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诗文研习琐谈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教学高中语文三十载,常与诗文相伴,终成老友。本书乃作者研习诗文的赏析集锦,主要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挑选历代古诗词名篇名句,以无理而妙、以动衬静、即景设喻、化虚为实、化美为媚、谐音双关等古典诗词手法为引线,一一品读讲解;第二部分运用真题阐述了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的解读策略;第三部分从意象出发,赏析了现代诗作中的沉默、四季、船的意象;第四部分则是历史散文中“婉曲”和现代散文“闲笔不闲”的例说。本书既有思想的闪光,也有意味深长的情怀,对教师、学生以及古诗文爱好者来说,是一本优秀的诗文赏析书。 作者简介 殷敏,198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无锡市第一中学,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无锡市学科带头人。曾和杜宗汾合著《高中古诗文赏读指要》,主编散文集“美文美读”系列之《人间大爱》和《文海珠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无理而妙 反常出奇——古典诗词艺术技巧琐谈(一) 以动衬静 造境奇绝——古典诗词艺术技巧琐谈(二) 即景设喻 情景交融——古典诗词艺术技巧琐谈(三) 化虚为实 真切形象——古典诗词艺术技巧琐谈(四) 化美为媚 灵动惊艳——古典诗词艺术技巧琐谈(五) 谐音双关 妙趣横生——古典诗词艺术技巧琐谈(六) 明月清风总关情——古典诗词意象鉴赏琐论 “鬼才”与现代诗——李贺诗歌艺术管窥 合理想象,适意安居——试论古诗鉴赏中的“自我”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把握古诗解读过程中想象的“度” 进去出来,体悟品评——如何避开古诗鉴赏题中的陷阱 抓住意象,引爆联想——现代诗解读和欣赏琐论 沉默如诗——赏析题为《沉默》的两首短诗 季节诗意——漫说诗人笔下的四季 航行于永恒的时空——赏析现代诗中“船”的意象 婉曲中的机智——历史散文人物语言艺术赏析 繁而有理,简则失神——略论繁笔的特点及运用规律 《警察和赞美诗》译文指瑕——兼谈文化词语在翻译中造成的问题 “闲笔不闲”例说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诗文研习琐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殷敏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461740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4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82 |
| 出版时间 | 2021-05-01 |
| 首版时间 | 2021-05-01 |
| 印刷时间 | 2021-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00 |
| CIP核字 | 2021084155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09 |
| 宽 | 14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