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致我的兄弟 |
| 内容 | 内容简介 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于莎士比亚带有传奇色彩的诗剧《冬天的故事》。《冬天的故事》讲述的是西西里国王因为忌妒、猜疑,从而导致兄弟反目,众叛亲离,在经过十多年的痛苦遭遇后,终于幡然省悟,终苦尽甘来,皆大欢喜。桑达克借用了莎士比亚这部传奇剧中关于兄弟的主题,以童话加插图的形式,表达了与其去世的哥哥在天国相聚的愿望,而其中的某些细节,如故事的背景地之一波希米亚,也来自于《冬天的故事》;盖伊与大熊的对话,“对我来说悲伤的谜好。我有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冬天的谜——我要悄悄告诉你——小的蟋蟀也别想听见”亦脱胎于《冬天的故事》中西西里国王的儿子与母亲的对话;盖伊被大熊吞噬,在《冬天的故事》中也有类似的描写,只不过被熊吞噬的是国王的一个忠臣。桑达克想要告诉孩子们的是: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国的话,那么只有在经历了常人难以经历的磨难之后,才能进入天国。这也是桑达克一贯的创作思想,他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理想的境界不是唾手可得的。 作者简介 他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作品《山羊兹拉特》(纽伯瑞银奖)插图,还为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获得者门德·昂的作品《校舍上的车轮》(纽伯瑞金奖)等多部作品绘制过插图。 桑达克于1964年以《野兽国》一书获凯迪克金奖;1970年获国际安徒生插画奖;为表彰他的整体创作,198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其罗兰·英格斯·怀尔德奖;1996年获美国国家荣誉艺术奖章;2003年荣获国际林格伦儿童文学奖。 编辑推荐 桑达克写作本书的灵感来自莎士比亚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冬天的故事》,其中的插画创作则受了威廉·布莱克的影响。本书讲的是两兄弟的故事,他们一个叫杰克一个叫盖伊,两兄弟曾经被分开过,但终重逢。这本书其实是写给桑达克自己的,是一部给自己的挽歌,是对自己的一个告别献礼,是桑达克向他所崇敬的大师们致敬的作品,是喻示桑达克一生情感归属的作品桑达克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国的话,那么只有在经历了常人难以经历的磨难之后,才能进入。而爱,是无比宏大的一个东西,当人全身心地去爱一个人的时候,满心满眼只想把他吞下,把他揉进身体里《致我的兄弟》就是这样一部磨难与爱并存,伤感而温暖的作品。 建议读者群为:喜爱桑达克的人们,一本收藏级别的作品。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致我的兄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美]莫里斯·桑达克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23501908 |
| 开本 | |
| 页数 | |
| 版次 |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