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阅读卢卡奇(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史探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卢卡奇的学说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书借助大量一手文献(包括德语与匈牙利语文献),以思想史的梳理方式全方位考察了卢卡奇从其早期(20世纪20年代之前)、中期(20世纪20-50年代)直到晚期(20世纪50-60年代)的主要代表著作及核心思想,并将解读的重点集中于卢卡奇在“物化”概念群(包括异化、外化、客体化、对象化和拜物教等)下所展开的对以资本主义发展为主导的“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力图勾勒卢卡奇物化逻辑的萌芽、形成与演化线索,并借由“阅读卢卡奇”的解读性视角来重新审视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 张秀琴,1970年生,祖籍安徽合肥。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掌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挂职),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带头人,《教学与研究》杂志副主编(兼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副会长(2018年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等。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主持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外学界<资本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6部。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特别是意识形态论专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 目录 导言 卢卡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一场关于“物化”的“戏剧” 第一章 走向马克思之路:物化逻辑的萌芽 第一节 客体化:“物象化”概念的源起 一、“物象化”概念的最初使用 二、物象化概念的西美尔之源 第二节 心灵、形式与生活:从客体化走向对象化原则 一、走向对象化原则的结构图:心灵、形式与生活 二、对象化何以可能:“渴望”为赋形提供动力 第三节 对象性活动的由来:“总体”的“形式”碎片 一、“形式”的由来:“总体”的离与散 二、作为现代“赋形”的“对象性”活动:客体化的扬与弃 第二章 学徒期的“徘徊”:物化逻辑的确立 第一节 “对象化”与“物化”:社会基本结构形式的一般与特殊 一、商品是市民社会的对象性形式 二、物化是被绝对客体化的对象性活动 第二节 作为对象化决定因素的“阶级意识” 一、二律背反是资产阶级的物化意识 二、无产阶级意识就是新的对象性活动意识 第三节 作为新型对象化的“总体”:历史唯物主义 一、“总体”决定着不同层次的对象及其相互关系 二、物化逻辑在20世纪20年代的呈现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场 第四节 卢卡奇与马克思主义:对话、自我批评与评价 一、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与赫斯、布哈林等人的“对话” 二、恢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辩证法维度与卢森堡和列宁等人的“对话” 第三章 “直面”马克思:作为对象化的两种形式的“外化”与“异化” 第一节 卢卡奇论黑格尔的“实证性”概念 一、理性原则的确立:自由与主体性诉求 二、辩证法的宗教迷雾:从对立到和解 三、“实证性”概念的双重内涵:二元论模式的确立与松动 第二节 卢卡奇论黑格尔耶拿早期“外化”逻辑的客观唯心论基础 一、客观唯心主义方法论的确立 二、劳动辩证法的初步提出 三、“外化”概念的首次使用 第三节 卢卡奇论《精神现象学》中的“外化”逻辑 一、确认外化逻辑是《精神现象学》的社会历史总框架 二、徘徊在“外化”与“异化”之间 三、作为《青年黑格尔》批判工具的《青年马克思》 第四章 “走出”物化迷雾与审美“救赎” 第一节 以理性辩证法破除对象性中的物化 一、批判作为物化意识的非理性主义 二、重申理性辩证法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原则 三、卢卡奇为确立辩证理性原则的持续努力 第二节 “救赎”理性的审美之路 一、作为外化过程的审美反映 二、特殊性范畴:作为审美反映的“中介”性 第五章 “返回”对象性存在的社会性 第一节 存在即对象性存在的再确认 一、劳动是社会本体论的实践基础 二、对象性辩证法的本体论意义 第二节 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核心范畴:劳动、意识形态和异化 一、劳动创造对象性结构 二、异化是物化的环节 参考文献 导语 卢卡奇思想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侧面展现了作为一个迄今为止依然对人类社会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理论表达,这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执是之故,当我们今天探讨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任何重要话题(无论人物、流派或问题域)时,几乎都无法绕开卢卡奇来展开。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相信学界这句常识性判断即“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然而,这句判断究竟意味着什么,有着怎样的具体议题及其历史展现?这正是本书拟尝试探索的主要内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阅读卢卡奇(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史探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秀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289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2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首版时间 | 2021-09-01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80 |
CIP核字 | 2020253034 |
中图分类号 | B5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