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六神磊磊读金庸
内容
亮点展示

六神磊磊读金庸--详情.jpg

编辑推荐

★精选六神磊磊多年沉淀之作,覆盖金庸的十一部主流作品。

★还原故事现场,通过细致幽微地解读,让我们理解金庸“怜我世人”的悲悯之心。

★以通透见解映照现代人的困境,启发我们审视自身,保持清醒和纯良。

★收入华人漫画大家李志清先生为金庸小说创作的多幅插画作品,传神再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故事中的人物。

内容简介

我们读金庸,往往会沉浸在高深的武功和紧张刺激的情节中去。而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金庸粉丝,读懂了金庸先生烛照人性、洞察幽微的关怀,读出的是一代文豪对世人的“悲悯”,又用一副铁肩担起“惩恶扬善”的道义,用一支辛辣犀利的笔继承了先生”怜我世人”的事业。他,就是我们热爱的六神磊磊。

金庸先生的作品总是映照时代,用精彩的故事去启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六神磊磊将金庸先生的作品进行细致入微地解读和剖析,带我们去读金庸,引导着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东方不败不杀任盈盈?曼陀山庄的茶花怎么总是养不活?少林寺的《易筋经》为啥非要传给令狐冲?在金庸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大英雄还是小人物,他们所经历的烦恼和困惑其实和我们是一样的,而磊磊的解读仿若一面镜子,能让我们反省和觉察,也在提醒着我们:在这个聒噪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善良和清醒,是每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本书的内文插图,选用的是华人漫画家李志清先生为金庸小说创作的插画作品,传神再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故事中的人物。

作者简介

六神磊磊,本名王晓磊。知名自媒体人,作家。

曾任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长期从事时政、政法报道。2013年开设专栏“六神磊磊读金庸”,文章广受欢迎。在金庸小说已然被众多读者反复解读、诠释的情况下,六神磊磊的金庸解读仍然脱颖而出,以其犀利、独到的视角独树一帜。著有《给孩子的唐诗课》《六神磊磊读唐诗》《翻墙读唐诗》《你我皆凡人——从金庸武侠里读出的现实江湖》等。

目录

关于《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

关于《倚天屠龙记》

关于《书剑恩仇录》

关于《雪山飞狐》《飞狐外传》

关于《连城诀》《侠客行》

关于《天龙八部》

关于《笑傲江湖》

关于《鹿鼎记》

精彩书摘

郭襄和张三丰在少林相遇那一年,一个十八,一个十六,都是青春懵懂的年纪。当时张三丰正在少林寺当临时工,做学徒。忽然郭襄来了, 是来找杨过的。她穿着淡黄的衣衫,骑着青毛驴,皓齿明眸,像是个松树间的秀丽精灵。

在寺里,她没有打听到杨过的消息,小眼神里的忧伤不免又多了一层。

郭二小姐的身份何等高贵,离开的时候,还有寺里的领导在旁陪同。小临时工张三丰默默地跟在后面,书上说,他不敢和她并肩,却一直跟着,宽阔的少室山道上,他们总是隔着五六步远。

郭襄笑道:“张兄弟, 你也来送客下山吗?” 张君宝脸上一红,应了一声:“是!”

郭襄从怀里摸出一对小小的铁罗汉。那是一个小玩具,上了发条后就可以打一套最简单的少林拳。然后,她展颜一笑,把铁罗汉塞到他手里:这个给你玩。

她上了青驴,飘然去了,只剩小三丰握着罗汉站在那里。山道上投射着他长长的影子。他明白:对方只当我是小朋友。

几天后,他的人生遭遇了一场大变。

达摩堂众弟子一齐上前,把这小厮拿下了。

随着寺中首脑一声断喝,十八罗汉同时抢出,向这个少年扑来。不过是由于从玩具铁罗汉上学了几招拳法,一些老同志就震怒了,上纲上线,冤枉他偷学武功,要把他挑筋断脉。

天旋地转之中,他冲杀了出去,那对铁罗汉一直揣在怀里。

追杀声渐远,世界渐渐宁定了下来。荒野之中,他最后一次和郭襄分别。少女打量着走投无路的他,说他可怜,让他去襄阳找自己父母投托安身。

临走时,郭襄留下一句话:“咱们便此别过,后会有期。”这很像是数年前,杨过最后一次和她告别时的情景,也是留下了几乎相同的一句话:“咱们就此别过。”

从头到尾,她心里只有杨过,从没有注意到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张三丰。那时这两个男人天差地远,无法比较。杨过正是人生鼎盛时期,名满江湖,一句话传下来,五湖四海的豪杰都凛遵号令。而那时的张三丰不过是个小小少年,瘦骨棱棱,刚被少林寺开除,所会的武功也只有一套最简单的少林拳。

接下来呢?去襄阳吗?去她父母手下谋生计吗?去了,也许就有安稳饭吃,就有上乘武功学,就没人再敢欺负自己了,而且还能再见到她。可是张三丰莫名地不愿去。男子汉大丈夫,岂可一生托庇于人?更重要的是,在那里会有所成就吗?如果庸庸碌碌,就算天天见到她又怎样呢?

小张三丰都已经走到湖北境内了,可就在离襄阳只有二百里的武当山脚下停住了脚步。他没去找郭靖、黄蓉,而是怀揣着铁罗汉转身上了山,渴饮山泉,饥餐野果,发奋钻研武功。在那里,他开了一个小小的作坊,挂上了块小小的牌子:“武当”。

就从这一刻起,武学历史的长河来了个急转弯。它偏离了旧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河道,浩荡奔流。

一百年。武当山上,孤灯长明,一门又一门神功绝学从张三丰手下诞生:梯云纵、震山掌、绵掌、神门十三剑、绕指柔剑、真武七截阵……每一门功夫创新出来,都把世人对武学的认识刷新了一遍:长剑一颤,呛啷一声,便有一件兵刃落地。……尚未使到一半, 三江帮帮众已有十余人手腕中剑,撤下了兵刃。

这是“神门十三剑”问世时的情景。

长剑竟似成了一条软带,轻柔曲折,飘忽不定,正是武当派的七十二招“绕指柔剑”。

这是绕指柔剑。

双掌飞舞,有若絮飘雪扬,软绵绵不着力气,正是武当派“绵掌”。

这是绵掌。

身躯微一转折,轻飘飘的落地……使上了这当世轻功最著名的

“梯云纵”。

这是当世第一轻功梯云纵。

过去那个瘦弱的小三丰已成了一代宗师,他的成就,以及他所创新的武学都已不输给杨过了,甚至还有过之。郭襄对此知道吗?也许是知道的。但这个故事的结局仍没有改变:

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在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 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她和张三丰再也没有重逢。这是金庸借他的弟子俞莲舟之口告诉我们的,少室山一别,两人就再未见过面。

金庸故意安排了这样一段对话,让殷素素问:“……郭襄郭女侠,怎地又不嫁给张真人?”她的丈夫张翠山笑斥:“你又来胡说八道了。”可出人意料地,一贯严肃古板的俞莲舟,居然认真回答了这个八卦问题:

恩师说,郭女侠心中念念不忘于一个人,那便是在襄阳城外飞石击死蒙古大汗的神雕大侠杨过。

十六岁那年遇到杨过之后,她的人生就此定格。她心里仍然只有风陵渡口,没有那对铁罗汉。我现扬名天下,你已青灯古佛,一切都变了, 各自心里的人却一直没变。他于是做出了一个安排:武当弟子,永远不得与峨嵋弟子动手。

后来,在武当派创立一百年之际,张三丰忽然闭关。人们很不理解: 难道武当的辉煌还不够吗?他还要证明什么呢?张三丰却觉得不够。他要“自开一派武学,与世间所传的各门武功全然不同”。

他闭关的地方,充满跨时代的现代简约风:板桌上一把茶壶,一只茶杯,地下一个蒲团,壁上挂着一柄木剑,此外一无所有。桌上地下, 积满灰尘。

这一闭关就是经年,直到有一天,“呀的一声,竹门推开,张三丰缓步而出”。当年那个青涩少年,如今已经须眉俱白。此刻,世间多了一套崭新的武功,叫作“太极拳”。

步入小院之后,张三丰做了一件事:从身边摸出一对铁罗汉来,交给了徒弟俞岱岩。漫长岁月里,他一直把铁罗汉带在身边,哪怕闭关的时候也是一样。终于,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放下了它。此刻他的语气平淡且温柔:

这对铁罗汉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侠赠送于我。你日后送还少林传人。就盼从这对铁罗汉身上,留传少林派的一项绝艺!

语毕,金庸写了十个字:“说着大袖一挥,走出门去。”

那个小小的少年,如今终于走出门去了。从十六岁到四十岁,郭襄看破风陵渡,用了二十四年;而他放下铁罗汉,用了一百年。

而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已是一百年前的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六神磊磊读金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六神磊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64825
开本 16开
页数 4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0
出版时间 2021-06-01
首版时间 2021-09-01
印刷时间 202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20
CIP核字 2021074843
中图分类号 I207.425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6
出版地 浙江
235
153
2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