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到元朝打卡生活/课本来不及告诉你的古代史
内容
内容推荐
《到元朝打卡生活》是“课本来不及告诉你的古代史”丛书之一,以轻松活泼的叙述方式,描述了元朝时期的民间社会生活百态。全书生动地展现元朝人的日常饮食、防暑保暖、交通、住房、职业、旅游、文体活动,等等,像是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元朝民间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殊的风俗习惯,现代人对元朝人生活的好奇,将在书中一一得到解答。同时,书中配有多幅精美的插图,生动再现元朝人的日常生活面貌。
“课本来不及告诉你的古代史”丛书,囊括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百姓日常生活史,由深耕历史学领域的写作者执笔,以正史为蓝底,以幽默生趣、易于阅读的讲史方式,还原各个朝代的不同社会风貌,生动呈现中国古代百姓生活的变迁和传承。
作者简介
胡岳潭,生于1981年,硕士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方向为秦汉史,现为青岛某高校讲师,山东莱阳人,曾发表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等方面论文多篇。代表作品《消逝古国》等。
目录
第一章 衣
马上民族?元朝皇帝一样自认“龙的传人”
大放异彩的汉化蒙服:你没见过的时尚混搭
帽子和头一样重要
时尚发型,元朝Style是娃娃头
一个罟罟冠,半部草原史
“戴绿帽”是国家规定
第二章 食
网红奶茶,元朝时候就有了
涮羊肉,冰激凌,都是元朝人的发明
元朝皇帝不识货,胡萝卜当人参
《老乞大》:“外国人”眼中的元代饮食文化
草原民族都海量?那是因为度数低
葡萄酒硬通货,立大功才赏两壶
老人食,元代饮食很“养生”
第三章 住
元代北京什么样?
完全想不到,元朝皇帝住“白宫”
黄金家族,真的住“金屋”
元朝的城市没有城墙
元朝有几个一线城市
楠木紫檀,元朝的奢华家具
能住就行,元朝人住房不讲究
第四章 行
元朝骑兵,出门要带零食包
元代的“急递铺”和今天的“快递公司”一样吗
马车不够威风,象车才是最爱
有身份的人出行,那得请仪仗队
成吉思汗不征印度是因为怕热吗
丘处机也写过《西游记》
第五章 工
商业税超过农业税,元朝的创举
工匠第一,元朝为什么青睐工匠
为什么媒人也被称为“红娘”
元朝公务员最没幸福感
忽必烈上朝用“翻译官”吗
银行不是万能的:“通货膨胀”要了元朝的命
第六章 学
官方文字,蒙古人自己都不爱用
元朝人办教育,官员也有KPI
元朝学校里面讲什么语言
元朝读书人的待遇是好还是坏
元朝是怎么修史的
元朝皇帝为何不喜欢开科举
元曲居然是“蛤蜊味”
第七章 礼
元朝就有婚前协议
元朝的“收继婚制”是怎么回事
帖木儿、不花……元朝人的名字都一样
元朝人怎么过年过节
元朝人不爱洗澡还怕打雷
蒙古族人有着什么样的丧葬习俗
第八章 乐
郭德纲的《单刀会》,原作者其实是关汉卿
包公成为黑脸是从元朝开始的
象棋、围棋,元朝人的各种博弈之乐
让外国人震惊的元代青楼业
没饭局?那这事就没得谈
城市生活异常繁荣
附录1 元朝纪元表
附录2 元朝科技成就一览
后记
序言
翻云覆雨数兴亡。百年
身世细思量
“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
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
回首一般模样。清景好天良
夜,赏心春暖花香。百年身
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这首《廿一史弹词》压
卷的《西江月·读元史》,
仿佛一瞬间便带我们读完了
“大哉乾元”的百年元朝。元
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王
朝,它起于塞外苍狼,最初
不过是几个放牧的部落,到
后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才
大有以天下为牧场的志向,
但等到黄金家族建立不世之
伟业,大元帝国地广万里,
千族繁衍,才终于意识到帝
国的主题并不是打打杀杀、
开疆拓土,而是朝堂上的君
臣相争,道路上的行商千里
,城镇里的百业兴盛,老百
姓的柴米油盐。
于是就有了蒙古贵族吃
朝鲜泡菜,汉人喝蒙古奶茶
,色目人住雕梁画栋这样的
民族大融合。只不过,随着
大元帝国的风云散去,这些
历史的细节也逐渐被人忽视
和遗忘,我们今天看到的便
只有宏大叙事的成吉思汗远
征、忽必烈建元了。
但是,读史的人应该明
白,历史总归不只是王侯将
相的历史,平民百姓才是书
写历史的人。王侯将相能够
被历史湮灭,平民百姓所留
下的历史却一直传承到了今
天,融入了我们民族的文化
基因中。
读者如果不明白,那么
请看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我
们吃的涮羊肉,穿的小坎肩
,喝的奶制品,摆放的青花
瓷,更不用说遍布北方的胡
同,这些都是元时老百姓留
下的历史足迹。
“风战枯桐敲纸窗,拥裘
无寐夜偏长。”翻开史书,
这个不足百年的“短命王朝”
,总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的
感觉。但殊不知,正是这个
短命王朝,缔造了史无前例
的亚欧民族大融合,东欧民
族、中亚民族、东亚民族乃
至于东南亚民族,都在这个
帝国里熙来攘往,这让元朝
人的生活无比多彩,让元朝
的文化无比繁复,而这正是
隐藏在历史大视角之下的“
小确幸”。
而本书要做的就是寻找
到这种“小确幸”。在本书中
你会看到元朝人的别样生活
。仅以衣着风格为例,元朝
人与前朝人有巨大的区别,
这不仅因为元朝的塞北服饰
特点,也因为夹杂了西方的
宗教元素,还有对宋人衣着
形式的继承,又经过近百年
的改良与传承,最终形成了
至今影响深远的蒙元服饰。
除了衣着风格,饮食习
惯也是元朝人生活中颇具特
色的一项内容。风行一时的
“网红奶茶”,风味独特的“
涮羊肉”,皇室专供的“元八
珍”,无论是帝王将相,还
是平民百姓,都能在元朝的
“特色食单”中找到自己喜欢
的口味。
元朝的繁荣富庶,我们
也可以在世界历史中找到旁
证。《马可·波罗游记》对
元时临安城繁华景象的描写
,让一个世纪的欧洲人为之
癫狂沉醉——方圆百英里的
城池,城内随处可见的店铺
,精美华丽的居民住宅,种
类繁多的手工业技艺……这
些中外史料中独特的“元朝
记忆”,让今天的我们可以
更清楚地了解到元朝人真实
的生活景象。
相比于宏大视角的历史
研究著作,本书更注重讲述
文化生活中的细节,因此在
内容上也更为通俗轻快。在
这本书中,你可以了解到元
朝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
元朝人爱穿的漂亮衣服是什
么样的,元朝人喜欢吃的特
色美食有哪些,元朝人怎么
学习、怎么工作、怎么娱乐
……
历史并不是冰冷的时间
表,而是曾经鲜活的真实记
忆。学习历史并不只是为了
记住时间、记住事件,而是
要去感受、去认知,这样所
获得的历史才是真的历史、
活的历史。
胡岳潭
2021年6月
导语
由知名文化学者徐德亮主编、深耕历史学领域的写作者执笔,内容好看、文字好读,同时确保史实准确性。
内容丰富有趣,囊括古人的衣食住行、工学礼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篇短文都是读者对古人的好奇心所在。
精选丰富的彩色插图,历史名画中的器物、山水、人物、风俗等等,在书中均有呈现。
后记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
春深锁二乔。”杜牧调侃赤
壁之战,表达物是人非的沧
桑。那现在的人调侃历史是
因为什么?
《步步惊心》有一个耐
人寻味的情节:穿越到清朝
的女主在给八阿哥出主意时
,让他留心四阿哥胤稹府上
的邬思道,因为此人为四阿
哥最终登上宝座的关键法宝
,这显然是女主受历史剧《
雍正王朝》影响的缘故。
把虚构的历史当真实,
乃至把错误的历史看成真相
,似乎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很多人尤其青少年容易被
自己喜欢的历史剧、历史读
物误导:穿越剧流行的时候
,有的孩子甚至认为车祸等
事故真能制造“穿越”机会;
写后宫戏的网文总在写,“
穿越”过去后即便不是公主
贵族,也会过着白富美或高
富帅的生活……
喜欢“穿越”的读者,应
该渴望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领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不
一样的人生。可惜在绝大多
数的“穿越”剧中,这类体验
都被简化为经不起历史验证
的服装道具化妆等背景;而
在大部分类似的网文小说中
,这类体验都被统一为杜撰
历史的意淫故事。
有鉴于此,我想通过策
划一套专门的丛书来纠纠这
样的风气。但讲述真实尤其
是普通人的历史会有人关心
吗?毕竟《三国演义》的知
名度和热销度都远胜于《三
国志》。做既真实又能吸引
读者的历史读物,要从什么
角度入手呢?从本科到博士
的专业背景以及多年从事文
史书籍出版的工作经验都让
我在不断思考:曾经灿烂辉
煌的中华文明到底是什么样
子?那些惊艳了千百年的历
史文物能告诉我们吗?为什
么我们现在需要而且能够拥
有文化自信?
对每个中国读者而言,
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明清小说小品文中,
一定感受到了历史的生命诗
意;从老庄道学、孔孟儒学
、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
明理学中,一定理解到了历
史的思想智慧。或许还远不
止于此,还有闻名遐迩的四
大发明,浩如烟海的二十五
史……而那些真实存在过、
教科书却来不及讲述,如珍
珠般遗失散落于典籍史海的
古人日常生活,往往被弃之
不顾或视而不见,但实际上
正是这些珍珠串起了中华民
族绚烂璀璨的日常生活文明
史。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
中国古代历史,这是本丛书
选择的角度,也是体现普通
人的历史视角。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人
们的日常生活无非是:衣、
食、住、行、工(作)、学
(习)、礼(仪)、(娱)
乐,丛书即从这八个方面着
手展开。概括一点来说,历
史上古人的穿衣吃饭居住出
行,展示的是不断进步的科
技文明。当然工学礼乐也会
跟科技相关,如医学工作的
逐步细分体现了技术的不断
进步,礼仪增加的仪式可能
跟天文历法的新发现有关,
娱乐活动的不断丰富是由新
发明带动的。而它们更多地
反映了延续千年的文化文明
,虽然各朝代会有所区别,
但更具有共性,中华民族正
是依靠强大的文化惯性自强
不息。
归纳起来,一部中国古
代日常生活史,也是一部中
华民族的古代科技文化史。
而这样的历史,在中小
学生的课本里边,由于篇幅
有限是无法展开描述的;即
便走入大学阶段,如果不是
专门学习历史专业,也难以
接触到。因此我们把丛书定
为:“课本来不及告诉你的
古代史”。
当然,相对于琐碎的日
常生活,衣食住行工学礼乐
还不足以概括全部,因此在
具体组稿中,我们对内容进
行了相近归类,例如把化妆
归类到衣饰类,把一些特殊
技艺归类到工作类。
丛书根据隋唐、两宋、
元、明、清等历史时段,分
五卷来呈现中国古代千余年
的科技文化史。我们可以从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
冠拜冕琉”领略盛唐气象,
体验隋唐人的灿烂时光;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
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想象大
宋风华,感受宋朝人的风雅
岁月;从“定乾坤万国来降
。谷丰登,民安乐,鼓腹讴
唱”慨叹大元一统,体会元
朝人的别样年华;从“三代
八朝之古董,蛮夷闽貊之珍
异,皆集焉……凡胭脂簪珥
、牙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
、伢几嬉具之类,无不集”
观看大明王朝之丰茂,走进
明朝人的情调生活;从“座
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
烟霞”一窥大清朝的盛世韶
华——虽是强弩之末却也集
锦绣之最——一探清朝人的
精致世界。
需要说明的是,在漫漫
历史长河中,每个朝代都经
历了兴衰荣辱。暂且把“衰”
与“辱”留给史学家们去深沉
思索,在这里,让我们感受
每个王朝大一统后的繁华岁
月,毕竟这些岁月里处处闪
烁着科技文化之光,埋藏着
我们至今仍引以为傲的宝贵
财富。
为了准确和较为全面地
呈现这段科技文化历史,我
们延请的作者都是上述朝代
历史的深耕细作者,也是历
史文化普及者,尤其是考古
专业出身的李云河老师等。
他们通过一手发掘、鲜为人
知的文物考古资料,别开生
面地呈现那时那地那景,带
你走进一个看似熟悉却又陌
生的古代世界。丛书主编徐
德亮先生,近些年一直身体
力行进行传统文化的普及工
作,以北大中文古典
精彩页
马上民族?
元朝皇帝一样自认“龙的传人”
中国历朝皇帝都自称“真龙天子”,既然是“真龙”,自然是不能和老百姓一样的,而最直接体现天子和老百姓差异的就是服装,天子最具有标志性的服饰就莫过于“龙袍”。历朝历代的皇帝,只要是有画像存世,一般都是一身龙袍冠带,然而元朝却好像并非如此。
在古画中的元朝皇帝,似乎总是一身民族服装,看起来既简单又朴素,和老百姓的服装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而且元朝人尚白,古画中的皇帝一身简单的白布衣,真有一种“白龙鱼服”的感慌。
元朝皇帝的“龙袍”样式
元朝皇帝这样的画像,自然是有其现实渊源的,但元朝皇帝从来都不穿龙袍的吗?对于“真龙天子”的特殊形象,他们真的是一点兴趣也没有吗?
解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先翻一下史料就可以了。《元史·舆服志》原文记载:“天子冕服,衮冕,制以漆纱,上覆日綎,青表朱里。綎之四周,匝以云龙。冠之口围,萦以珍珠……冠之周围,珠云龙网结,通翠柳调珠……衮龙服,制以青罗,饰以生色销金帝星一、日一、月一、升龙四、复身龙四、山三十八……”
从这段原文我们可以看出来,天子冕服上龙的出现概率并不低,而且后面还有文字记录:“大德十一年九月,博士议:唐制,天子衮冕,垂白珠十有二旒……”
元朝皇帝画像中为什么少穿龙袍
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成宗是元朝第二位皇帝,也就是说,这时就已经开始效仿唐朝制度设计皇帝冠冕,所以元朝皇帝穿龙袍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元朝皇帝却几乎没有穿龙袍的呢?
其实,这是由于画师作画的背景不同导致的。一般中国古代的皇帝画像,用途只有一种,那便是留存后世,让子孙供奉在宗庙中祭拜、瞻仰和缅怀,因此皇帝画像往往力求真实,也就是要画得像。这种像不仅要画中图像样貌与皇帝本人相似,其他细节也要相似才行,而蒙古族的元朝皇帝,日常最常穿的衣服就是画像上这种,画像反映的就是皇帝的常态。
而且,元朝皇帝虽然欣赏儒家的帝王崇拜,但对于整个民族的汉化一直是持谨慎态度的,换言之,皇帝虽然喜欢龙袍,但还是想让后世子孙不要忘本,从服饰上保持本民族的特点,也算是一种防微杜渐。
当然,画像中的元朝皇帝都身着布衣还可能有一个小原因,那就是当时的蒙古服饰确实要比汉朝皇帝“冠冕堂皇”的服饰要舒服。它在当时还有一个专有称呼,叫作“质孙”。
质孙在当时蒙古语境中的意思是“华丽”,质孙服也就是“华丽的衣服”,早期是蒙古军队高级将领在重要场合穿着的服饰。质孙服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颜色,古籍记载:“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廷大宴则服之……,凡勋戚大臣近侍,赐则服之。”
因为质孙服主要是用于马上,所以首先要保证它的柔软度、弹性,质孙服的面料主要是元代比较具有特色的“纳石失”,也就是织金锦。其次,质孙服还要轻便、灵活,因此其形式就必然是衣摆短小、窄袖、缩肩、紧身、容易收紧。
但是,这只是质孙服早期的样式,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大,帝国贵族的生活也日渐奢靡,质孙服的功能性开始减弱,其观赏性、仪式性开始增强了。此时,质孙服衣摆开始变长,使用面料也越来越精致,更有人开始将装饰物加在质孙服上,原本整洁利落的“军便服”最终变成了“仪仗服饰”。
据史籍记载,元朝皇帝的质孙服共有冬服十一等、夏服十五等,百官的质孙服则有夏服十四等、冬服九等。
遥想当年蒙古铁骑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一身质孙服从东亚征服到西欧,后世子孙骄奢淫逸到光服饰颜色样式就有二十六种之多,成吉思汗泉下有知,真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既然平时多穿质孙服,那么元朝皇帝什么时候穿龙袍呢?答案是正式场合。无论如何,儒家的典章礼仪、国家制度都是元朝皇帝非常认可的,即便再喜欢质孙服,他们也知道那不是正统服饰,因此每次遇到正式活动,如登基、祭祀、大型朝会、大型仪式等,皇帝一样是要冠带整齐,仿效汉唐服饰制度,以昭示元朝的天下正统。
据史料记载,忽必烈汗在大都建元大元,就是一身正统的衮龙冠冕,在祭拜天地、祖先之后登基称帝的。
所以说,元朝皇帝也是穿龙袍的,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一旦当上了皇帝,就自然会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是天下唯我独尊的唯一,你让他主动放弃代表着身份和特权的龙袍怎么可能呢?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到元朝打卡生活/课本来不及告诉你的古代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胡岳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85859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21-07-01
首版时间 2021-07-01
印刷时间 202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374
CIP核字 2021098237
中图分类号 K247.09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