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路芳华:西迁人追忆西迁往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了西迁过程中西迁人开拓奋进,艰辛备尝,顾大局,讲奉献,千辛万苦在所不辞,期间历经艰难险阻却勇于克服困难,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反映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以此激励无数的后来者。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包括“大西迁”“西迁扎根故事”“西迁传承故事”“西迁回忆故事”四个篇章。其中,“大西迁”讲述了相关行业西迁陕西、扎根陕西、艰苦创业、奋斗进取的生动史实,“西迁扎根故事”讲述了西迁人艰苦创业中的开拓事迹,“西迁传承故事”讲述了西迁人优良传统中的时代价值,“西迁回忆故事”讲述了西迁人历史记忆中的永恒精神。西迁精神代表着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光荣与梦想,肩负着建设西部的伟大使命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时代魄力。

目录

大西迁

为了重型装备国产化而努力奋斗

听党的话 跟党走

弘扬和传承华航西迁精神

寿松涛:顾全大局 主动西迁 创办名校 献身教育

季文美:情系西部的航空教育家

梁忠孟:初心与使命

尚志功:西迁关中 传承军魂

陶学慈:传承西迁精神 引领企业突围

李令选:勇做新时代大西迁的拓荒者

袁宝麟:在大西北书写青春华章

沈宜昌:告别大上海 建设大西北

周吉生:中国厚膜电子浆料行业的奠基人

西迁扎根故事

彭康:高屋建瓴创伟业

钟兆琳:砥砺西行赤子心

陈大燮:尽瘁报国终不悔

赵富鑫:献身物理为人梯

任梦林:呕心沥血辟杏园

严睃:勤勉奉献铸师魂

殷大钧:矢志不渝心向党

陈季丹:丹心热血沃新花

张鸿:治校治学皆楷模

周惠久:矢志材料铸强国

沈尚贤:举家西迁高风尚

黄席椿:西迁精神三代传

陆庆乐:春蚕吐丝绣华锦

顾崇衔:西迁奋进自当先

陈学俊:革命人永远年轻

朱城:为有牺牲多壮志

蒋大宗:开辟医电为大宗

唐照千:以身报国气轩昂

西迁传承故事

程敬之:国内首台复合型相控阵超声诊断仪的研发者

杨延篪:一心为国图富强

汪应洛:碧血丹心荐轩辕

屈梁生:不屈人生自当远

谢友柏:为了国家的富强愿意不顾一切去奋斗

林宗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朱楚珠:中国女性人口学的创始人

孟庆集:真才实学建四化

俞茂宏:双剪理论破解世界难题

姚熹:我国铁电陶瓷领域的领航者

马知恩:讲坛“常青树”

王锡凡:特立独行的长者

蒋正华:中国人口学开拓者

李鹤林:为科研助力做西迁新传人

孙九林:我国数据科学领域的奠基人

陶文铨:愿做西迁大树上的一片小叶

邱爱慈:院士中的女将军

卢秉恒:西迁精神在传承中生辉

蒋庄德:从“零的突破”到“高端领跑”

徐宗本:秦岭水土哺育的大数据权威

西迁回忆故事

史维祥:回忆西迁事永驻情怀梦

张肇民:漫谈西迁精神

陈瀚:赤子之心永不悔

宋余九:厚积薄发奉献西部

朱钰鹏:一入交大门 一生交大人

卢烈英:最好的年华献给最需要的地方

李怀祖:呕心沥血建学科 循循善诱育学生

潘季:随校西迁 感觉人生有意义

何新楷:追忆西迁 感恩祖国

陈听宽:党员与新生代的楷模

胡奈赛:用行动传承西迁精神

邱大谋:西迁精神点亮西部发展之光

朱继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鲍家元:一路见证交大计算机专业的发展

沈亚鹏:国家需要最重要

金志浩:传承西迁精神 迎接新时代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重型装备制造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型装备是强国利器。它的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重型装备设计制造还是一片空白。为独立自主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国务院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在我国一些关键行业建立了一批科学研究机构。

1956年,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简称“中国重型院”)前身——重型机械研究所在北京成立,后辗转沈阳,于1961年整体迁往西安。

陕西这片人杰地灵的热土给予了他们前进的力量,形成了中国重型院艰苦奋斗、忘我拼搏、精心科研、无私奉献的西迁精神。

当时,在西方对我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苏联停止援助、撤走专家,国家处于三年困难时期,科研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中国重型院在国内最早开始了连续铸钢和烧结、板带精整、重型锻压挤压、管棒型材加工、环保节能、炉外精炼、板带轧制的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

一套套图纸、一台台设备、一条条生产线,为我国拥有自己的钢铁、冶金重型装备工业制造体系,实现重型装备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老同志仍能记得,他们和上海江南造船厂共同研究设计的12000吨水压机研发成功时,举国振奋的情景。

连铸之光

连续铸钢是把钢水变成钢坯的工艺。连铸工艺从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因其可节能、提高金属收得率和铸坯质量、降低劳动强度而成为各工业国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国重型院从1958年开始这项技术研发,在连铸装备和技术国产化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推广应用了大量成果。目前,我国连铸比已达到99%。

1993年,攀钢1350毫米板坯连铸机投产成功,令国人瞩目。这是世界上第一套落差15米的连铸生产线,第一次由中国人总承包、自主设计的板坯连铸成套装备,第一台国产百万吨级板坯连铸生产线。该项目总设计师中国重型院关杰成为我国连铸界第一位工程院院士。此项目投产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掌握大型现代化板坯连铸机总体设计技术的少数国家之列。

走出国门,是连铸人不懈的追求。1992年,中国重型院在国际竞标中,一举中标美国中兴钢厂连铸机改造项目。该项目采用了获中国专利的四项国际创新技术、十多项关键新技术。设备投产后,铸坯表面裂纹减少97%,金属收得率超过德马克、日立造船的水平,浇注速度提高16%,为业主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成为我国连铸技术出口的范例。

近年来,他们研制成功的高品质钢特厚大型板坯连铸生产线,用于生产常规模具钢、高级模具钢、高性能工具钢,航空母舰及特殊舰艇甲板钢,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常规潜艇、核潜艇及其他舰船本体用HY系列钢,特殊舰艇关键部位及核电、火电用高级和超级耐蚀不锈钢,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用钢,坦克及装甲战车装甲用钢,核电用低合金高强度钢,高温合金等国家和国防军工急需的高品质特殊钢种,为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精整之花

精整是金属塑性加工后,为满足用户对产品在表面质量、尺寸、外形和某些性能方面的最终要求而进行的一系列作业,包括纵横剪、拉弯矫直、亲水涂层、卷板贴塑、彩塑涂层、减震复合、酸洗、抛丸、打捆、包装等,直接增加了产品的使用价值。

20世纪90年代初期,空调机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亲水涂层铝箔作为一般性铝箔的升级换代产品而受到空调企业的青睐,但国内不能生产,必须依赖进口,过高的价格严重制约了空调厂家广泛使用亲水涂层铝箔。1995年,中国重型院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1350毫米亲水涂层铝箔生产线,推动了国产空调机大规模升级换代。

宝钢是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钢铁联合企业,对装备要求苛刻。中国重型院为宝钢研制的2030毫米外耦滚筒机构协衡飞剪机,开发5项专利,创新10项技术,剪切厚度是国外同类飞剪机的27.5~55.0倍,水平远高于国外同类设备5~10倍;研制的l500毫米不锈钢纵横切机组开发出8项创新技术,采用20余项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机组性能国际领先;完成的钛镍拼接机组、清洗机组、引带矫直和翻卷机组是国内首台钛镍机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路芳华:西迁人追忆西迁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燕连福
译者
编者 燕连福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273620
开本 16开
页数 4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2021-05-01
印刷时间 202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964
CIP核字 2021074925
中图分类号 I251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59
187
2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0:5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