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八旗心象(旗人文学情感与社会1840-1949)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晚清民国的旗人及其文学为研究对象,将其置入政治、经济、社会、军事乃至国际关系的关联性语境中,展开跨文化、历史与区域研究的对话;体察旗人在时代语境中经历的情感、思想、身份认同与美学追求的嬗变,阐发旗人文学的普遍性意义。百年的蝉蜕蝶变,敞开旗人的叙事与抒情、心灵世界与精神空间,从国语骑射到满汉一家,从旗民分治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因地制宜、移风易俗与人民共和的历史转型中,叙说中国人现代情感与国家认同的建立。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王朝的焦虑与想象的疗救 第一节 开眼“看”世界 第二节 大梦谁先觉:顾太清的焦虑与化解 第三节 《红楼梦》的读者:文康的幻想 第四节 官侠合治与大众趣味 第二章 新兴传媒与京旗小说群像 第一节 被遗忘的文学群体 第二节 传媒空间开拓与京旗小说的格局 第三节 清末民初京旗小说的风貌与特点 第三章 乱世与情感结构变迁 第一节 蔡友梅的浮世绘 第二节 重写义妓传奇:异邦的教育 第三节 苦情案件:舆论、法律与公共情感 第四章 怀旧意识与通俗文化改造 第一节 儒丐的遗民书写 第二节 丧失感与底层悲悯 第三节 通俗小说的类型融合 第四节 清以降武侠文化的变迁 第五章 文化政治与身份重塑 第一节 汪笑侬与过渡时代 第二节 观念的潜流 第三节 病相报告:老舍的幻寓批判 第四节 城市意象与文化象征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八旗心象(旗人文学情感与社会1840-1949)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大先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8236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5 |
| 出版时间 | 2021-09-01 |
| 首版时间 | 2021-09-01 |
| 印刷时间 | 2021-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56 |
| CIP核字 | 2021067212 |
| 中图分类号 | I207.9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