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
内容
编辑推荐

员工是为幸福而工作的,企业是为员工的幸福而存在的,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幸福力才是核心竞争力。这是每个老板都必须明白的基本道理。否则,企业一定会出现幸福危机,百年老店,基业长青,将无从谈起。

一位从农家子弟到总统上宾的传奇企业家与您分享:如何用幸福力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建设幸福企业?卢俊卿的这本《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值得每一个有建设幸福企业愿景的人参考。

内容推荐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作者认为,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然而环顾四周,幸福企业寥寥无几,员工跳楼、企业家自杀的现象屡见报端,中国企业正面临严峻的幸福危机。在新商业时代,幸福力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幸福企业也将不可阻挡地成为下一波浪潮。作者卢俊卿作为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和成功企业家,基于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以及对全球500多家代表性企业的学习考察和深入研究,将给大家奉献一顿企业精神大餐,告诉您什么是幸福企业?为什么建设幸福企业?如何建设幸福企业?《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值得每一个有建设幸福企业愿景的人参考。

目录

序:用幸福重塑我们的企业

反思篇: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

第一章 中国企业的幸福危机

 第一节 富士康“15连跳”的背后是什么?

 第二节 企业家“19连死”的背后是什么?

 第三节 疯狂“跳槽”的背后是什么?

第二章 谁“夺”走了我们的幸福?

 第一节 我们走得很远,却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第二节 金钱困局:幸福与财富的不等式

 第三节 员1:是“印钞机”:老板的检讨

 第四节 压垮企业的那些“稻草”

第三章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

 第一节 什么是幸福企业

 第二节 “以人为本”:幸福企业的精髓

 第三节 幸福不应是画饼充饥:给员工当下的幸福

第四章 幸福力:为什么要建设幸福企业

 第一节 幸福力=竞争力

 第二节 建设幸福企业: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第三节 建设幸福企业,推动幸福中国

 第四节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

修炼篇:如何建设幸福企业?

第一项修炼:快乐工作

 第一节 营造快乐工作的文化

 第二节 创建快乐工作的机制

 第三节 引导员工修炼快乐的秘籍

第二项修炼:共同富裕

 第一节 员工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源泉

 第二节 薪酬福利与公司利润“水涨船高”

 第三节 共同富裕不等平均富裕

第三项修炼:共同发展

 第一节 员工需求三部曲

 第二节 构建员工成长的绿色通道

 第三节 把公司的发展建立在员工发展的基础上

第四项修炼:受人尊敬

 第一节 爱国守法:安睡的枕头

 第二节 至诚至信:立身的基石

 第三节 用爱经营:竞争的利器

第五项修炼:健康长寿

 第一节 做好事,走正道:别把“定时炸弹”传给下一代

 第二节 打造组织力:简单复制,让“傻瓜”都做对

 第三节 但愿人长久:从“悲剧老板”到“幸福老板”

畅想篇:员工心中的幸福企业

第一章 一起晒幸福:请把幸福告诉大家

 第一节 各大企业老板们晒的幸福

 第二节 各大企业员工们晒的幸福

第二章 天九员工幸福畅想曲

 第一节 我能在这么惬意的环境中工作吗?

 第二节 免费的东西最诱人

 第三节 收入有保障,福利全方位

 第四节 我的潜在需求

 第五节 你能关心我的成长吗?

 第六节 能给我更多弹性的时问吗?

 第七节 我这样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第八节 幸福天九的“十全十美”

附录:卢俊卿的幸福故事

跋:幸福企业用“心”建设

试读章节

悲剧在重演1

2011年7月18日,凌晨3时许,深圳宝安区龙华富士康北门百鸣园宿舍楼上,一名富士康男员工从6楼坠下,当场死亡。这一声闷响,令无数人震惊与悲伤,这是富士康2010年“14连跳”之后的“第15跳”!

可惜啊!在这些跳楼的人之中,最大的28岁,最小的18岁,这些新生代员工,他们还是令人羡慕的80后、90后。十几个如此年轻的孩子,在人生中最灿烂和最有希望的年纪,却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向他们面对的种种不如意提出了抗议。年轻的生命如鲜花凋谢,真是可惜、可叹!

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这群年轻的80后、90后们工作能力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还是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工作压力让他们绝望到没有别的选择?

然而,这些都不能解释他们为何会在产品出口量占深圳外贸出口的22%、每年为深圳创造出超过百亿元税收的企业里轻生,更不能解释他们为何在“收入有保障”的企业中选择没有回旋余地的惨烈离世。

1.“15连跳”在向谁抗议?

面对一个个早逝的年轻生命,我也经常在思考,究竟是谁错了?问题出在哪里?

在富士康一位员工的工资单上显示,他每月加班都在100个小时以上,最多的一个月竟然达到了140个小时,平均每天加班近5个小时。不过,不仅是富士康,据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对深圳17家出口企业6000多名员工作的调查:2009年深圳的员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10.59个小时,每周工作65.94个小时,每月平均加班时间120.94个小时,“加班”已经成为这些企业员工的家常便饭。

在这里罗列这些数据,我并不是想指责富士康,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生产型”企业所面临的困惑。

就富士康而言,它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解决80万人的就业问题,是中国制造业的标杆企业,也是中国少有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我们审视富士康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它的成就和辉煌。

在全球范围,其实像富士康这样的“生产型”企业可谓多如牛毛,无论在印度还是马来西亚,无论在亚洲,还是在非洲,有成千上万的“富士康”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创造数不清的产品或提供服务。因此,富士康现象,实际上是全球性现象。

对那些以生产、加工为主业的企业而言,生产线的运转就是它们的生命,为了生存和发展,它们不得不没完没了地生产。因此,那些有订单的企业,其生产线从来不会停下,员工的每一个动作细节都被精准地分解,上万次的重复使时间成本达到完全可控的程度,以此来确保订单上的交货日期。

人在工厂里就如同生产线上的一个零部件,一件精确的“肉身机器”,连续12个小时不停干活。工作完毕后,操作工们还需要留下来开夜会,有时一开就是3~4个小时,如果不去一律按照旷工处理。遇到晚上倒班,有些员工吃完饭只能在楼梯上坐一下,然后进入生产车间直至第二天清晨。如果谁在楼梯上躺着睡,将被管理人员记过。在车间里工作的员工不能讲话,不能喝水,不能有差错,因为一个人的失误,可能会导致流水线上的所有人都做了无用功。

于是,这些在工厂中有85%比例的基层员工,怕监视他们行为的保安,怕检查他们的监管,怕自己的同事犯错被连累,更怕掌控他们工资多少的主管们。

“我还不如那台机器,它至少还有声音,我连话都不能说。它至少还值钱,我却分文不值。”在冷漠而单调的环境之中,人的价值被不断压缩,员工们把自己看得微小如尘埃,企业将员工的劳动价值看得轻如草芥。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酸的场景。  如今,富士康,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加工企业,“15连跳”已经把它“跳”出了国门,诸多国际新闻头版头条纷纷登载评论。15个花一样年纪的年轻人,用自己珍贵的生命,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他们又在向谁表达着抗议?

我认为,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出了问题,是企业没有给员工带来幸福。

对一家企业来说,追求高额利润绝不是唯一目标,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拥有愉快积极的幸福人生,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幸的是,很多企业却忽略了这一点。

也许,这些企业的薪酬水平很高,但工人们要经常加班加点,还有可能随时被炒鱿鱼,等等,这些压力日积月累,无情地掠夺着他们的幸福梦想,随时都将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富士康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企业所独有的,而且,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近些年来,数亿主要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打造的出口导向型“世界工厂”模式,曾经给中国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我们在全球低端产业链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时至今日,我们全球第二的GDP仍受益于这种经济增长的模式。

然而,这种模式并不是依赖先进的科技,而是廉价的劳动力。企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员工超额的工作时间,枯燥恶劣的工作环境,可怜微薄的薪酬福利……P4-7

序言

用幸福重塑我们的企业

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我想过“规模”,想过“利润”,想过“技术”,想过“管理”,甚至还想过“中国驰名商标”。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答案。因为,规模大的企业轰然倒塌的案例比比皆是,利润好的企业员工跳槽的案例比比皆是,技术领先的企业半路夭折的案例比比皆是,管理规范的企业陷入困境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通过多年的思索,我得到的最终结论是: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

一个时代的悲哀

谈到幸福,我常常回想起小时候的情景。小时候,虽然家里很穷,甚至有时候吃不上饭,但是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我都会有莫大的幸福感。妈妈做的衣服、爸爸买的糖果、奶奶做的年夜饭,甚至是一串鞭炮都能让我感觉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时至今日,40年过去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到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的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对多数人而言,衣食住行已经不再是问题了,甚至不少人已经住进了豪宅,开起了好车,身穿阿玛尼,手戴劳力士,过上了富豪的生活。然而,我们的幸福感就比40年前多了吗?我想,不一定!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沉浸在没完没了的“问题”里,焦虑、烦恼、愤怒、不安,甚至恐惧,占领了我们的大脑,“烦”字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当人们问候对方“最近过得怎么样”的时候,得到的第一句回答往往是两个字,“唉,烦!”所以,就产生了李宗盛的那首经典歌曲《最近比较烦》。

我想,这就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一个物质文明不断进步的社会所折射出来的困惑。

中国企业的幸福危机

随着人们幸福感的倒退,随着财富与幸福的不均衡发展,作为社会的重要主体之一,我们广大的企业组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据有关机构统计,中国有89.5%的企业家认为自己“压力大”,40%的企业家认为自己不够幸福,甚至觉得很痛苦,企业家过劳死的高峰年龄为44岁,在今年7月之前的连续19个月,竟然有19位知名企业家英年早逝。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员工的任职时间也越来越短,离职率越来越高。员工的离职率从几年前的平均6%~8%增长到了现在的14%~20%。即便没有离职,员工的状态也非常糟糕。其中,有73%的人刚刚从前一个工作单位辞职,24%的人已经调换过3个以上的工作岗位,22%的人有可能在加入公司的第二年就离开。

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幸福危机!富士康“15连跳”的悲剧绝不只是一个企业的悲剧,它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的幸福危机。

走进“心”日寸代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员工的忠诚度越来越低,人才变得越来越强势,老板变得越来越弱势。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的企业要想拥有一流的人才,与以往相比变得简单很多,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在上千份简历中挑选你所需要的人才;但是,这种便捷所带来的烦恼是这些人才也同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向上千家企业投放简历,找到自己最满意的企业和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成为企业的第一大难题。

我们中国人相信:人心齐,泰山移。天地顺,四季皆宜;人心顺,八方得利。只要我们赢得了人们的心,一切都可以OK。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因为他们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心;特蕾莎修女为什么能赢得人们的尊敬?因为她感动了世界人民的心;各种宗教为什么会拥有众多信徒?因为它征服了教徒们的心。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开启奇迹大门的钥匙就是“心”,我们要想留住员工,就要留住员工的心,让他们顺心、开心、安心,围绕他们的“心”来开展工作,经营人心将成为这个时代的一大主题。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走进“心”时代。

幸福是凝聚人心响“吸铁石”

1999年,我给自己的公司确定了一个经营理念:经营人心,经营智慧,经营文明。今天,我想把它变成一句话:经营幸福。因为,员工是为幸福而工作的,“幸福”是凝聚人心的“吸铁石”,人们可以拒绝一切,但没有人会拒绝“幸福”。幸福就是生产力,幸福就是核心竞争力。真正幸福的企业,是所向无敌的,是不可战胜的。

今年8月份,一起由竞争对手制造的“卢美美”事件,被不明真相的媒体与网民一再放大,让我的企业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我与女儿、中非希望工程、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天九儒商集团均在万倍放大镜下被人拷问,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一时间,黑云压顶,万城欲摧,铺天盖地的谎言和诽谤笼罩着全体员工的心,天天都有人对员工恶意煽动,威逼利诱,劝其离职。然而,3个月过去了,让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公司员工同心同德,不离不弃,团结奋进,一切工作照常进行,让公司顺利渡过了危机,反而是某些公司走向了灭亡。通过这起事件,我更加坚信:幸福是凝聚员工的“吸铁石”,幸福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让我看到了,我多年来坚持建设幸福企业的努力没有白费。

向幸福文明出发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次浪潮,这三次浪潮都是向外去寻找发展的突破口。第一次是向农业进军,第二次是向工业进军,而第三次是向信息进军。然而,这三次进军都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今年上半年,我写了一本书叫《第四次浪潮:绿色文明》,旨在让人们向内寻找发展的突破口。

这本书上市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少人以不同的方式向我表达认同和赞许。不过,更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这个想法与国家的转型不谋而合。中国政府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就明确地提出要把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这是一个非常英明而伟大的转型。如果这次转型成功,我们有可能将终结这个时代的悲哀,将拥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我想,每个企业也要与时俱进,尤其不要再搞单纯的利润至上。要强化一个意识:大算不了什么,强算不了什么,钱多也算不了什么,幸福高于一切!当一个企业,将自己的“文化流”做成“幸福流”的时候,我相信,出现奇迹的时候就要到了。

其实,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如何建设幸福企业的探索很早以前就开始了。但真正提出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2009年2月4日。那一天,我第一次给我的员工宣讲了“建设幸福企业”这套理论。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演讲引起了全体员工的极大共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而积极的反馈。2010年8月18日,-我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2000多位企业家作了“幸福企业”专题演讲,反馈也是异常热烈。之后,我在很多场合继续宣讲这套理论,截至目前,现场听过我课程的企业家人数应该超过了5万人次,在网上看过我演讲报告的不计其数。不过,让我感动的不是人数,而是很多听过我演讲的企业家都旗帜鲜明地开始建设幸福企业,并不断向我咨询相关细节。

应众多企业家朋友的要求,为帮助大家更好地建设幸福企业,通过长达10个月的艰苦努力,今天我终于完成了这本书的第一版写作。这本书主体分三大篇:为什么要建设幸福企业,幸福企业五项修炼和幸福企业畅想。这三大块内容,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幸福企业”、“为什么要建设幸福企业”、“怎么建设幸福企业”等最为根本又最为具体的问题。书中的大量真实案例,都是我10多年建设幸福企业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够为大家在建设幸福企业的过程中抛砖引玉。

我坚信,紧随第四次浪潮——绿色文明,第五次浪潮——幸福文明必将迅速兴起,势不可当。在今年“两会”上,“幸福中国”成为热点,这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未来,所有的企业都要经受幸福冲击波的洗礼,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我衷心希望这本以我的亲身实践和心血汗水写成的书,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启发和思考;能够为大家提供更多可以拷贝的操作方法;能够帮助大家用幸福重塑组织与文化;能够帮助大家在幸福文明的浪潮中抢占先机,用幸福之剑笑赢未来。

后记

在本书行将收尾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一个小故事。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钥匙了解锁的心,您了解员工的心吗?

未来的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新时代就是“心”时代。我们要迎接“心”时代,走进“心”时代,经营企业就是在经营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建设幸福企业,可能需要企业一定的经济投入,但幸福企业绝不是用钱去建设的,而是用“心”去建设的。如果没有“心”,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建设起幸福企业。

因为用心,您才会寻找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最佳平衡。

因为用心,您才会寻找利润最大化与幸福最大化的最佳平衡。

因为用心,您才会千方百计去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

因为用心,您才会经营人心,得到人心!

我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办企业,并开始思考什么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2009年正式形成“幸福企业”理论体系,曾经在众多场合讲过幸福企业的理念,得到了广大企业家的热烈响应。更让我欣慰的是,我到一些企业考察的时候,发现不少企业已经将我的一些理念与措施实施了,旗帜鲜明地建设幸福企业了,这更加坚定了我推广幸福企业的决心与信心。

如今,幸福企业的书籍即将出版,幸福企业建设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我真诚地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促进幸福企业理论体系的研究,能够促进更多企业投入到建设幸福企业的美好事业中来。如此,则员工幸甚,企业幸甚,国家幸甚,世界幸甚!

本书由于是初创之作,加之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我真诚地希望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俊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39304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6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3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8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3: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