掺了麦秸抹在土打垒的墙上。房子旁边有一间简易的牛棚,板坯门有指头宽窄的缝隙。光从缝隙里钻进牛棚,长长地斜射在地上。地上有牛粪和草屑。一头白肚皮的老黄牛是陆家的全部家当。老牛已过七岁生日。在铁克吐尔玛斯,牛是说年龄的。明白人掰开牛嘴瞅两眼牙齿,就能判断出牛的年龄。 这头牛实在太老了,陆海山想换头青壮牛,但是,家里的钱捌饬不开,换牛的事就这么一直撂着。其实,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老牛宰杀了卖肉,赚了钱再买头牛。这办法太残忍,陆海山下不了决心,毕竟老黄牛跟了他七年。他跟它有感情。 牛棚门边竖着一辆架子车,车轱辘被卸去。或许是日晒雨淋,车板旧白。牛棚屋顶摞了整整齐齐的葵花秆,是陆家烧饭用的柴。牛棚西边有一间土打垒的房框,垛了青草和麦秸,这是牛饲料。 陆家的院子很大,足有一亩地。院子东面有个菜同,与房屋遥遥相对。菜园东墙是邻家院墙,南墙是别家房舍,西北两面围了篱笆。 冬天,疆北爱下雪。隔三差五地下。陆地去苇湖割芦苇前,把院里的雪扔进菜园。他在给江秋云减轻负荷。陆地在疆北上学的时候,院里的雪是江秋云打扫。 江秋云先是在雪地上铲出一条路,一米左右,从房门口延伸到院门外。 上官凝雪到陆家是下午六点多钟。入冬后,疆北的白昼越来越短,短到只有一天的三分之一。因为夜长昼短,冬季又没体力活,社员都在家“猫冬”。 冬天,陆家每日开两顿饭。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归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梅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8609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9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56 |
CIP核字 | 2021212481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2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1 |
宽 | 165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