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
内容
商品特色

详情-01.jpg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通过访谈自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以来成长起来的40位华人社会学家——例如苏国勋、周晓虹、边燕杰、赵鼎新、周雪光、林南、谢宇、叶启正等人,探索中国社会学40年来的重建之路、本土化方向、对中国社会变迁及改革开放的认识等。在中国社会学恢复与重建40周年之际,本选题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快速发展、整体提高的最好证实,将对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年轻一代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大众对社会学的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简介
周晓虹,男,1957年生于杭州。自1977年起先后考入南京医学院医学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和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并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曾长期担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国务院社会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2014—2016)、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08—2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国外社会建设理论比较”(2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社会心理学》概论(“马工程”教材)(2909)及其他各类国家社会科学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十余项。现承担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之“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重大项目。
目录

第一辑

金耀基:探索现代中国的伟大转型

李沛良: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与“两岸三地”的交流

林南: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杨中芳:做华人本土社会心理学的推手

叶启政:在理论的原野上仗剑天涯

第二辑(上)

包智明:像费老那样推动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邴 正:欲观世变,文化如鉴

蔡 禾:透视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

关信平:用学术观照民生,以实务关怀社会

胡 荣:与国际接轨,打造社会学学科规范

雷 洪:社会学是我的一种信仰

李路路:在哲学的“助力”下审视社会

李培林:关注转型和发展中的中国社会

李 强:天下第一等的好事还是读书

李友梅:不断从实求知,推进中国社会学话语建设

刘林平:出入会场,不如进入工厂

刘少杰:寻求经验研究与理论概括的综合

刘世定:所谓学问:历经变迁而诚心不改

马 戎:中国的民族团结,需要各民族一起努力

彭华民:中国社会学重建的宏观叙事与个人体验

第二辑(下)

邱泽奇:鸿蒙借手,织茧砌墙

沙莲香:探索中国民族性的变迁轨迹

沈 原:转型社会的学术叩问

宋林飞:做经世致用之学问

苏国勋:学问即生活

苏 驼:我与中国社会学:大时代赐予的缘分

王思斌:开拓中国社会工作的大漠荒原

谢立中:追寻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理论

谢寿光:一个学术出版人亲历和见证的中国社会学重建

翟学伟: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普遍性

张 静: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张乐天:旦复旦兮,扎根真实的中国

张文宏:我与社会学:志趣引领的人生

周晓虹:邂逅时代,或如何寻找我们的志业

周 怡:我与社会学的不期而遇

第三辑

边燕杰:挖掘本土知识,创新科学理论

谢宇:格物致知,观世穷理

赵鼎新:在动荡的时代中锚定历史

周敏:从唐人街开启的移民研究生涯

周雪光:本土与国际间的“越界旅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重建中国社会学:40位社会学家口述实录(1979—2019)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晓虹
译者
编者 周晓虹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94891
开本 16开
页数 113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2021-05-01
印刷时间 202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090
CIP核字 2021029907
中图分类号 C91
丛书名
印张 7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