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的巨响/博雅煮酒论史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奋斗史:他们用自己的大智慧、大无畏,变不可能为可能,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而在历史上留下锵锵巨响,至今余音不绝。

本书内容全面,语言通俗,可读性强,是广大喜欢世界历史知识读者的入门书。通过对世界历史人物的品和悟,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扩大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素质,增进我们的智慧,把握我们的命运,并从中发现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智慧和密码。

内容推荐

世界历史灿若星辰,浩如烟海。其间有无数圣人先哲、帝王将相,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或智谋,或勇猛,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640年,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历史在这里发出了巨响,世界历史也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时代。在这风云际会、波澜壮阔的盛大场面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叱咤风云的历史风云人物:华盛顿争取独立自由果敢执着,向往民主却对权力无欲淡泊;拿破仑横扫欧洲铁骑雄风,尊崇法律颁布法典;彼得大帝引领革新雷厉风行,对大海无限深情;俾斯麦统一德国铁血无情,独领风骚开创新时代;罗斯福身残志坚,轮椅上指点江山,樯橹灰飞烟灭;丘吉尔文才武略不愧名门之后,誓不低头重塑大英帝国形象;戴高乐亡命天涯心系法兰西,高卢雄鸡一唱天下白;斯大林纵横捭阖直捣黄龙,执牛耳改变世界格局;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救印度人民于水火……

目录

乔治·华盛顿:美利坚民主精神的路标

 义愤反英

 领导北美独立战争

 就任总统

 告别政坛

 退隐离世

约翰·亚当斯:被历史遗忘的总统

 刻苦学习成为律师

 名声乍起

 支持华盛顿

 智慧口才影响独立运动

 继任总统显雄才

 连任失败回乡养老

托马斯·杰斐逊:美国民主的先驱

 勤奋青年学有所成

 投身独立运动

 坚持独立信念

 当选总统革除旧弊

 离任后溘然长逝

亚伯拉罕·林肯:重塑美国

 在屡败中获胜

 弥合国家的分裂

 不屈不挠的本性

拿破仑·波拿巴:永恒的战场雄狮

 初显军事才能

 扬威皮埃蒙特

 猛攻洛迪桥

 大战曼图亚

 进军维也纳

 荣归巴黎

 登上皇帝宝座

 入侵俄罗斯

 战神陨落

威灵顿:铁血公爵

 阿萨耶显威名

 首战伊比利亚半岛

 再战伊比利亚半岛

 滑铁卢战败拿破仑

彼得大帝:引导俄罗斯走向近代化的君主

 胸怀壮志”

 剪须革新

 从惨败到大胜

 波尔塔瓦之战

 铸就强大俄帝国

梅特涅:“欧洲宰相”

 巧结姻缘,跻身政坛

 周旋于列强之间

 均衡欧洲权利

 晚年荣辱皆尝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铁血首相

 跻身政坛,出任首相

 迈开统一德国的步伐

 以战争统一德国

内维尔·张伯伦:“绥靖大师”

 政坛沉浮几任财相

 担任首相,改革政策

 丑陋绥靖,英明荐人

 继续从政,仓促离世

富兰克林·罗斯福: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

 因国家需要而连任

 思想卓越,赢得支持

 亲民的勇敢者

温斯顿·丘吉尔:临危受命的英国首相

 人生充满传奇

 精辟阐释战争艺术

 精通游戏,用兵伐谋

戴高乐:自由法国的先锋

 坚韧的总统之路

 非凡的人格魅力

斯大林:纳粹德国的最大克星

 抛弃神学,投身革命

 成为国家领导人

 激战列宁格勒

 转守为攻,大败纳粹

 纵横捭阖国际舞台

朱可夫:军功彪炳史册的统帅

 彪炳史册的军功

 谋略制敌,初赢大战

 制造假象,赢得大胜

巴顿:装甲铁流之魂

 创建坦克旅立功勋

 装甲战中初显神威

 从北非到西西里

 英雄本色

蒙哥马利:横扫西欧的陆军元帅

 治军能手

 计胜阿拉曼

 荷兰战役

甘地:印度的圣雄

 历尽艰辛赴英留学

 成为印侨领袖

 站立在国大党前沿

 独立运动

 印度的独立和分治

 圣雄的祈祷

艾森豪威尔:天才的协调者

 二战中脱颖而出

 指挥盟军登陆北非

 指挥若定攻占西西里

 运筹帷幄登陆诺曼底

 协调关系成就功勋

试读章节

弥合国家的分裂

1861年3月4日,林肯在第一次就职演说时宣称:从宪法和法律上来看,联邦不容分裂,任何一个州都不能单凭自己的动议合法地退出联邦。林肯表示他不会容许南方联邦分裂国家,他极力想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这场危机。但是,一个多月后,南军炮击萨姆特堡。内战无可挽回地开始了。

林肯并不是一个乐于看到流血的政治家,他一直在寻找避免流血的途径。1862年3月6日,他向国会提出通过赎买方案有偿解放奴隶:“单单从财政或金钱角度来看……用这次战争的日常开支来按照合理估价赎买任何一个被指名的州中的全部奴隶,将是多么轻而易举。”林肯的想法是这样的:战争不到半天的费用,就能赎买特拉华的以四百美元计算的全部奴隶——这次战争的七十八天费用,就能赎买以同样价格计算的特拉华、马里兰、哥伦比亚特区、肯塔基和密苏里的全部奴隶。

联邦国会通过了一项赞成根据建议的条件解放奴隶的决议。但南部不予理会。尽管林肯对奴隶制深恶痛绝,而且后来还以解放者著称,可他起先主要是为保全联邦。即便是战争已经打响,可是林肯仍然期望通过和平来解决分歧,而不是诉诸于武力。

在第一次就职演说里,林肯明确地表白,他没有合法权利直接或间接地去干预蓄奴州的奴隶制度。战争开始后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林肯都在想不去触动奴隶制。1862年8月,针对一封题为《二千万人民的祈求》的公开信,林肯表示:“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林肯没有止步。随着1863年1月1日《解放宣言》的发表,战争演变成了为自由和人道而战。在林肯的战旗下,完整的疆域同时也必须是自由的乐土:“我们要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在第二次就职演说中,林肯干脆就说,占美国人口八分之一的黑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和重大的利益,这种利益是战争的根源,而反叛者的目的是要加强、永葆和扩大这一利益,为此不惜以战争割裂联邦。在奴隶制问题上,南方最后陷入了百口莫辩的窘境,而林肯却在历史上获得了南方再也无法争夺的道义制高点。林肯既象征着自由、平等,又高举着统一的大旗。也许很多后人会认为林肯所代表的是正义,他必定会获得极大的支持和胜利。可是,当时的局势并非这么单纯。

1864年下半年的总统大选,它将决定美国未来的命运。这次大选实际上是北方就战争问题举行一次公民投票,美国人民将就是战还是和的问题,用选票做出自己的抉择。

1864年6月7日,林肯再次被共和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虽然林肯在1864年6月16日一次保健义卖会上说,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三年,为了美国人民,即使战争还要打三年,也要把在整个国家疆域内恢复政府权力这条路线贯彻到底。可是,宪法没有授权总统可以自行决定将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如果不能再次当选的话,他也没有权力选择一个能够贯彻他的方针的总统接班。继续战争的说法,不是下达最高指示,而是林肯必须得到美国人民的支持,他必须把自己的政见说清楚,获得人们的认可和支持。

尽管林肯为了美国的统一不愿意放弃使用武力,可依旧止不住厌战情绪在1864年的夏天弥漫。呼吁停火和谈的声音不绝于耳。从加拿大流亡归来的克莱门特·瓦兰迪加姆,甚至直言不讳地发表反战言论。面对当时的情形,一位纽约政客就说:“人民都为和平发了疯。林肯不可能再次当选。”就连林肯自己都感到前景黯淡。不过,峰回路转的事情发生了。当年9月,率领北军的谢尔曼占领亚特兰大,南部邦联主力部队全军覆灭。这次关键时刻的关键胜利,扫除了笼罩在林肯头上的政治乌云,他再次当选总统。

再次当选的林肯几经努力,使联邦国会在1865年1月31日通过了提出否定奴隶制和强制劳役的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这时,他不希望看到更多的死亡和流血,而是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在1865年2月5日致国会的咨文草稿中,他提出:国会授权总统给弗吉尼亚等南部16州支付4亿美元,以赔偿奴隶主解放奴隶后的损失,目的就是换取南部诸州放弃和停止反抗;此外,一切政治犯将得到赦免,归还除奴隶以外一切依法充公或没收的财产。4月8日,南方总指挥罗伯特·李将军在阿波托克斯州投降,从而结束了美国南北对峙的局面。南北战争最终以北方胜利而告结束,这也标志着奴隶制的彻底崩溃。

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遇刺。凶手是一个同情南方的精神错乱的演员。1865年4月15日,亚伯拉罕·林肯去世,时年56岁。林肯去世后,他的遗体在14个城市供群众凭吊了两个多星期,后被安葬在普林斯菲尔德。

不屈不挠的本性

林肯总是雄心勃勃。对他而言,需要获得成就,这已不仅仅是出自性格,而几乎是无法抑制的困扰着他全身心的愿望。他的法律伙伴威廉·赫恩登说,林肯“总是盘算着,计划着未来的事”。赫恩登写道:“林肯的雄心是一台永不休息的小发动机。”在其早期生涯中,林肯为追求生活中的成功,曾试过不同的职业。他经营过杂货店,当过邮政局长,土地测绘员,而最终当了律师和政治家。他具有几乎是强制性的持之以恒的精神,这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清晰可见,不论是干工作、搞竞选还是发表公开演讲,做起来都孜孜不倦。

林肯年轻时就显得过分具有雄心壮志。1838年,29岁的他在斯普林菲尔德青年文学会发表了他的一篇比较著名的演说,从中可以窥见林肯的一些个性。他说:“天才的巨人不屑于走现成的路。他追求的是迄今为止无人探索的地方,他鄙夷重蹈任何前人步伐的做法,不论前人是多么光辉夺目。他全身心地渴望显露他的非凡才华……”

林肯不屈不挠的拼搏和进取精神是他天性的一部分,这是许多伟大领袖人物都具有的一种个人气质、一种特征。例如,罗斯福和丘吉尔还有甘地都在早年间就明显地表现出了积极进取的雄心壮志和生活中上进的愿望。这种性格特征正是他们用来完成他们生活中的使命的工具。

毫无疑问,林肯也是“全身心地渴望显露他的非凡才华”的。尽管他经常由于失败和挫折而情绪沮丧,但这锤炼了他坚忍不拔和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这些令人称羡的品质。后来,他把失败变成了最终的胜利;为了事业成功这一凌驾一切的目标,他可以做出一切努力。实际上,每一件事——成功与失败——都成了他执掌总统权力的进阶,在这个意义上,林肯用他整个的一生为他未来的行政领导职位做了准备。

1858年林肯在竞选参议员席位时令人失望地输给了道格拉斯,这以后他写道:“斗争必须继续进行。为了民众自由的事业绝不会因为一次甚至是一百次的失败而放弃。”他给亚历山大辛普森写信表明他“具有永恒的信念,相信从长远看我们一定能战胜他们;一点一点地这些领导人的真面目将会变得尽人皆知,民众不会容忍他们的……我没有完蛋,也不是正在完蛋”。

正是这种异乎寻常的坚毅精神在1860年将林肯推上了总统宝座。作为行政领袖,他把自己的强烈感情全都倾注在维护美利坚合众国完整这一个人目标上。林肯不仅对自己,而且对那些向他报告工作的人,都提出了竭尽全力向这一目标前进的要求。

确立目标并使之为下属接受,这对行之有效的领导者至关重要。目标明确,才能团结民众,动员民众,聚集他们的才干和能力,林肯是用保存联邦和废除奴隶制这两条“共同使命”来团结他的追随者的。随着内战战火的临近,这一目标变得愈益坚定不移了。虽然如此,林肯仍认识到只能一步步地完成成功的使命。因此他不断地提出明确的短期目标,以便刻不容缓地集中他的将领和内阁成员的注意力。在冲突的早期,他就确定了封锁南方重要港口,控制密西西比河以及重建和训练军事力量等战略目标。整个战争过程中,他致力于摧毁李将军的军队,而不在于攻占邦联的首都。而且他一次只打一个战役,而不企图一下子全部打赢。在战争接近尾声时,林肯的战略是为南方和平与顺利地回归联邦建立舞台。他始终致力于达到一定的目标和目的。像所有领袖人物一样,林肯也是孜孜不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P36-39

序言

世界历史灿若星辰,浩如烟海。其间有无数圣人先哲、帝王将相,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或智谋,或勇猛,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640年,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历史在这里发出了巨响,世界历史也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时代。在这风云际会、波澜壮阔的盛大场面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叱咤风云的历史风云人物:华盛顿争取独立自由果敢执着,向往民主却对权力无欲淡泊;拿破仑横扫欧洲铁骑雄风,尊崇法律颁布法典;彼得大帝引领革新雷厉风行,对大海无限深情;俾斯麦统一德国铁血无情,独领风骚开创新时代;罗斯福身残志坚,轮椅上指点江山,樯橹灰飞烟灭;丘吉尔文才武略不愧名门之后,誓不低头重塑大英帝国形象;戴高乐亡命天涯心系法兰西,高卢雄鸡一唱天下白;斯大林纵横捭阖直捣黄龙,执牛耳改变世界格局;圣雄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救印度人民于水火……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奋斗史:他们用自己的大智慧、大无畏,变不可能为可能,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而在历史上留下锵锵巨响,至今余音不绝。

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尽情展示着自我,用满腔热情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历史画卷。因此,他们每一位世界风云人物,都是一部蕴含着感人至深的故事的励志书。他们的丰富阅历和人生体验,他们的奋斗精神和成功要素,他们追求卓越的性格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对今天的我们无疑都有着巨大的启迪作用和教育意义。我们相信,从这些世界风云人物的足迹中,可以学会如何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如何面对安逸和艰辛,如何感受欢乐和痛苦,如何应对顺利和磨难。懂得应该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学会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塑造自我,如何塑造未来。

他们是人类的精英,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奋斗精神与超人业绩深受人们仰慕,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他们是人而不是神,他们来自于常人又高于常人。品悟世界风云人物,感受到他们的理想、信念、胸怀、情操,这将帮助我们学习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做学问和成就人生。

本书内容全面,语言通俗,可读性强,是广大喜欢世界历史知识读者的入门书。通过对世界历史人物的品和悟,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扩大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素质,增进我们的智慧,把握我们的命运,并从中发现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智慧和密码。

后记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朋友、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以及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们分别是唐德春、陈奂岳、孙高磊、段育文、王玉红、李蓓、陈丽华、占珊、刘婷、尚论聪、赵巍、周妮、丁岭花、马泽峰、汪京、周兴华、姚为青、杜海义、王金超、高光耀、刘小勇、时小强、常付轩等,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一些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启发和感悟,也汲取了其中智慧的精华,谨向给予我们无私帮助的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本书的诞生。

由于编写和出版的时间仓促,以及编写的水平所限,书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的巨响/博雅煮酒论史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桦//高明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45668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