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拆掉思维里看不见的墙
内容
内容推荐
你之所以会一遇事就慌张失措、大脑停转,是因为你大脑中存在固有的思维局限,它就像一道墙,限制了你发散思维,让你无法发挥原有的能力。
本书是一本释放无限潜能的深度思考指南,也是一本见招拆招、做事开挂的指导手册,教你发现并打破思维局限,拆掉思维里看不见的墙,找到直击本质的解决方案,迅速灵活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让自己的能力得以最大化发挥,为危机和人生找到出路。
通过本书,你可以掌握:
4种思维局限的概念——宏伟远大型、触手可及型、助力型、破坏型;
3种识别方法——观察法、表达法、询问前提法;
5种利用方法——穿插法、转换法、打破法、设计法、创造法;
8种实践方法——坚持法、改变立场法、礼仪范式法、激发乐趣法、优缺点转换法、循序渐进法、统一战线法、弦外之音法。
从此轻松解决日常棘手难题:
对人:协调人际关系——平息人际冲突;与人顺利交涉;建立合作关系……
对事:改善做事方法——调节做事心态;激发做事动力;做到物尽其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思维里看不见的墙
人为什么会被思维局限支配
潜意识:让身体行动更灵活
视线回避法:让思维回归灵活状态
第二章 四种常见的思维局限
宏伟远大型:难以察觉,却足以改变世界
触手可及型:支配个人的日常行动
助力型:现实与目标之间的桥梁
破坏型:让自己和他人都走向毁灭
第三章 看见思维里的墙
观察:抛开价值标准,看清所有特点
如何发现宏伟远大型思维局限
如何发现触手可及型思维局限
冷静观察,有效精进观察力
假说式思考,让观察力更敏锐
表达:通过语言描述改善自我行为
询问前提:任何思维局限都隐含着前提
第四章 构建你的“破界思维”
穿插多个思维局限,降低交涉难度
转换方向与重心,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不按常理出牌,打破既有的预判
设计评价基准,让人主动采纳
懂聆听,会提问,创造全新想法
第五章 用“破界思维”改善生活
专注于实现一个思维局限
谁是打破舆论氛围的最佳人选
利用礼仪范式引导他人遵守规矩
对无聊之事也能充满干劲儿
充分发挥事物的“缺点”
采取循序渐进、共同面对的姿态
确保留有余裕,减小实践难度
传达弦外之音,引导自主思考
未来社会的思维局限
后记
导语
本书是一本教你释放无限潜能的深度思考指南,也是一本见招拆招、做事开挂的指导手册,让你实现思维破局,看透世界的底牌,掌握获得高智商的底层逻辑,找到直击本质的解决方案,从容应对生活与职场的各种危机。
精彩页
【样文】
穿插多个思维局限,降低交涉难度
明明知晓自己不能从容应对,但却不知如何是好,不机灵的人会由于束手无策而陷入慌乱之中。也许很难在转瞬间找到理想的思维局限,但只要稍微使其偏移一下,世界也许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所以,试着思考一些能使思维局限发生偏移的方法吧。
与任性的孩子交涉
有一天,我和家人正在准备午饭,女儿嚷嚷着:“妈妈,筷子。”但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着做饭,这时,我把我的筷子递过去,却遭到了女儿的拒绝:“不是要爸爸的。”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她就要开始哭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孩子的任性期。
这时,我想出了一招,让女儿看着我的筷子,问她:“是这个吗?”“不是。”再把儿子的筷子递给她。“不是。”再递给她妈妈的筷子。“也不是。”最后,我才递给她女儿自己的筷子。“对。”就这样,她乖乖地接下筷子了。
再举一曾发生在我家的例子。
“该吃饭啦。”虽然我催孩子们来吃饭,但孩子们仍旧沉浸于游戏之中,要么回答“不吃”,要么压根儿就不搭理我。
我又想出了一招,竖起手指,问:“猜个谜,有几根手指?”“一根!”“这次呢?”“两根!”“这次要加大难度了哦!”“六根!”“回答正确,接下来比赛谁先到起居室,好了,开始!”然后我先跑向了起居室。
孩子们有着“我想这样做”的期待,如果让他们偏离自己的方向,往往会遭到他们的顶撞。如果大人们只展示给他们“要么与所想一致,要么不同”的思维局限,他们就会选择“与所想一致”这个选项,结果便不能如大人们所愿,让大人们感到为难,甚至有时候,大人们还会生气地说:“不听话的孩子是坏孩子。”
其实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思维局限,孩子们就会意外地走进这个思维局限。在刚才所说的筷子的例子中,如果我马上把女儿的筷子递给她,她也许会大发脾气道:“我是让妈妈帮我拿!”因为女儿的思维局限是“妈妈或爸爸帮忙拿”,所以,当现实与她的愿望不一致时,她就会感到生气。
而我只需要故意拿错筷子,将女儿的思维局限偏移到“猜猜哪个是自己的筷子”的思维局限(游戏)中即可。这样一来,女儿就不会再纠结于之前“我没有拜托爸爸,而是拜托妈妈”的思维局限了。结果便是,无论谁递给她筷子都无所谓,因为她已经热衷于猜对哪个是她自己的筷子的游戏了。
叫孩子吃饭的例子也是一样,如果受限于“要继续玩还是吃饭”这个思维局限,孩子当然会选择继续玩。虽然看似有点儿绕弯路,通过增加一两个比如猜有几根手指的游戏,以及随后的看谁先跑到起居室的比赛这样的思维局限,就能够很好地让孩子的思维局限过渡到“向起居室移动”。
当孩子不听话时,就想出一两个思维局限,并设法将他们诱导到这些思维局限中。当遇到那种玩乐至上的孩子,中断他们的游戏就成为一件伟大且严峻的事情。不要让他们在“要不要玩游戏”这种紧张的状态中做选择,而是带着新的思维局限,问他们“是要在那边玩,还是在这边玩”,这样诱导往往会比较顺利。
与成年人严肃交涉
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样的,当要与下属或交易对象进行比较严肃的交涉时,不要一上来就谈严肃的事情,而要先聊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缓和一下气氛,效果也许会好很多,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穿插思维局限的技术。适当地添加一些可以作为缓冲的东西,这一方法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对象。
如果下属有些固执,不肯听你的话,也许是因为下属的思维局限与作为上司的你所采用的思维局限之间存在着断层,这使其在心理上产生了较强的抵触。这时,他可能陷入了像我们要求孩子选择“玩或者不玩”时一样紧张的心理状态里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试图将自己的思维局限一步到位地灌输给他人,不妨穿插一些其他思维局限作为缓冲和过渡。听一听下属的想法,引导他从自身的思维局限出发,过渡到可以从这一思维局限自然联想到的下一个思维局限。就这样,通过穿插多个思维局专注于实现一个思维局限限,将其引导到你作为上司所采用的思维局限中来。
如果你能够不厌其烦地按照这套程序交涉,下属就更加能接受你的观点,也更加愿意将你交代的事当作自己的分内之事积极完成。强行命令下属抛弃自己的思维局限,转向上司的思维局限,结果往往不能如愿。而比较容易令人接受的是,通过穿插几个思维局限的方式,避免直接在跨度较大的两个思维局限之间转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拆掉思维里看不见的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筱原信
译者 译者:龙燕青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2603223
开本 32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22-01-01
首版时间 2022-01-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38
CIP核字 2021263755
中图分类号 B804-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