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开掘真相(3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叶铁桥编的《开掘真相(3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精选)》是语文出版社策划的《开掘真相》系列的第三本,这是一部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的深度新闻报道作品精选集,其中包括了从2013年—2014年间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不但呈现了新闻事件的事实本身,而且还展示了记者采访报道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是一部浮世万象的纵深映射,也是一卷时代变迁的历史底稿,更是一种新闻传媒的职业镜鉴。

内容推荐

《开掘真相(3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精选)》由叶铁桥编。

高铁发展的速度,差不多赶上了离铁奔驰的速度,高铁技术引进首席谈判代表张曙光因此成了“高铁第一人”。个人膨胀之下,院士头衔似乎变得唾手可得。依靠能施舍出项目“肥肉”的权力,张曙光组织了二三十名大学教授为他代笔,最终离梦寐以求的院士帽只有一票之遥。他为什么能一路绿灯差点当上院士?

男人是反腐斗士,女人却困居斗塞。反腐的路上,没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铺,相反,是家庭的绝望,妻儿的挣扎。作为反腐斗士的女人,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到海南省的海口、三亚等地办案,竟然坐着头等舱,住着五星缀的度假酒店和豪华宾馆,而奢侈办案之旅的买单人,居然是案件当事人一方。反贪局长最终被拿下,但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调查中……

报纸上面,是看得见的文字。文字的后面,是看不见的付出,和说不完的故事。

目录

序言

 他们,推动我们前行

〖吏治〗

 宁陕县副县长一行被指公费出国旅游

 【补充一】开发商提供10万元封口费公关媒体

 【补充二】头戴钢盔出门的举报人

 采访手记:反腐斗士的女人

 顾湘陵案的启示

 采访手记:该案仍有回味之处

 不雅视频撂倒重庆10高官

 采访手记:不署名的报道背后

 杨建农案始末

 采访手记:魔幻杨建农案

〖调查〗

 一些领导子女“绕道”进行政事业单位

 【补充】22人被问责两任县委书记被免职

 采访手记:熟人政治的“绊脚石”

 女企业家实名举报豪车假牌

 采访手记:叫一声城管,太沉重

 重庆工商大学绩效考核方案风波调查

 采访手记:改革,要“过河”就必须真正“摸着了石头”

 这家大学学报为什么还在办?

 采访手记:论文公司的“生意经”

 谁说了谎?

 采访手记:谁让他们不敢说话

 河北永年部分村民“外逃”躲征地

 采访手记:一次荒诞的采访

 遭遇空难的江山游学团组团调查

 采访手记:遭遇空难的江山游学团组团调查

〖求证〗

 张曙光增选院士过程还原

 采访手记:难忘的院士老头们

 女中学生被铐游街真相调查

 采访手记:推翻刁民想象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内幕

 采访手记:绊倒大象的,是一块小石头

 “酒城”公职人员的酒生意

 采访手记:地毯式轰炸撕开了裂缝

 冒牌“要情通报”的“奇幻漂流”

 采访手记:冒牌内参“奇幻漂流”真相求证费尽周折

〖法治〗

 “走”了20个月的无罪判决书

 采访手记:被错案改变的人生

 “房妹”之父屡遭举报为何至今才被刑拘 ?

 采访手记:那些“烂尾新闻”是记者无奈的遗憾

 长春市检察官海南办案之旅

 采访手记:荒诞故事的现实结局

 退休检察官向“最高检”举报自己办错案

 采访手记:淮北案

 抗拆记者涉嫌非法拘禁事件始末

 采访手记:平度里的中国

 迟到十二年的“疑罪从无”

 采访手记:希望这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人物〗

 T3航站楼爆炸案事主勾勒

 采访手记:他们别成为下一个冀中星

 检察官讲述“张高平案”翻案过程

 采访手记:“红人”张飚

 一名女大学生之死

 采访手记:一次缺失“核心主角”的采访

 病人张昌年

 采访手记:“开胸验肺”式的自救能否就此终结?

 一个打假微博的升级日志

 采访手记:一个微博打假团队的坚守

 我的骄傲,在哪儿

 采访手记:技巧之外,还需真诚

〖改革〗

 温柔一刀

 采访手记:让校长的归校长,教授的归教授

 上海报业变局

 采访手记

 徐州贾汪区晒六百科级干部家底

 采访手记:等待中国的阳光法案

试读章节

10月30日,陕西省安康市纪委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对于被实名举报的宁陕县副县长叶庆春等人公费出国旅游事件,安康市纪委已经正式立案,目前正在调查中,尚未形成调查结论。

今年50岁的叶庆春是土生土长的宁陕人,曾做过6年厂长和4年工业局局长,后担任宁陕县发改局局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转任副县长后,主管城乡建设、水利、扶贫等领域的工作。

叶庆春的出国机会,源于一项中学生的国际比赛。2013年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在荷兰布朗邦省埃因霍温市举行,机器人项目正是宁陕中学科技创新活动的优势项目之一。公开资料显示,今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2013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选拔赛”上,宁陕中学高二学生陈秋江、赖煊在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区夺冠,从而获得参加荷兰世界杯的比赛资格。

作为一个地处莽莽秦岭山区、人口仅7.4万的经济穷县,组队去荷兰比赛既是参赛学生的大事,也成了当地官员的“大事”。

据此事件的实名举报人、宁陕县人民医院主治大夫柯尊年介绍,这次出国的人中不仅有参赛学生及代表队教练廖泽松,还有带队领导叶庆春、宁陕县教育局局长石功赋、宁陕中学党委书记王健,他们3人是被公派的。“但除此之外,还有跟比赛毫无关联的人,比如叶庆春的妻子刘小兰、王健的妻子杜向红。更令人奇怪的是,还有宁陕县的包工头李智疆和徐地宏等人全程陪同”。

柯尊年所获得的航班信息显示,叶庆春、石功赋一行于2013年6月23日11时28分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境,目的地为意大利;而参赛的师生则于6月24日前往荷兰。两支队伍回程信息也不一致,7月6日,获得第5名佳绩的参赛师生返回北京,而叶庆春、石功赋一行则于7月7日5时54分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入境。

7月7日,两支队伍的人马一起出现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柯尊年提供的视频和图片信息显示,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出站口不远处,前来接机的人员给凯旋的学生奉上了鲜花,叶庆春、石功赋、王健面带笑容与参赛学生一起合影。

“很明显,这次是叶副县长一行先走,然后参赛师生才走,机器人大赛6月30日就闭幕了,但叶副县长他们却一直在欧洲游玩,直到7月7日才回的北京。”柯尊年说,从2012年年底中央发布“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后,公款出国旅游就被严厉禁止,“但从我查询到的情况看,他们利用这次机会游历了欧洲多个国家,明显是在顶风违纪”。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宁陕调查期问,宁陕县教育局局长石功赋把记者挡在了他的办公室门口。他说:“我不能接受采访,纪委已经调查过了,你们跟宣传部联系,现在纪委在处理中。”

此前,他向前来采访的陕西当地媒体记者证实,自己的确是6月23日同副县长叶庆春还有几名包工头去的意大利。不过,中间也曾“去过荷兰”。他说,在学生参加比赛前后一周多时间里,叶庆春还带领非参赛人员及家属去了德国、法国、瑞士等多个欧洲国家。石功赋说,叶庆春、王健和他是公派,此次参赛所花费的20多万元全部由宁陕中学提供。

宁陕中学党委书记王健证实了石功赋的说法,称他们几个“基本算公派”,去的国家包括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等。但他说,回来1个多月后,自己把这次出国所花费的4万多元补回去了。

在宁陕,普通公务员一个月的收入才3000元左右,4万元相当于其一年的收入。宁陕是国家级贫困县,根据当地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宁陕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30元。

叶庆春的妻子刘小兰是宁陕县扶贫局工作人员,在她的办公室里,她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六七月她确实出过国。  记者问:“你们去了哪些地方?”

刘小兰答:“我现在忘了。”

“首先去了意大利吗?”

“我都50岁了,去过哪些地方我都忘了,外国的这些名字我也记不清楚。”

“你们自己掏的钱吗?”

“就是教育局垫了他(叶庆春)那一块,回来我们把他的钱也给补上了。”

“你交了多少钱?”

“我交了4万多,自费的。”

“叶县长呢?”

“他也交了4万多。”

记者问,里面有没有包工头?刘小兰没有否认,她说这些人也是早就认识的,“人家也是随团自己掏钱去的”。

说到避嫌的问题,她说当时没有考虑这么多,“我们这个城市,谁都认识,他说他跟你一路去,你不让他去?人家自己掏钱呢”。她坚决否认行程中包工头为他们埋单,“要他们花什么钱?团费自己一交,也不用花什么钱”。

P3-5

序言

他们,推动我们前行

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兼特别报道部主任 吴湘韩

我记不清那一天是2013年9月的哪一天,更记不清那一天是晴天还是雨天,是午后还是黄昏,只记得那天接到了一个久违的电话,一个事后引发“官场地震”的电话。

来电者外号“熊大侠”“包青天”,真名熊国剑,自称“体制内不良现象的反对者”。

“熊大侠”是我的一位朋友。早在1998年11月就相识了。我当时在湖南驻站,刚大学毕业的记者罗旭辉在湖南记者站锻炼,当时“社会周刊”派给他一个任务:到湖南江永采访一起村委会非法选举事件,线索正是熊国剑给报社的投稿,此时熊任江永县交通局副局长,此前是县委机关报《江永报》的编辑。

江永偏于湘西南一隅,与广西接壤,现属永州市管辖,是“产异蛇”的“永州之野”。旭辉邀我同去,我答应了。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得先坐6个小时的火车到冷水滩,再转长途汽车,我们花了10多个小时才到江永。

时年36岁的熊国剑个子不高,血气方刚。他反映的是这样一件事儿:粗石江镇3名村民,仅仅因为对镇政府非法包办选举本村村委会主任一事当场提出异议而引发与镇干部的短暂争吵,没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轻微,却被镇政府视为“聚众冲击政府”,县公安局以“涉嫌扰乱社会秩序罪”对3人予以刑事拘留,进而没收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共1.2万元。近9个月过去了,他们仍是犯罪嫌疑人。

在他的帮助下,我们采访了有关各方。江永县联合调查组在认定这场选举是非法的同时,又认为公安部门办理此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手续完备。

当时江永县委分管政法工作的周厚良副书记对我们说:“这件事,我不太清楚。咱们有一个原则:不是很大的刑事案子,由公安机关依据事实、依据相关法律条款公正执法、严肃执法。党政部门的领导不能说‘抓人’‘放人’。”  但他表示:“这个案子要妥善处理好,以免产生新的不安定因素。”并意味深长地说:“对农民一定要以心换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当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有所欠缺的时候,要换位思考,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要搞压制,这应该是我们干部对待农民的基本态度。这样才能够把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处理得更融洽。”

我们写的《我下跪,只求选举合法》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但熊国剑说,舆论监督没有触动公安部门,因为政法部门认为《南方周末》(此前也报道了此事)不是党报,《中国青年报》也不是党报,不作数。他怒不可遏,连夜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读者来信,3个村民才因此讨回公道。

这一次,他报的料更猛:2013年3月17日,湖南红网出现一篇题为《江永县一批县官弄虚作假违法乱纪安排自己的子女》的举报信:6名在任的江永县级领导干部,为子女伪造在外地工作的档案,之后将其调回江永的行政或事业单位工作,以规避本应参加的统一招考。上级派了调查组下来,但最终也没见结果。

熊国剑说,他之所以给我报料,是因为他被怀疑为举报人。原来,帖子出来后,有朋友转告熊国剑“不要挡了别人的路”,他感到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有官员认为,按以往经验这样的事情只有熊国剑才会去报料。“不管是不是我做的,领导都会认为是我举报的。”他想,还是通过《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来为自己证明清白吧。

我给报社领导报了选题,但领导权衡说缓一缓。经不住熊国剑的反复催促,1个多月后又找了一个理由给领导报题,终于获批。年轻的特别报道部记者卢义杰受领了这一任务,从广西“潜入”江永展开调查。

义杰的调查艰苦但细致,为了躲避有关部门查找到他,采访的最后几天他就住在熊国剑的家里。

2013年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版独家刊发报道《湖南省江永县:一些领导子女“绕道”进行政事业单位》,并配发了写熊国剑的人物稿《我不是举报人,但还是想说真话》。在接受义杰采访的湖南省江永县官员中,熊国剑是唯一一名愿意公开刊出真实姓名的。见报前,我提醒他慎重考虑并到在长沙工作的儿子那里避避风头,但他义无反顾坚持实名见报且留在江永。

中青报报道发表之后,正如《南方周末》后来的一篇报道中所说——“形势大变”。江永县纪委当即成立调查组调查,两天之后即宣布媒体报道属实,7名被违规招进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子女被清退。

对此结果,熊国剑称,“完全没有想到”。熊国剑发来短信说,有同事“高呼中国青年报万岁!看看在我们这里公平正义有多么稀缺”。随后,又说他“处于死亡威胁中”。

我多次提醒他注意安全、离开江永,他却说:“不用担心我,我不走,死有何惧。只要这帮坏官受到查处,正义得到伸张,不说我死一次,死100次也无所谓。”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中央领导的批示下,15名失职渎职人员被追责,其中永州市委副厅级干部、零陵区委书记(时任江永县委书记)伍军和江永县委书记(时任江永县县长)陈景茂等13人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另外两人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党内警告处分;江永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唐家和等7名县级领导干部也被给予处理。

不只是江永县存在违规进人现象。2014年6月,中央巡视组通报:江永案只是湖南查办、督办的18起违规进人案中的1起。在因违规进人受追责的湖南126名干部中,共有厅级干部5名,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12名。

影响也不仅止于此,这一典型案例还正在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堵住制度的漏洞。湖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正研究查办违规进人案件的有关政策界定和处理原则,从制度机制上防止违规进人问题发生。  熊国剑的故事,只是特别报道部在过去10年许多故事中的一个。在过去10年里,我们不知道遇到过多少个“熊国剑”,报道过多少起腐败和不公(本书中也有不少案例)。报道后,有些迅速得到处理,有些在持续报道或兄弟媒体的共同关注下实现了“迟到的正义”,还有些却成了“烂尾新闻”。

舆论监督并非万能,媒体也不能直接解决问题,我们在工作中也常常会交织着有力与无力、振奋与迷茫、激情与倦怠。每每苦闷之时,“熊国剑”们的存在总给了我们前行的理由和力量。他们身上的正直和执拗、不媚世俗和无所畏惧,是这个时代稀缺的品质。他们所坚守的,正是记者该坚守的;他们所不能容忍的,也是记者该披露和鞭挞的。有他们存在,记者就不会孤独,记者理应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资源,成为他们的道义同盟者,跟他们一起开掘真相、守望社会、监督权力,推动社会前行。

是为序。

2014年7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开掘真相(3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铁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19582
开本 16开
页数 3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8
CIP核字 2014216790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02:46