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
内容
亮点展示

详情页960.jp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重点广大党员干部,国企员工。

1由《环球人物》杂志社主编;贴合新时代主题和主旋律特点,强调榜样的力量和奋斗精神。

2.钱学森、程开甲、孙家栋、袁隆平……所选人物代表性强,故事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翔实。

3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各行各业的人士更加努力奋斗的重要读物。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 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所有的奋斗者,都是新时代的楷模。

本书通过《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团队亲身采访、深度挖掘,精选了30余位科学界功勋模范人物,既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又有“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用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激发各行各业的人士更加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

《环球人物》杂志社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国内发行量、影响力和权威性均名列前茅的综合时政类期刊之一。

《环球人物》秉持“以人物记录时代”的宗旨,依托国内外强大的采编团队,报道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高端人物,突出全球视野,兼顾时效性、权威性、可读性。自创刊以来,报道了众多在各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一系列重大选题受到读者和业界广泛好评。

目录

第一章 矢志报国 皆为国之崛起

003 | 现代桥梁奠基人茅以升:心中有另一座桥

010 | “百草婆婆”胡秀英:对得起香港,对得起中华民族

016 | 科学巨擘钱学森:他的伟大源于爱国

024 | “核司令”程开甲:自己硬闯出一条路

034 |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改变世界稀土格局

045 | 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好管闲事”的院士

051 | 建筑大师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

058 | “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064 | 爆炸力学“开拓者”郑哲敏:国家的需求,就是我的专业

072 | 诗意数学家谷超豪:解题岂一法,寻思求百通

第二章 不忘初心 挺立民族脊梁

079 | 焊工院士潘际銮:把自己同国家命运“焊接”在一起

086 | “卫星之父”孙家栋:一生只为大国重器

092 | 痴迷植物的“独龙江女侠”李恒:像白菜一样自然生长

098 | “魔稻祖师”袁隆平:禾下乘凉梦

106 | “歼-8”总设计师顾诵芬:88 岁的快乐“上班族”

116 | “90 后”肿瘤专家汤钊猷:一心报国,不惑之年再出发

123 | 歼-10 战斗机总设计师宋文骢:要把我们的飞机造得更好

129 | 棱角屠呦呦:非常诺奖之路

140 | “小麦之父”李振声:不愿做科学界的英雄

147 |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想看看月亮另一面

第三章 牢记使命 铸就复兴之路

155 | 北斗先驱许其凤:从0 到1 的突破

160 | “深海勇士”汪品先:演绎科考版“老人与海”

170 | “战略科学家”钱七虎:为国防工程铸就“金钟罩”

178 | 港珠澳大桥总师林鸣:让世界看到中国工程奇迹

188 | “第三代航天人”周建平:中国空间站向全世界开放

196 | 北斗设计师谢军:16 年送出43 颗星

204 | “红桃皇后”杨丽芝:舔石头知水量

210 | “60 后”施一公:做学问是最浪漫的事

220 | “70 后”潘建伟:与量子“纠缠”二十多年

226 | “超算追梦人”杨超:让理想照进现实

精彩书摘

科学巨擘钱学森:

他的伟大源于爱国

钱学森(1911 年12 月11 日—2009 年10 月31 日), 中共党员。1934 年钱学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 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 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七机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务。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钱学森

父亲教他“生当有品”

自2009 年10 月31 日起,杭州市下城区马市街方谷园2 号——这座白墙黛瓦的小院,将从“钱学森旧居”更名为“钱学森故居”。

一代科学巨擘钱学森,98 年前即出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孩提时光。后来,他随父到北京读书。1929 年,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为了“和独子离得近些”,父母又把家从北京搬回杭州。至今,这个小院的房产所有人一栏还登记着“钱学森”的名字。

据考证,钱学森是吴越国王钱镠(852—932 年)的第33 代孙。作为吴越钱氏宗脉发源地,杭州钱氏历代名人辈出。而当今最为著名的,应数钱均夫和钱学森父子以及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钱学森的祖父是一位丝绸商人,家境殷实。父亲钱均夫,早年就读于杭州求是书院,后留学日本,研修教育学。回国后,钱均夫在上海成立“劝学堂”,提倡“兴教救国”,颇具影响。1911 年,也就是钱学森诞生的那一年,钱均夫出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长。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是杭州富商之女,受过良好教育。她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超群,具有数学天赋。

有人说,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才华,正是来自母亲的遗传。早在三岁时,钱学森就已表现出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邻居因而传言钱家生了个“神童”。五岁时,他已能读懂《水浒传》。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有一天,他对父亲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变的,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父亲高兴地说:“你也可以做英雄。但是,必须好好读书,努力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谈起父亲的成长经历,颇多感慨。钱永刚说,父亲小时候并非“神童”,也不是那种每次考试拿第一的尖子生,但家学传承对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不容忽视。钱永刚告诉记者,钱家在教育子女方面,只有两个字:“身教。”钱学森后来常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博学多才、谦和认真的钱均夫,营造了家庭宁静的文化氛围与求实精神,这对

幼年钱学森的成长至关重要。

钱永刚动情地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当年出国时的一个细节。1935 年8 月,钱均夫送钱学森赴美留学,一同登上“杰克逊总统号”美国邮轮。临开船时,钱均夫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郑重地塞到儿子的手里:“这就是父亲送给你的礼物。”说罢,老人快步走下舷梯。钱学森怔怔地望着父亲的背影消失在出口处,这才连忙打开手中的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

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

——乃父告之

钱学森看罢潸然泪下。他默念着父亲的临别教诲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环球人物》杂志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723886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1-10-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