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道”者,防闲卫道也。以闲道录为名之书即有万表、沈寿民、熊赐履等人所着多种。沈寿民摘录经史之中反对释、道二家之言论,编成闲道录十六卷。此书之编纂,正当明末清初“天崩地解”之际。作为前明遗民,沈氏流离转徙於浙东山中。是故此书之宗旨,在“救人心而维风俗”,亦必有易代之际士人共有的反思之意。
闲道录原稿十六卷,雍正时,沈寿民之孙沈廷璐刊刻时又增补沈氏及其友朋门生诗文杂着至二十卷。分体(语录、论、书、序、辩、议、诏令、奏疏、传记等)排列,各体之中又依时代先后编次。
| 图书 | 闲道录(宋元明清哲学类)/中外哲学典籍大全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闲道”者,防闲卫道也。以闲道录为名之书即有万表、沈寿民、熊赐履等人所着多种。沈寿民摘录经史之中反对释、道二家之言论,编成闲道录十六卷。此书之编纂,正当明末清初“天崩地解”之际。作为前明遗民,沈氏流离转徙於浙东山中。是故此书之宗旨,在“救人心而维风俗”,亦必有易代之际士人共有的反思之意。 闲道录原稿十六卷,雍正时,沈寿民之孙沈廷璐刊刻时又增补沈氏及其友朋门生诗文杂着至二十卷。分体(语录、论、书、序、辩、议、诏令、奏疏、传记等)排列,各体之中又依时代先后编次。 目录 序 序 闲道录校订姓氏 凡例 卷之一 程氏遣书摘 卷之二 朱子文语垆 卷之三 论 卷之四 书上 卷之五 书下 卷之六 序 卷之七 辨上 卷之八 辨下 卷之九 议、原、问、答、对、诫、诠、解 卷之十 疏奏、封事、上书、表、策、劄子 卷之十一 诏、令、谕、教 卷之十二 记 卷之十三 传、行状、年谱、石表辞 卷之十四 言行录 卷之十五 诸子 卷之十六 谱 卷之十七 类编 卷之十八 摘稿 卷之十九 诗 卷之二十 补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闲道录十六卷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闲道录(宋元明清哲学类)/中外哲学典籍大全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明)沈寿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9534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9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7 |
| 出版时间 | 2022-03-01 |
| 首版时间 | 2022-03-01 |
| 印刷时间 | 2022-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66 |
| CIP核字 | 2022025225 |
| 中图分类号 | I214.8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21 |
| 整理 | 整理:雍繁星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