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敦煌学新论》增订本,是作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增删而成的。内容涉及敦煌历史、敦煌文献、敦煌学学术史、敦煌学书评等多个方面。尤其在敦煌历史、敦煌文献两部分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本书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既注重突出学术研究的创新性和理论层面的系统性,又兼备考古资料的多样性和历史研究的缜密性。著者充分结合多种研究方法,资料丰富,征引精当,推论明确,其中不乏许多新观点、新结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目录 敦煌的发现及其学术意义(代前言) 敦煌历史 敦煌城与莫高窟的历史概观 贞观年间的丝路往来与敦煌翟家窟画样的来历 再论敦煌藏经洞的宝藏——三界寺与藏经洞 法门寺与敦煌 敦煌历史上的曹元忠时代 唐五代归义军武职军将考 敦煌文献 敦煌文献与古籍整理 敦煌古籍整理现状与评议 敦煌文献整理校录琐议 敦煌地理文献的价值与研究 敦煌本《天宝十道录》及其价值 敦煌本《贞元十道录》及其价值 英伦所见三种敦煌俗文学作品跋 敦煌本邈真赞拾遗 唐人诗集的抄本形态与作者蠡测——敦煌写本S.6234+P.5007、P.2672综考 英国图书馆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残卷概述(S.6981—S.13677) 敦煌学学术史 王道士——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者 叶昌炽——敦煌学的先行者 有关甘肃藏敦煌文献的珍贵记录 陈寅恪先生《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读后 陈寅恪撰《敦煌零拾札记》整理后记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新版前言 北京大学与早期敦煌学研究 略谈敦煌学研究对欧美汉学的贡献 敦煌学百年:海外汉学的奉献 “20世纪初叶的敦煌写本伪卷”学术研讨会简介 我们应当怎样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 敦煌学书评 重读《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 《英藏敦煌文献》定名商补 郑阿财、朱凤玉主编《敦煌学研究论著目录(1908—1997)》评介 李正宇《古本敦煌乡土志八种笺证》评介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第一卷)评介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评介 《唐刺史考》补遗 俄罗斯的敦煌学:评《敦煌学:第二个百年的研究视角与问题》及其他 敦煌书录 图版目录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荣新江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甘肃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35180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60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80 |
| 出版时间 | 2021-10-01 |
| 首版时间 | 2021-10-01 |
| 印刷时间 | 2021-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94 |
| CIP核字 | 2021174267 |
| 中图分类号 | K870.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甘肃 |
| 长 | 211 |
| 宽 | 148 |
| 高 | 2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