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修订本)/走进哲学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以新出土的郭店竹简、上海博物馆藏简与《大学》、《中庸》、《礼运》、《孟子》等传世文献相结合,对思孟学派的形成、演变、发展做了细致的考察,对思孟学派的特点、内容做了概括、总结。书中对竹简《五行》、《性自命出》、《内礼》等篇做了深入的解读,对《中庸》、《大学》、《礼运》、《大戴礼记》等传世文献的成书做了细致的考察,对先秦儒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天人关系、心性论、仁内义外、仁与孝的关系等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梁涛,男,1965年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国学学刊》执行主编。中国孔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文化部“孔子文化奖”推选委员会委员,孟子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荀子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史、儒学史、经学史、出土简帛等,出版《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孟子解读》《儒家道统说新探》等,其中《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获多项人文社科奖。入选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四个一批”社科理论人才等。 目录 第一章 竹简、文献与学派 一、郭店竹简的发现与问题的缘起 二、郭店竹简《子思》作品考 三、思孟学派考述 第二章 孔子的仁、礼思想与孔门后学的分化 一、郭店竹简“急”字与孔子仁学 二、孔子的礼学思想 三、孔子之后儒学的分化 第三章 思孟学派的酝酿:曾子、子游学派研究 一、曾子与《大学》 二、《大学》的思想与影响 三、竹简《性自命出》与子游心性论 四、《礼运》与子游后学的“大同”“小康”说 第四章 思孟学派的形成:子思学派研究(上) 一、子思《五行》新探 二、简、帛《五行》“经文”比较 三、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判 第五章 思孟学派的形成:子思学派研究(下) 一、子思《缁衣》《表记》《坊记》试探 二、郭店竹简与〈中庸〉 三、郭店竹简与“君子慎独” 第六章 思孟学派的完成:孟子学派研究(上) 一、孟子“四心”说的形成及其思想意义 二、即生言性的传统与孟子性善论 三、孟子“道性善”的内在理路及其思想意义 第七章 思孟学派的完成:孟子学派研究(下) 一、竹简《性自命出》与《孟子》“天下之言性”章 二、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三、孟子后学对子思“五行”说的继承和发展 第八章 思孟学派与早期儒学 一、竹简《鲁穆公问子思》与早期儒学的政治理念 二、竹简《穷达以时》与早期儒家天人观 三、“仁”与“孝”——思孟学派的一个诠释向度 四、“亲亲相隐”与“隐而任之”——兼论子思、孟子思想的差异 结语 回到“子思”去——儒家道统论的检讨与重构 附录 思孟学派:义理与考证之间——梁涛先生访谈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修订本)/走进哲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32725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60 |
出版时间 | 2021-12-01 |
首版时间 | 2021-12-01 |
印刷时间 | 202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48 |
CIP核字 | 2021185321 |
中图分类号 | B222.05 |
丛书名 | |
印张 | 4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58 |
高 | 3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